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23:39
命军》以鼓动
群众.10月 9日,由西贡返回日本.12月 2日,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说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介绍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
1907年 丁未 42岁
3月,日本政府受清廷压力,以 15000元请孙文离开日本.孙文收款后离开日本.5月,发动潮州黄冈起义.6月,发动惠州七女湖.7月,徐锡麟起义于安庆,失败殉难.9月,发动钦州、防城起义.12月,发动镇南关起义.起义失败后,孙文被越南法国殖民当局驱逐出境.
1908年 戊申 43岁
3月,在新加坡设立南洋支部,使南洋各处革命团体联成一体.27日,黄兴由安南率革命军进攻钦州.4月,黄明堂起义于云南河口.10月,为了加强南洋各地的组织和筹集军饷,由新加坡到芙蓉、巴罗、庇能等地,将各地组织作了调查,然后加以整顿.
1909年 己酉 44岁
4月,在新加坡出版的《中兴报》宣传革命,因经费不足、负责人意见不和,决定改组、注册,成立有限公司,以维持、扩充该报业务.5月,由于日本、越南、香港等地都有驱逐令,难以活动,决定往欧洲一游,到英、法、荷等国,解决财政、外交两项任务.6月,抵达巴黎,希望得到法国资本家的借款,但毫无结果.10月,抵达美国,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组织起同盟分会.
1910年 庚戌 45岁
2月,倪映典在广州发动新军起义4月,由旧金山到檀香山,当地华侨积极要求入盟.于是简化入盟手续,将盟书印就,入盟者只填写籍贯、姓名、日期即可.6月,由檀香山秘密进入日本,住在东京.7月,到新加坡.8月,去庇能(即槟榔屿).10月,在槟榔屿召集赵声、黄兴、胡汉民等开会策划继续举行起义.12月,由于日本和南洋各地政府拒绝其前往或下令驱逐,遂再赴欧美各国.
1911年 辛亥 46岁
1月,孙文则经欧洲到美国纽约、芝加哥和加拿大的温哥华等地筹备军饷.
4月,黄兴、赵声发动黄花岗起义.
6月,抵旧金山,促同盟会和致公堂实行联合.
7月,在旧金山设洪门筹饷局,宣布筹饷章程,然后和筹饷局其他成员三名,分途游美国南北各埠演说筹饷.
10月 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1月 2日 ,从纽约出发,前往伦敦、巴黎活动.
11月 24日 ,从法国马赛启程,乘"狄凡哈"号邮轮,经停槟城、新加坡,香港.
12月 25日,抵达上海,并于 29日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 壬子 47岁
1月,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任命黄兴等为各部总长,组织内阁.发布《告各友邦书》.各省代表会也改组为临时参议院.
2月,12日清帝溥仪发布《退位诏书》,次日孙文向参议院请辞并举荐袁世凯以自代.
4月 1日,亲自去参议院宣布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一职.
8月,孙文应袁世凯之邀到北京会见,向袁表示,退出政界,建设中国铁道,出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理.经宋教仁从中斡旋,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合并,改组为国民党.
10月至 12月,先后至上海、江阴、南京、安庆、九江、南昌、芜湖、杭州等地游历,视察沪杭、南浔铁路.
1913年 癸丑 48岁
2月,自上海东渡日本,希望得到日本政界和资本家的帮助,以实现他的铁路建设计划.3月,宋教仁被暗杀,袁世凯疑为元凶.孙文回国,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称为二次革命.8月,二次革命失败后,由上海逃至福州,之后转往台湾,随即赴日本寻求援助.
1914年 甲寅 49岁
6月,在日本召开中华革命党总理选举会,到会者有八省同志,孙文被选为总理.7月 8日,中华革命党正式宣告成立,孙文就总理一职,黄兴等人拒绝加入.
1915年 乙卯 50岁
10月 25日,孙文与宋庆龄在日本结婚.
12月 12日,袁世凯称帝.
1916年 丙辰 51岁
3月,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5月,从日本回到上海,发表《讨袁宣言》,号召推翻袁世凯.
1917年 丁巳 52岁
2月 21日,完成《民权初步》着述.6月 10日,和章太炎联名致黎元洪等电,必须铲除北洋军阀复辟势力,7月张勋复辟,孙文号召护法.时任广东省长的朱庆澜邀孙赴
粤.孙文、唐绍仪、汪兆铭、伍廷芳等人南下广州.8月,召开国会非常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9月,军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孙文当选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章太炎被任命为护法军政府秘书长.11月,广州护法政府逐渐由旧桂、滇系军人控制.
1918年 戊午 53岁
5月,桂、滇各系控制国会改组护法政府,改为七总裁合议制,孙文辞去大元帅职务,权力被架空.6月,东渡日本.8月,由日本返回上海.12月,写成哲学着作《孙文学说》,论述知难行易.
1919年 己未 54岁
2月 20日,北洋政府与广州军政府开始议和.6月,《孙文学说》公开出版.5月 1日,命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创办的《建设》月刊出版,亲自撰写发刊词,以"激发新文化,灌溉新思想".
8月,因军政府投靠北洋军阀,私下议和,践踏护法旗帜,正式辞去军政府总裁职务.10月,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
1920年 庚申 55岁
8月,陈炯明成功击退盘踞广州一带的桂、滇系,请孙文重回广州,9月,派徐季龙等去争取冯玉祥站在革命方面,以分化军阀势力.组织湘军、赣军、滇军进取广东,与粤军共同讨伐桂系军阀.11月,与伍廷芳、唐绍仪等从上海回到广州.12月,恢复军政府,自任内政部长,唐绍仪为财政部长,唐继尧为交通部长,陈炯明为陆军部长.
1921年 辛酉 56岁
4月,广州非常国会决议取消军政府,改总裁制为总统制,并选举孙文为大总统(习惯上称非常大总统),开始第二次护法运动.5月,就职大总统后力主军事北伐,与主张暂缓军事、联省自治的陈炯明发生激烈冲突.8月,复信苏俄外交部部长齐契林,表示中国人民和革命政府愿和苏联人民及苏联政府建立友好关系.11月,击败桂系军阀在广西的统治后,巡视梧州、南宁、昭平、阳朔等地,然后赴桂林.
12月,在桂林接见苏联专使马林.
1922年 壬戌 57岁
4月,16日到梧州,致电要求陈炯明赴梧面谈,未果.19日免除陈炯明广东省长和粤军总司令职,但保留陆军部长一职.陈炯明退居惠州,孙文回到广州,决定移大本营于韶关,由江西北伐.
5月,直奉战争爆发,孙文即在韶关誓师北伐,进军江西.
6月,爆发炮击总统府事件,孙文离粤退居上海.
8月至年底,与苏俄、中共接触,商讨改组国民党适宜,并联络滇、桂各军,讨伐陈炯明.
1923年 癸亥 58岁
1月,与苏联政府全权代表越飞在上海会面,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声明引入外援改造中国国民党、建立党军.16日,陈炯明部被拥护孙文的滇军杨希闵部、桂军刘震寰部和倒戈粤军联合组成的西路讨贼军击败,退守东江.
2月,回广州,不再称呼大总统,而是设立大元帅府,任大元帅.随后组成新政府.
9月,派张太雷等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党务和军事,时任大本营参谋长的蒋介石亦前往.
11月,击退陈炯明部对广州的进攻.在广州召集改组特别会议,聘鲍罗廷为顾问,发表改组宣言及国民党党纲草案,以苏共模式重组中国国民党.
1924年 甲子 59岁
1月 20日至 30日,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实行联俄容共的政策.3月,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组建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4月,发表《建国大纲》,把建设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和宪政三个时期,随后又发表《建国大纲宣言》.9月,江浙战争爆发,孙文在广州组建北伐讨贼军,联合张作霖、段祺瑞等,准备北伐.10月 23日,冯玉祥在北京发动北京政变推倒大总统曹锟,邀孙
文北上共襄国事,此时健康已急转直下.11月,从广州经香港、上海,取道日本赴京津.12月,4日抵达天津,31日发表《进京宣言》.
1925年 乙丑 60岁
1月,1日抵达北京后病发,住进协和医院治疗.20日后,病势严重,不能饮食,经西医诊断为肝癌晚期.2月,18日自协和医院移居铁狮子胡同行辕,改以中医治疗,情况有所好转.26日停止服用中药,继续用西医治疗.3月,11日孙文在汪兆铭执笔的《政治遗嘱》和《家事遗嘱》上签字,次日病逝,享寿 60岁.4月 2日,孙文安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内石塔中.1929年 6月 1日,孙文灵柩永久安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