更新时间:2013年09月29日 07:04
蝗虫一样涌向城墙……后来有几个血肉模糊的日军特攻队员靠近了城墙,拉响了身上的炸弹。几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岗城北门城墙被炸开了一个七八米宽的大口子!近千名日军立即发了疯一样,端起枪挤在一起,向缺口方向发起猛攻。
守护北门的李大田机枪连,将所有的武器都用上了,卡宾枪、汤姆冲锋枪、马克沁机枪和火焰喷射器等对准敌人迎头猛击。增援的国军士兵也从城内四面八方不断地赶来……
当李大田的机枪连和日寇鏖战的时候,已在大山里猫了一天的特务连也接到了团部的命令:火速赶往岗城附近的良士山路口,阻击前来增援之敌。军情紧急,连长李才信和副连长李小蛮马上带领士兵跑步翻山越岭前往良士山路口。
良士山古木参天,山势险峻,一条羊肠小道伴着潺潺的溪水在山谷中蜿蜒穿行。李才信的连队到达后,不久又来了一个步兵连的国军。原来团部担心李才信连无法阻击增援之敌,特意又加派了一个连赶过来。
李才信和步兵连长一同查看了地形,决定在最险峻的隘口处,挖掘战壕,埋地雷,就地做好防御工事。并派人封锁隘口附近的悬崖峭壁上的路口,使增援之敌插翅也飞不过去。
李小蛮提出,来个奇正结合,这边李才信等死守峡谷,另由他带一个排的士兵,从山岭沿路穿插过去,在前方五里处找一个地方埋伏下来,择机攻击或包抄敌人。这样的好处是,既可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又好互相呼应。
李才信觉得此计甚好,双手赞成。
李小蛮带着特务连二排的兄弟们迅速地从山岭上穿插了过去,不久便到达五里处的一座石山。石山只有光怪陆离的白色的石头和稀疏的几棵树木,但石头之间的缝隙相互连接,便于隐蔽和撤退。李小蛮将士兵分散隐藏好后,自己抱了支狙击步枪一动不动地呆在石缝中。他的正前方四十米,就是山间小道。
在石缝中藏了半个小时左右,李小蛮便发现大约有一个营的皇协军士兵从山道上走过来。李小蛮想,李才信他们有将近两个连的士兵,且都是一等一的精锐部队,对付这些皇协军还不是小菜一碟,便命令士兵们静静地埋伏,不要放一枪一炮,放这批敌人过去。
十分钟过后,一队日军拉着山炮成一字长蛇阵跑了过来。这队敌人见头不见尾,李小蛮看了半晌,才发现敌人的队尾的人马。初步计算了一下,超过一千人,足足有一个大队的日军!
“这么多的日军一旦压上去,李才信他们还能顶得住吗?怎么办?”李小蛮正在犹疑之际,前方的枪响了,小蛮猜想肯定是李才信他们和先前过去的皇协军接上了火。
听到了枪声,日军也马上警惕起来。一个骑着黄色大洋马的日军大佐,跑了过来,叽哩哇啦地大声说话。李小蛮听不清他说什么,猜测大概是发布什么命令。日军大佐离李小蛮四十米左右,刚好进入李小蛮最佳射击方位。
李小蛮瞄准了一下,果断抵扣动了扳机。“呯”,一声清脆的枪声,日军大佐的脑袋被子弹洞穿,立即从马上摔了下来。受了惊吓的黄马,立即在山间狂奔起来,将日军的行军队伍冲的七零八落。
李小蛮的枪一响,特务连其他士兵也立即向日军射击,且专挑日军的军官打。骑在马上的日军佐官们纷纷成了枪下之鬼。
被突如其来的伏击打懵了的日军,回过神来后,立即组织人马向石山上扑来。
李小蛮和手下抵挡一阵后,见寡不敌众,便命令特务排的士兵们立即分散撤退。三名士兵跟在李小蛮的后面向山顶上跑,不时停下来开枪阻击后面的敌人,掩护他撤退。翻过山顶后,跑进一片茂密的山林。在密林里又狂奔了三四里路,李小蛮他们又跑到一个山坡上。他们满以为甩掉敌人了,回头却发现一大群日军骑着马正在后面追赶,而且越来越近!
李小蛮等四人拼命地爬上山顶,却发现前面是一处深不见底的悬崖,一些不知名的小鸟正在尖声叫着在悬崖峭壁间飞翔。此时日军正在从两侧包抄过来。
“难道天意是如此吗?”李小蛮最后一眼看了一眼湛蓝湛蓝的天空,闭上了眼睛,纵身跳进了悬崖。跟在他身旁的三个士兵,见李副连长跳了,也毫不犹豫纵身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