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建国方略

第四计划

书名:建国方略 作者:孙中山(孙文) 本章字数:23301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23:38


第四计划

  在吾第一、第三两计划,吾已详写吾西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两规划矣.前者以移民于蒙古、新疆之广大无人境地,消纳长江及沿海充盈之人口为目的,而又以开发北方大港;后者则所以开中国西南部之矿产富源,又以开发广州之南方大港也.此外仍须有铁路多条,以使全国得相当之开发.故于此第四计划,吾于《国际共同发展计划》绪论中所拟十万英里之铁路细加说明,其目如下:

  (一)中央铁路系统.

  (二)东南铁路系统.

  (三)东北铁路系统.

  (四)扩张西北铁路系统.

  (五)高原铁路系统.

  (六)创立机关车、客货车制造厂.

  第一部中央铁路系统

  此系统将为中国铁路系统中最重要者,其效能所及之地区,遍包长江以北之中国本部,及蒙古、新疆之一部.论此广大地域之经济的性质,则其东南一部人口甚密,西北则疏;东南大有矿产之富,而西北则有潜在地中之农业富源.所以此系统中每一线,皆能保其能有利如京奉路也.

  以此北方、东方两大港为此系统诸路之终点故,吾拟除本区现有及已计划各线之外,建筑下列各线,合而成为中央铁路系统:

  天东方大港塔城线.

  地东方大港库伦线.

  玄东方大港乌里雅苏台线.

  黄南京洛阳线.

  宇南京汉口线.

  亩西安大同线.

  洪西安宁夏线.

  荒西安汉口线.

  日西安重庆线.

  月兰州重庆线.

  盈安西州于阗线.

  昃婼羌库尔勒线.

  辰北方大港哈密线.

  宿北方大港西安线.

  列北方大港汉口线.

  张黄河港汉口线.

  寒芝罘汉口线.

  来海州济南线.

  暑海州汉口线.

  往海州南京线. 秋新洋港南京线.

  收吕四港南京线.

  冬海岸线.

  藏霍山嘉兴线.

  天.东方大港塔城线.

  此线起自东方大港之海边,向西北直走,至俄国交界之塔城为止,全长约三千英里.如使以上海为东方大港,则沪宁铁路即成为此路之首一段.但若择用乍浦,则此线应沿太湖之西南岸,经湖州、长兴、溧阳,以至南京.于是在南京之南,渡长江,至全椒及定远.此时线转而西,经寿州及颖上,于新蔡入河南界.在确山,横截京汉线后,过泌阳、唐县、邓州,转而西北,至浙川及荆紫关,入陕西界.溯丹江谷地而上,通过龙驹寨及商州,度蓝关至蓝田及西安.西安者,陕西之省城,中国之古都也.由西安循渭河而西行,过周至、郿县、宝鸡,于三坌入甘肃界.进向泰州、巩昌、狄道,及于甘肃省城之兰州.自兰州从昔日通路,以至凉州、甘州、肃州、玉门及安西州.由此西北行,横绝沙漠以至哈密.自哈密转而西,达土鲁番.在土鲁番,与西北铁路系统之线会,即用其线路轨,以至迪化及绥来.自绥来与该线分离,直向边界上之塔城,途中切断齐尔山而过.此线自中国之一端至于他一端,全长三千英里,仅经过四山脉.而此四山脉皆非不可逾越者,由其自未有历史以前已成为亚洲贸易路一事,可以知之矣.

  地.东方大港库伦线.

  此线自东方大港起,即用天线路轨迄于定远.定远即在南京渡江后第二城也.自定远起,始自建其路轨,进向西北,达于淮河上之怀远.于是历蒙城、涡阳及亳州,更转迻北,过安徽界,入河南,经归德,又出河南界,入山东界.于是经曹县、定陶、曹州,渡黄河,入直隶界.通过开州,再入河南,至于彰德.自彰德循清漳河谷地西北走,出河南界,入山西界.于是本线通过山西省大煤铁矿田之东北隅矣.既入山西,仍遵此谷地,至辽州及仪城,越分水界,入洞涡水谷地,至榆次及太原.自太原西北进,入山西省之别一煤铁矿区,至于岢岚.又转而西,至保德,于此渡黄河,至府谷,陕西省之东北隅也.此线自府谷北行,截开万里长城,入绥远区,再渡黄河,至萨拉齐.由萨拉齐起西北行,截过此大平原,至西北干路之甲接合点.在此处与多伦诺尔、库伦间之公线合,以至库伦.此线自中国中部人口最密之地,通至中部蒙古土沃人稀之广大地域.其自定远至甲接合点之间,约长一千三百英里.

  玄.东方大港乌里雅苏台线.

  自东方大港,因用天线路轨,至于定远;再用地线路轨,至于亳州.由亳州起,分支自筑路轨,西向行越安徽省界,至河南之鹿邑.自此处转向西北,逾太康、通许,以及中牟.在中牟与海兰线相会,并行至于郑州、荥阳、汜水.在汜水渡过黄河,至温县.又在怀庆出河南界,入山西界.于是乃过阳城、沁水、浮山,以至平阳.在平阳渡汾水,至蒲县、大宁.转而西,至省界,再渡黄河,入陕西境.于是进至延长,遵延水流域,以至于延安、小关、靖边,然后循长城之南边,以入甘肃.又渡黄河,至宁夏.自宁夏而西北,过贺兰山脉,至沙漠缘端之定远营.于此取一直线向西北走,直至西北铁路系统之乙接合点,与此系统合一线以至乌里雅苏台.此线所经之沙漠及草地之部分,均可以以灌溉工事改善之.其自亳州至乙接合点之距离,为一千八百英里.

  黄.南京洛阳线.

  此线走于中国两古都之间,通过烟户极稠、地质极肥之乡落,又于洛阳一端触及极丰富之矿田.此线自南京起,走于天、地两线公共路轨之上,自怀远起始分支西行,至太和.既过太和,乃逾安徽界,入河南界.又沿大沙河之左岸,至周家口,此一大商业市镇也.自周家口进至于临颖,与京汉线交.更进至襄城、禹州,则河南省大煤矿田所在地也.自禹州而往,过嵩山分水界,以逮洛阳,与自东徂西之海兰线相会.此线自怀远至洛阳,凡三百英里.

  宇.南京汉口线.

  此线应循扬子江岸而行,以一支线与九江联络.自南京对岸起西南行,至和州、无为州及安庆.安庆者,安徽省城也.自安庆起,仍循同一方向至宿松、黄梅.自黄梅别开一支线,至小池口,渡扬子江,以达九江.本线则自黄梅转而西至广济,又转而西北至蕲水,卒西向以至汉口,距离约三百五十英里,而所走之路平坦较多.

  宙.西安大同线.

  此线自西安起,北行至于三原、耀州、同官、宜君、中部、甘泉,以至延安,与东方大港乌里雅苏台线相会.自延安起转而东北,至于绥德、米脂及黄河右岸之葭州,即循此岸而行,至蔚汾河与黄河汇流处(在对岸).渡黄河至蔚汾河谷地,循之以至兴县、岢岚,在岢岚与东方大港库伦线相交.过岢岚,至五寨及羊房.在羊房截长城而过,至朔州,乃至大同,与京绥线相会.此线约长六百英里.经过陕西有名之煤油矿,又过山西西北煤田之北境,其在终点大同与京绥线合.借大同至张家口一段之助,可与将来西北系统中联络张家口与多伦诺尔之一线相属.

  洪.西安宁夏线.

  此线应自西安起,西北向行,至泾阳县、淳化、三水 1.过三水后,出陕西界,入甘肃界,于正宁转而西,至宁州.自宁州始入环河谷地,循其左岸,上至庆阳府及环县.乃离河岸,经清平、平远后,与

  1三水:今改称旬邑.

  环河相会.仍循该谷地,上至分水界.过分水界后,至灵州,渡黄河至宁夏.此线长约四百英里,经过矿产及石油最富之地区.

  荒.西安汉口线.

  此线联络黄河流域最富饶一部与中部长江流域最富饶一部之一重要线路.此线自西安起,用天线路轨,过秦岭,进至丹江谷地.直至浙川,始分线南行,过省界,至湖北.循汉水左岸,经老河口,以至襄阳对岸之樊城.由樊城仍循此岸以至安陆,由此以一直线东南至汉川及汉口.全线约长三百英里.

  日.西安重庆线.

  此线自西安起,直向南行,度秦岭,入汉水谷地.经宁陕、石泉、紫阳,进入任河谷地,逾陕西之南界,于大竹河入四川界.于是逾大巴山之分水界,以入太平河谷地.循此谷地而下,至绥定及渠县,乃转入此谷地之左边,至于邻水.又循商路,以至江北及重庆.此线全长约四百五十英里,经由极多产物之地区及富于材木之地.

  月.兰州重庆线.

  此线从兰州起西南行,用天线之线路,直至狄道为止.由此分支进入洮河谷地,过岷山分水界,入黑水谷地沿之而下,至于阶州及碧口.自碧口而降,出甘肃界,入四川界,进逮昭化黑水河,即在昭化与嘉陵江合.自昭化起,即顺嘉陵江,降至保宁、顺庆、合州以及重庆.此线约长六百英里,经过物产极多、矿山极富之地区.

  盈.安西州于阗线.

  此线贯通于戈壁沙漠与阿勒腾塔格岭中间一带肥沃之地.虽此一带地方,本为无数山间小河所灌溉,润泽无缺,而人口尚极萧条,则交通方法缺乏之所致也.此线完成之后,此一带地方必为中国殖民最有价值之处.此线起自安西州,西行至敦煌,循罗布泊沼地之南缘端,以至婼羌.自婼羌仍用同一方向,经车城,以至于阗,与西北系统线之终点相接.借此系统之助,得一东方大港与中国极西端之喀什噶尔直接相通之线.自安西州以至于阗,长约八百英里.

  昃.婼羌库尔勒线.

  此线沿塔里木河之下游,截过沙漠,其线路两旁之地给水丰足,铁路一旦完成,即为殖民上最有价值之地.本线长约二百五十英里,与走于沙漠北缘端之线相联属.沙漠两边肥饶土地之间,此为捷径.

  辰.北方大港哈密线.

  此线自北方大港西北行,经宝坻、香河,以至北京.由北京起即用京张路轨,以至张家口,由此以进入蒙古高原.于是循用商队通路,向西北行,以至陈台、布鲁台、哲斯、托里布拉克.自托里布拉克向西,取一直线,横度内外蒙古之平原及沙漠,以至哈密,以与东方大港塔城线相联络.而该线则直通于西方新疆首府之迪化.故此线,即为迪化城与北京及北方大港之直通线.此线长约一千五百英里,其中有大部分走于可耕地之上.然则其完成之后,必为殖民上最有价值之铁路矣.

  宿.北方大港西安线.

  此线自北方大港西行,至于天津.由该处西行,经过静海、大城,以至河间.由河间更偏西行,至于深泽、无极,又与京汉线交于正定,即于此处与正太线相接.自正定起,即用正太线路.但该线之窄轨,应重新建筑,改为标准轨阔,此所以便于太原以往之通车也.自太原起,此线向西南行,经交城、文水、汾州、隰州,以至大宁.由大宁转而西行,渡黄河.又西南行,至宜川、洛川、中部.在中部,与西安大同线相会,即用其路线以达西安.此线长约七百英里.其所经者,则农产物极多之地区,又煤、铁、石油丰富广大之矿田也.

  列.北方大港汉口线.

  此线自北方大港起,循海岸而行,至北塘、大沽、岐口,又至盐山,出直隶界,入山东界于乐陵.自乐陵而往,经德平、临邑,至禹城,与津浦线相交,进至东昌、范县,于是渡黄河,至曹州.既过曹州,出山东界,入河南界,与海兰线相交,至睢州.由此进至太康,与玄线相交,经陈州及周家口,与黄线相交,又至项城、新蔡、光州及光山.既过光山,逾分界岭,入湖北境,经黄安,至汉口.此线长约七百英里,自北方大港以至中国中部之商业中心.

  张.黄河港汉口线.

  此线自黄河港起,西南行,至于博兴、新城、长山.乃与胶济线相交,至博山.上至分水界,入于汶河谷地,至泰安.与津浦线相交,又至宁阳及济宁.自济宁而进,以一直线向西南,至安徽之亳州、河南之新蔡.自新蔡起,与北方大港汉口线合,以至汉口.自黄河港至新蔡,约四百英里.

  寒.芝罘汉口线.

  此线起于山东半岛北边之芝罘,即横断此半岛,经过莱阳、金家口,以至于其南边之即墨.由即墨起,向西南,过胶州湾顶之洼泥地,作一直线,至于诸城.既过诸城,越分水界以入沐河谷地,至莒州及沂州,进至徐州,与津浦海兰线相会.自徐州起,即用津浦路轨,直至安徽之宿州.乃分路至蒙城、颖州,过省界,入河南光州,即于此处与北方大港汉口线相会,由之以至汉口.此线自芝罘至光州,长约五百五十英里.

  来.海州济南线.

  此线发海州,循临洪河至欢墩埠,转西向,至临沂.由临沂始转北向,次西北向,经蒙阴、新泰,至泰安.在泰安与津浦线会合,取同一轨道,而至济南.此线自海州至泰安,长约一百一十英里,经过山东南部之煤铁矿场.

  暑.海州汉口线.

  此线自海州出发,西南行,至沐阳与宿迁,或与现在海兰线之预定线路相同.自宿迁而往,经泗州、怀远,与东方大港库伦线及乌里雅苏台线相交.既过怀远,乃向寿州及正阳关,即循同一方向,横过河南省之东南角及湖北之分界岭,过麻城,至汉口.长约四百英里.

  往.海州南京线.

  此线从海州向南至安东,稍南至淮安.既过淮安,渡宝应湖(此湖应按第二计划第四部整治淮河,施以填筑),经天长、六合,以至南京.全长一百八十英里.

  秋.新洋港汉口线.

  此线自新洋港而起,至于盐城,过大纵湖(此亦应填筑),至淮安.自淮安转向西南,渡过洪泽湖之东南角(此湖仍应填筑),至安徽之盱眙.既过盯眙,在明光附近与津浦线相交,又至定远,与地、玄两线相会.过定远后,进至六安、霍山,逾湖北之分界岭,过罗田,以至汉口.全长约四百二十英里.

  收.吕四港南京线.

  此线由吕四港而起.吕四港者,将来于扬子江口北端尽处应建之渔业港也.自吕四港起西行,至于通州.转西北行,至如皋.又西行至泰州、扬州、六合、南京.全长约二百英里.

  冬.海岸线.

  此线自北方大港起,循北方大港汉口线,至于岐口.始自开线路,密接海岸以行,过直隶界,至山东之黄河港,进至于莱州.自莱州离海岸,画一直线,至招远及芝罘,以避烟潍铁路之计划线.由芝罘转而东南,经过宁海及文登.自文登引一支线至荣城,又一线至石岛,其本线转而西南,至海阳及金家口,与芝罘汉口线合.循之直至于胶州湾之西端,折而南至灵山卫.自灵山卫转而西南,循海岸至日照,过山东界,入江苏省,经赣榆,至海州.于是向西南,进至盐城、东台、通州、海门,以达于崇明岛.此岛以扬子江之治水堤之故,将与大陆联为一气矣.其自崇明赴上海,可用渡船载列车而过.此自岐口迄崇明之线,约长一千英里.

  藏.霍山芜湖苏州嘉兴线.

  此线自霍山起,至舒城及无为,乃过扬子江,至芜湖.又过高淳、溧阳、宜兴,过太湖之北端(将来填筑),至苏州,与沪宁线会.过苏州后,转而南,至沪杭在线之嘉兴.此线走过皖、苏两省富庶之区,长三百英里,将成为上海、汉口间之直接路线之大部分.

  中央铁路系统各线,全长统共约一万六千六百英里.

  第二部东南铁路系统

  本系统纵横布列于一不规则三角形之上.此三角形以东方大港与广州间之海岸线为底,以扬子江重庆至上海一段为一边,更以经由湖南之广州重庆甲线为第二边,而以重庆为之顶点.此三角形全包有浙江、福建、江西三省,并及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之各一部.此地富有农矿物产,而煤铁尤多,随在有之,且全区人口甚密,故其建铁路,必获大利.

  以东方大港、南方大港及其间之二三等港,为此铁路之终点,可

  建筑下列之各线:天东方大港重庆线. 地东方大港广州线. 玄福州镇江线. 黄福州武昌线.

  宇福州桂林线.

  宙温州辰州线.

  洪厦门建昌线.

  荒厦门广州线.

  日汕头常德线.

  月南京韶州线.

  盈南京嘉应线.

  昃东方南方两大港间海岸线.

  辰建昌沅州线.

  天.东方大港重庆线.

  此线越扬子江以南,殆以一直线联结中国西方商业中心之重庆与东方大港.此线起于东方大港,至杭州,经临安、昌化,以至安徽省之徽州(歙县).由徽州进至休宁、祁门,于是越省界,入江西境,过湖口,至九江.自九江起,循扬子江右岸,越湖北界,至兴国州,又进至通山、崇阳.在崇阳逾界至湖南岳州.自岳州起,取一直线,贯洞庭湖(此湖将来进行填塞)至于常德.由常德溯溇水谷地而上,过慈利,再逾省界,入湖北之鹤峰,于是及于施南与利川.在施南应开一支线,向东北界走,至宜昌;在利川应另开一支线,西北行至万县.此宜昌、万县两地,均在长江左岸.自利川而后,入四川界,过石砫,至涪州.遂过乌江,循扬子江右岸而上,至与广州重庆乙线会而后已.此后以同一之桥渡江,至对岸之重庆.连支线,长约一千二百英里.

  地.东方大港广州线.

  此线由一头等海港,以一直线,至他头等海港.自东方大港起,至杭州.折而西南行,遵钱塘江左岸,过富阳、桐庐,至严州及衢州.更进过浙,赣省界,至广信(上饶).由广信起,经上清、金溪,至建昌,然后进至南丰、广昌、宁都.由宁都而往,至于都、信丰、龙南.过赣、粤界岭,至长宁(新丰).于是经从化,以至广州.长约九百英里.

  玄.福州镇江线.

  此线起自福州,经罗源、宁德,以至福安.于是进而逾闽、浙边界,以至泰顺、景宁、云和、处州.于是进经武义、义乌、诸暨,以达杭州.杭州以后经德清及湖州,逾浙江省界,以入江苏,循宜兴、金坛、丹阳之路而进,以至镇江.此线长五百五十英里.

  黄.福州武昌线.

  此线自福州起,沿闽江左岸,过水口及延平,至于邵武.邵武以后过福建界,入于江西,经建昌及抚州,以至省城南昌.由南昌而入湖北之兴国,过之,以至湖北省城武昌.全长约五百五十英里.

  宇.福州桂林线.

  此线自福州起,渡过闽江,进而取永福(永泰)、大田、宁洋、连城一路,以至汀州(长汀).于是过闽、赣省界,入于瑞金.由瑞金进至于都、赣州,又进至上犹及崇义.崇义以后,过赣、湘边界,至桂阳县(汝城)及郴州,与粤汉线交于郴州,遂至桂阳州.又进至于新田、宁远、道州,与广州重庆甲乙两线相遇.道州以后,转而南,循道江谷地而上,至广西边界,过界直至桂林.此线长约七百五十英里.

  宙.温州辰州线.

  此线由温州新港起,循瓯江左岸而上,至于青田.由青田进向处州及宣平,转而西出浙江省界,入江西之玉山.自玉山经过德兴、乐平,乃沿鄱阳湖之南岸,经余干,至于南昌.由南昌经过瑞州(高安)、上高、万载,逾江西省界,入湖南之浏阳,遂至长沙.由长沙经宁乡、安化,以至辰州,与广州重庆甲线及沙市兴义线会合.长约八百五十英里.

  洪.厦门建昌线.

  此线自厦门新港起,至长泰.溯九龙江而上,至漳平、宁洋、清流及建宁县.自建宁以后,过省界,至江西之建昌,与东方大港广州线、福州武昌线、建昌沅州线相会.此线长约二百五十英里.

  荒.厦门广州线.

  此线自厦门新港起,进至漳州、南靖、下洋.于此出福建界,至广东之大埔.由大埔过松口、嘉应、兴宁、五华.于五华,过韩江及东江之分水界,至龙川.乃遵东江而下,至河源.又过一分水界,至于龙门、增城,以至广州.长约四百英里.

  日.汕头常德线.

  此线自汕头起,进至潮州、嘉应,出广东界,至江西之长宁(寻邬).自长宁越分水界,入贡江谷地,循之以下,至于会昌、赣州.由赣州以至龙泉(遂川)、永宁(宁冈)、莲花.在莲花逾江西界,入湖南,于是进至株洲及长沙.由长沙经过宁乡、益阳,终于常德与东方大港重庆线及沙市兴义线相会.此线长约六百五十英里.

  月.南京韶州线.

  此线自南京起,循扬子江右岸而上,至于太平、芜湖、铜陵、池州、东流以后,出安徽界,入江西之彭泽,遂至湖口.在湖口与东方大港重庆线会,即用该线之桥,以至鄱阳港.于是沿鄱阳湖之西岸,经过南康(星子)、吴城,以至南昌,与温州辰州线及福州武昌线会于南昌.由南昌溯赣江谷地而上,由临江(江渡)至吉安,与建昌沅州之计划线交于吉安.由吉安至于赣州,复与福州桂林线交焉.于是进向南康县,及南安.南安以后,过大庾岭分界处,入广东之南雄.于是经始兴,至韶州,与粤汉线会.此线长约八百英里.

  盈.南京嘉应线.

  此线自南京起,进至溧水、高淳.于是出江苏界,入安徽之宣城.自宣城进至宁国及徽州(歙县).徽州以后,出安徽界,入浙江界,经开化、常山及江山.出浙江界,入福建之浦城.自浦城,由建宁(建瓯)以至延平,与福州武昌线交,更过沙县、永安以至宁洋,与福州桂林线及厦门建昌线会.自宁洋复进至龙岩、永定,至松口与厦门广州线合,迄嘉应而止.所经之路约七百五十英里.

  昃.东方南方两大港间海岸线.

  此线自南方大港广州起,与广九铁路采同一方向,行至石龙,乃自择路线,取东江沿岸一路,以至惠州.由惠州经三多祝、海丰、陆丰,转东北行,至揭阳及潮州.潮州以后,经饶平出广东界,入福建之诏安.自诏安经云霄、漳浦、漳州,以及厦门.由厦门,历泉州、兴化,而至福州省城.自福州以后,用与福州镇江线同一之方向抵福安,乃转而东,至福宁,又转而北,至福鼎.过福鼎后,出福建界,入浙江界,经平阳,至温州.于温州渡瓯江,进至乐清、黄岩、台州.又进历宁海,至于宁波,以为终点.即用杭甬铁路,经杭州,以与东方大港相接.此线自广州至宁波,长约一千一百英里.

  辰.建昌沅州线.

  此线自建昌起,行经宜黄、乐安、永丰、吉水,以至吉安,即于该地与南京韶州线相交.由吉安进而及永新、莲花,与汕头常德线会.于是出江西界,入湖南之茶陵,乃经安仁,至衡州,遇粤汉线.于是由衡州更进至宝庆,则与广州重庆甲线交焉.由是西行,至于终点沅州(芷江),与沙市兴义线相遇.此线长约五百五十英里.

  东南铁路系统各线,全长统共约九千英里.

  第三部东北铁路系统

  此系统包括满洲之全部,与蒙古及直隶省之各一部分,占有面积约五十万英方里,人口约二千五百万.其地域三面为山所围绕,独于南部则开放,直达至辽东海湾.在此三山脉之中,低落成为一广浩肥美之平原,并为三河流所贯注,嫩江位于北,松花江位于东北,辽河位于南.此之境界,中国前时视之,等于荒漠,但自中东铁路成立后,始知其为中国最肥沃之地.此地能以其所产大豆,供给日本全国与中国一部分为食料之用.此种大豆为奇美物品,在植物中含有最富蛋白质之物,早为中国人所发明;经用以代肉品,不下数千年.由此种大豆可以提出一种豆浆,其质等于牛奶,复由此种豆奶制成各种食品,此种食品为近代化学家所证明,其涵肉质比肉类尤为丰富;而中国人与日本人用之以当肉与奶用者,已不知其始自何时矣.近来欧美各国政府之粮食管理官,对于此项用以代肉之物品,甚为注意.所以此种大豆之输出于欧美者,亦日见增加.由此观之,满洲平原确可称为世界供给大豆之产地.除此大豆以外,此平原并产各种谷类极多,就麦一类言之,已足供西伯利亚东部需用.至于满洲之山岭,森林、矿产素称最富,金矿之发见于各地者亦称最旺.

  敷设铁路于此境域,经已证明其为最有利益之事业.现已成立之铁路贯通于此富饶区域者,已有三干线.如京奉线,为在中国之最旺铁路;日本之南满铁路,亦为获利最厚路线;中东铁路,又为西伯利亚系统之最旺部分.除此以外,尚有数线为日本人所计划经营.如欲依次发展此之富庶区域,即应敷设一网式铁路,乃足敷用也.

  在未论及此网式铁路之各支线以前,吾意以为当先设立一铁路中区,犹蜘蛛巢之于蜘蛛网也.吾且名此铁路中区曰"东镇".此东镇当设立于嫩江与松花江合流处之西南,约距哈尔滨之西南偏一百英里,将来必成为一最有利益之位置.此之新镇,不独可为铁路系统之中心,至当辽河、松花江间之运河成立后,且可成为水陆交通之要地.

  既以此计划之新市镇"东镇"为中区,吾拟建筑如下之各线:

  天东镇葫芦岛线.

  地东镇北方大港线.

  玄东镇多伦线.

  黄东镇克鲁伦线.

  宇东镇漠河线.

  宙东镇科尔芬线.

  洪东镇饶河线.

  荒东镇延吉线.

  日东镇长白线.

  月葫芦岛热河北京线.

  盈葫芦岛克鲁伦线.

  昃葫芦岛呼伦线.

  辰葫芦岛安东线.

  宿漠河绥远线.

  列呼玛室韦线.

  张乌苏里图们鸭绿沿海线.

  寒临江多伦线.

  来节克多博依兰线.

  暑依兰吉林线.

  往吉林多伦线.

  天.东镇葫芦岛线.

  此是由计划中之满洲铁路中区分出之第一线.比较其他直达辽东

  半岛之不冰口岸之二线为短,路线与南满铁路平行.在两线之北部末

  尾,相距约八十英里.依据与俄前政府所订原约,不能在南满铁路百里以内建筑并行路线,但当施行国际发展计划,为共同利益起见,此等约束必须废除.此线起自东镇,向南延进,经过满洲大平原,由长岭、双山、辽源、康平而至新民,成为一直线,约有二百七十英里之长.过新民后,即与京奉铁路合轨,约行一百三十英里之长,即至葫芦岛.

  地.东镇北方大港线.

  此是由铁路中区直达不冰之深水港之第二线.起自东镇,向西南方延进,经过广安于东镇与西辽河间之中道.在未到西辽河以前,先须经过无数小村落.当经过辽河之后,即进入热河区域之多山境界.经过一谷地至阜新县城,再经过分水界,进入大凌河谷地.当经过大凌河谷地之后,此线即由此河之支流,再经一分水界而入于滦河谷地.然后通过万里长城,取道永平与乐亭,而至北方大港.此线共长约五百五十英里,前半截所经过者是平地,后半截所经过者是山区.

  玄.东镇多伦线.

  此是由铁路中区分出之第三线.向西方直走,经过平原,至洮南.由此横过日本之计划瑷珲热河线,并与长春洮南及郑家屯洮南两计划路线之终点相合.经过洮南后,此线即沿大兴安岭山脉东南方之山脚转向南走,在此一带山脉,发见有最丰盛之森林与富饶之矿产.然后经过上辽河谷地,此谷地即由在北之大兴安岭与在南之热河山所成.再通过林西与经棚等市镇,至多伦,于是由此处与西北铁路系统之干线相合.此线长约有四百八十英里,大半皆在平地.

  黄.东镇克鲁伦线.

  此由东镇铁路中区分出之第四线.向西北走,几与中东路之哈尔滨满洲里线平行.两线相隔之距离,由一百英里至一百三十英里不等.此线由嫩江与松花江合流处之东镇北部起,复向西渡嫩江,至大赉,转西北向,横过平原,进入奎勒河之北支流谷地.当进入此谷地后,即沿此河流直上至河源处,然后横过大兴安岭分水界,进入蒙古平原.于是从哈尔哈河之右岸至贝尔池北之末端,由彼处转向西走,至克鲁伦河,即循克鲁伦河南岸至克鲁伦.此线的共长六百三十英里.

  宇.东镇漠河线.

  此是由铁路中区发出之第五线.起自嫩江与松花江合流处之北部,向西北行,横过满洲平原之北端,至齐齐哈尔.在齐齐哈尔与计划之锦瑷线相会,同向西北方,沿嫩江左岸走,至嫩江,而后彼此分路.于是再向西北走,进入嫩江上流谷地,至发源处再横过大兴安岭山脉之北部末尾处至漠河,在漠河与多伦漠河线之末站相会.此线约长六百英里.全线首之四分一行经平原,其次之四分一沿嫩江下流走,第三之四分一行经上流谷地,第四之四分一截经山岭.是为金矿产地,但天然险阻亦意中事也.

  宙.东镇科尔芬线.

  此是由铁路中区分出之第六线.起至嫩江与松花江合流处之北边,向平原前行,经肇东、青冈等城镇.到青冈后,渡通肯河,至海伦.然后上通肯河谷地,横过小兴安岭分水界,由此即向下进入科尔芬谷地.经车陆前行,至科尔芬,即黑龙江之右岸也.此线共长约三百五十英里,三分二为平地,三分一为山地.此为由东镇至黑龙江之最短线,黑龙江之对岸即俄境也.

  洪.东镇饶河线.

  此是由铁路中区分出之第七线.起自嫩江、松花江合流处之北边,经肇州,绕松花江左岸行经平原,而后再横过中东铁路,渡呼兰河,而至呼兰.过呼兰后,向巴彦、木兰、通河等地方前进,再渡松花江至三姓,即今名依兰地方也.于是向前进入倭肯河谷地,过分水界,经七星碣子与大锅盖等地方,进入饶河谷地.于是沿此河边经过无数村落市镇,始至饶河县,以饶河与乌苏里江合流处为终点.此线之距离约有五百英里,所经之处皆为肥美土地.

  荒.东镇延吉线.

  此是第八线,由铁路中区分出.起自嫩江、松花江会流处之东边,循松花江右岸,向东南方前行,至扶余(又名伯都讷),并经过此江边之镇甚多.至横过哈尔滨大连铁路后,即转向东行,至榆树与五常等地方.到五常后,此线转偏南行,向辛德栈前进,而后依同一方向至额穆.于是由额穆渡牡丹江,然后向凉水泉与石头河前行,至此即与日本会宁吉林线合轨,直达于延吉.此线约共长三百三十英里,经过各农产与矿产极丰富之地方.

  日.东镇长白线.

  此是由铁路中区分出之第九线.起自嫩江、松花江相会处之南部,向东南方走,横过平原,至农安.渡伊通河,相继向同一方进行,经过此河之各支流,至九台站.复由此与长春吉林线合轨,直行至吉林.迨至吉林后,则由其本路循松花江右岸,向东南行至拉法河合流处.即沿松花江河岸转南行,至桦甸.即再由此溯流而上,至头道沟,直达抚松.即转东南行,进入松香河谷地.再溯流前行,经长白山分水界,绕天池湖边南部,然后转向循暧江至长白,即近高丽边界地方也.此线之距离约共三百三十英里.最后之一部分,当经过长白分水界时,须历许多困难崎岖之地.

  月.葫芦岛热河北京线.

  由此吾将从而另为计划东北铁路系统之一新组,此组以辽东半岛之不冰口岸葫芦岛为总站.此第一线起自葫芦岛,向西方走进沙河谷地,至新台边门.于是行过海亭、#牛营子、三十家子之多山境界,至平泉.复依同一方向直达

热河(又名承德).到热河后,由旧官路至滦平,然后转西南向至古北口,通过万里长城,由彼处循通路经密云与顺义,至北京.此线之距离约有二百七十英里.

  盈.葫芦岛克鲁伦线.

  此是由葫芦岛分出之第二线.起自葫芦岛口岸,向北直走,经建平与赤峰.行过热河之多山地域后,此线循通道而行,过辽河谷地上部,至间场、西图、大金沟与林西等地方.到林西即进至陆家窝谷地,即由甘珠庙、右府迹,经过大兴安岭极南之分水界.然后再进至巴原布拉克、乌尼克特及欢布库列,由此即与多伦克鲁伦线合轨,直达克鲁伦.此线以达至欢布库列计之,约长四百五十英里,经过丰富之矿产、木材、农业等地方.

  昃.葫芦岛呼伦线.

  此是由葫芦岛分出之第三线.取道锦州,循大凌河右边直走至义州,由此渡大凌河,至清河边门与阜新.到阜新后,此线即向北直行至绥东,由此渡西辽河至开鲁,再由大鱼湖与小鱼湖之间直达合板与突泉.然后横过大兴安岭,进入阿满谷地,沿河流直达呼伦.此线长约六百英里,所经过地方皆富于矿产与农业,并有未开发之森林.

  辰.葫芦岛安东线.

  此第四线,自葫芦岛起,向东北方走,循计划中之辽河葫芦岛运河边直上,而后转东南行至牛庄与海城,由此再转东南行至析木城,于是与安东奉天线合轨,直达近高丽境界之安东.此线约长二百二十英里.此线与葫芦岛热河北京线连合,则成为一由安东以外之高丽至北京之至直捷之线矣.

  宿.漠河绥远线.

  此是别一组铁路系统中之第一线,吾且进而论之.此等为环形线,以东镇中区为轴,成二半圆形,一内一外.此之漠河绥远线,起自漠河,沿黑龙江边前进至乌苏里、额木尔苹果、奎库堪、安罗、倭西们等地.过彼处后,此后转折南流,故此线亦循之至安干、察哈颜、望安达、呼玛等处.于是再由呼玛前行,至锡尔根奇、奇拉、满洲屯、黑河、瑷珲,在瑷珲乃与锦瑷线之终点相会.过瑷珲后,此线即渐转而东向,直达霍尔木勒津、奇克勒与科尔芬等处,在科尔芬与东镇科尔芬线相会.然后由彼处再进至乌云、佛山与萝北,由萝北直至同江,此即黑龙江与松花江会流之点也.此线即由此处渡松花江,抵同江.再由此向街津口额图前行,至绥远,即黑龙江与乌苏里河之合流处也.此线长约有九百英里,至所经之地方,皆系金矿产地.

  列.呼玛室韦线.

  此本是漠河绥远线之支线.起自呼玛,循库玛尔河,经过大砬子与瓦巴拉沟等金矿.然后溯库玛尔而上,向西行,又西南偏至此河之北源.遂由彼处过分水界,进入哈拉尔谷地,于是由此各地上达室韦.此线约长三百二十英里,经过极丰富之金矿地方.

  张.乌苏里图们鸭绿沿海线.

  此是外半圆形之第二线.由绥远起与第一线相续,沿乌苏里江前行,经过高兰、富有、民康等处,至饶河,于是此线与东镇饶河线之末站相会.由饶河起南行,则与在乌苏里江东边之俄乌铁路成平行线,直达虎林而止.到虎林后即离俄罗斯线,转向西方,循穆陵河至兴凯湖之西北角之密山县.由此再至平安镇,转南向,循国界在小绥芬车站横过哈尔滨海参威线,直至东宁.到东宁后相继南向,循国界而行,至五道沟与四道沟间之交点.然后转而西行,至珲春,再西北走至延吉,于是与日本之会宁吉林线相会.由延吉循日本线至和龙,离日本线由图们江左岸向西南走,经过分水界,进入鸭绿谷地,即在此处与东镇长白线相会.过长白后即转西向,又西北偏,沿鸭绿江右岸至临江.彼时又复西南偏,仍沿鸭绿江右岸前行,至辑安县.再相继依同一方向,沿鸭绿江右岸直达安东,由此即与安东奉天铁路相会.过安东后,向鸭绿江口之大东沟前走,循此海岸线至大孤山与庄河等处.然后转而西向,经平西屯、房店,至吴家屯,与南满铁路相会.此线之距离约有一千一百英里,自头至尾皆依满洲东南之国界而行也.

  寒.临江多伦线.

  此是东镇铁路中区外半圆之第三线.与在中区南部分出之支线相接.此线起自临江,即鸭绿江之西南转弯处也.由此处向多山地域前进,经过通化、兴京与抚顺等地方,至奉天,横过南满铁路.于是此线由奉天与京奉线合轨,直达新民.由此横过东镇葫芦岛线,转向西北走,经过新立屯,至阜新.过阜新后,此线进入辽河谷地上部之山地,直向赤峰前行,经过无数小村落与帐幕地,皆大牧场也.此线由赤峰再前行,经三座店、公主陵、大辗子等处,通过银河谷地至发木谷,然后循吐根河至多伦诺尔.此线长五百英里.

  来.节克多博依兰线.

  此是内半圆形之第一线.与东镇铁路中区之东北方所分出之各支线相连.起自黑龙江上游之节克多博,向东前行,又东南偏,经过大兴安岭山脉之谷地、山地数处,即至嫩江.过嫩江后,渐转南向至克山,由被处再至海伦,然后波松花江至三姓,即依兰也.此线长约七百英里,经过农业与金矿地方.

  暑.依兰吉林线.

  此是内半圆之第二线.起自依兰,向西南方,沿牡丹江右岸前行,经过头站、二站、三站、四站,至城子,即由此处横过哈尔滨海参威线.于是由牡丹江右岸渡至左岸,直往宁古塔.过宁古塔后,复向西方前行,经过瓮城、蓝旗站、搭拉站与凤凰店,至额穆.于此与日本之会宁吉林线相合,向西前行,至吉林.此线所行之长度约二百英里,经过牡丹江之肥美谷地.

  往.吉林多伦线.

  此是在东镇铁路系统中内半圆形之第三线.起自吉林,循旧通路西行至长春,于是在此与中东铁路北来之线及日本南满铁路南来之线之两末站相会.过长春后,即横过平原,至双山,又在此与东镇葫芦岛线及日本之四平街郑家屯洮南线相会.再由双山渡辽河,至辽源,复由彼处行经一大平原,经过东镇北方大港线,直达绥东,与葫芦岛呼伦线相会.过绥东后,循辽河谷地上行,先横过葫芦岛克鲁伦线,然后过分水界至多伦,是为终站.此线所经之远度约有五百英里.

  由以上所举,方能完成吾计划中东北铁路之蜘蛛网系统.就全系统路线之长言之,其总数约有九千英里.

  第四部扩张西北铁路系统

  西北铁路系统包有蒙古、新疆与甘肃一部分之地域,面积约有一百七十万英方里.此幅土地,大于阿根廷共和国约六十万英方里.阿根廷为供给世界肉类之最大出产地,而蒙古牧场尚未开发,以运输之不便利也.以阿根廷既可代美国而以肉类供给世界,如蒙古地方能得铁路利便,又能以科学之方法改良畜牧,将来必可取阿根廷之地位而代之.此所以在此最大食物之生产地方建筑铁路为最要之图,亦可以救济世界食物之竭乏也.在国际共同发展中国之第一计划中,吾曾提议须敷设七千英里铁路于此境域,以为建筑北方大港之目的,而复可以将中国东南部过密之人民逐渐迁移.但此七千英里之铁路不过为一开拓者,如欲从实际上发展此丰富之境域,铁路必须增筑.故在此扩张西北铁路系统之计划中,吾提议建筑下列之各线:

  天多伦恰克图线.

  地张家口库伦乌梁海线.

  玄绥远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线.

  黄靖边乌梁海线.

  宇肃州科布多线.

  宙西北边界线.

  洪迪化乌兰固穆线.

  荒戛什温乌梁海线.

  日乌里雅苏台恰克图线.

  月镇西库伦线.

  盈肃州库伦线.

  昃沙漠联站克鲁伦线.

  辰格合克鲁伦节克多博线.

  宿五原洮南线.

  列五原多伦线.

  张焉耆伊犁线.

  寒伊犁和阗线.

  来镇西喀什噶尔线.

  天.多伦恰克图线.

  此线起自多伦,向西北方前行,循驿路横过大牧场,至喀特尔呼、阔多、苏叠图等处.过苏叠图后,此线即横过界线至外蒙古,依同一路线至霍申屯、鲁库车鲁、杨图等地方.由彼处波克鲁伦河,至额都根、霍勒阔,进入山地.于是即横过克鲁伦河分水界与赤奎河分水界,克鲁伦分水界之水则流入黑龙江而至太平洋,赤奎河分水界之水则流入贝加尔湖,再由彼处至北冰洋.过克奎河分水界后,此路即循赤奎河之支派,至恰克图.其线长约八百英里.

  地.张家口库伦乌梁海线.

  此线起自万里长城之张家口,向西北前进高原,横过山脉,进入蒙古大草场,走向明安、博罗里治、乌得与格合,即横过多伦迪化干线.过格合后,此线前行经过穆布伦之广大肥沃牧场,然后依直线再前行,经穆克图、那赖哈、库伦.由库伦此线即进入山地,横过色楞格谷地,至一地点,在库苏古尔泊南部末端之对面.然后再转北向,横过山脉,从库苏古尔之南岸之哈特呼尔.过哈特呼尔后,此线绕库苏古尔泊边走约一短距离,即再转西北向,又西偏循乌鲁克穆河岸,至近国界之出口点.复转西南向,直上克穆赤克谷地,至其发源处,通过巴阔洼,直达中俄国境交界处而止.此线之距离约有一千七百英里.

  玄.绥远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线.

  此线起自绥远,近于山西省之西北角地方,向西北方前进,经过山地进入蒙古牧场托里布拉克,于是横过北方大港哈密线与北方大港库伦线.过托里布拉克后,此线由同一方向依直线前行,通过匝们苏治,至土谢图省会.由彼处仍依直线向西北走,至霍勒特,再循商路至郭里得果勒.此线即转西向,再西北向前行,通过河流、谷地数处与小市镇,即至乌里雅苏台,于是在乌里雅苏台横过北方大港与乌鲁木齐线之第二联站边界支线.过乌里雅苏台后,此线即依商路向西方前行,通过呼都克卒尔、巴尔淖尔与匝哈布鲁等处,至科布多.彼时此线转西北向,至欢戛喀图与列盖等处,即复西走至别留,以国界为终点.此线约长一千五百英里.

  黄.靖边乌梁海线.

  此线起自靖边,即在陕西北界与万里长城相接地方也.此线向鄂尔多斯乡落前行,经波罗波勒格孙、鄂托、臣浊等处,然后过黄河至三道河.由三道河再前行,过哈那那林、乌拉岭,即进入在西北方之蒙古大草场,直至古尔斑、昔哈特,在此即经过北京哈密线.然后至乌尼格图、恩京,由恩京即经过北方大港乌鲁木齐线.过恩京后,此线进入谷地与分水界地,向北前行,至西库伦.于是再转西北行,经过色楞格河流域之各支流与谷地,即抵沙布克台与粗里庙等处.至粗里庙后,再向同一方向前行,渡色楞格河,沿其支流帖里吉尔穆连河,至发源处,经过流入帖里淖尔湖之分水界.然后沿此湖之出口,至乌鲁克穆河,即与张家口库伦乌梁海线相合,此即终点也.此线之长约有一千二百英里.

  宇.肃州科布多线.

  此线起自肃州,向西北方走,在尖牛贯通万里长城,向煤矿地方前行,即离肃州二百五十里地方也.由彼处即往哈毕尔罕布鲁克与伊哈托里.离伊哈托里不远,此线即经过北京哈密线,然后前行至伯勒台.过此处后,经过一小块沙漠,即至底门赤鲁.当进此多山与下隰之乡落,再前行至戛什温,即横过北方大港乌鲁木齐干线.过戛什温,向倭伦呼都克、塔巴腾与塔普图,即由塔普图与古城科布多通道相合.于是循此路经伯多滚台、苏台,前行至科布多,即此线之末站.约共长七百英里.

  宙.西北边界线.

  此线起自伊犁,循乌鲁木齐伊犁线,至三台,即赛里木湖之东边也.此线由此处向东北自行,沿艾比湖西方,至土斯赛.过土斯赛后,向托里前行,横过中央干线,即北方大港塔城线也.由彼处,此线即往纳木果台与斯托罗盖台,经过最大之森林与最富之煤矿地方.再由斯托罗盖台依通道前行,至承化寺,是阿尔泰省之省会.于是由彼处横过山脉,经乌尔霍盖图山口入至科布多谷地,循科布多河河源至别留,由此与绥远科布多线直达乌列盖.由乌列盖依其本路取道乌松阔勒与乌兰固穆,行至塔布图,于是与他线再合,同行至在唐努乌梁海境内之乌鲁克穆河.然后转东向,沿河流而上,至别开穆与乌鲁河之合流处.即再前行,沿前流依东北方溯源直上至境界,是为终点.此线所经之距离约九百英里.

  洪.迪化(又名乌鲁木齐)乌兰固穆线.

  此线起自迪化,依多伦迪化干线至阜康.然后循其本路向北前进,经自辟川,至霍尔楚台.由此转东北走,经过山地,至开车.然后至土尔扈特,于是横过北方大港乌鲁木齐线之支线第三交点.过土尔扈特后,转北行,经巴戛宁格力谷地,至斯和硕特.然后过帖列克特山口,由彼处即转东北向前行,经过一新耕种地方,即至科布多.再前行经过一肥沃草场,渡数河流,沿经数湖,即至乌兰固穆,在此即与西北边界线相会.此线长约五百五十英里.

  荒.戛什温乌梁海线.

  此线起自戛什温,向东北前行,横过多山与隰地境界,经哈同呼图克与达兰趣律、博尔努鲁.过博尔努鲁后,此线通过匝盆谷地,经呼志尔图与博尔霍,至乌里雅苏台,在此与绥远科布多线及北方大港乌里雅苏台线相会.于是此线向北方前行于一新境地,先经过色楞格河之正源,然后经过帖斯河之正源,当在帖斯河谷地中,此线经过一极大未辟之森林.过此森林后,即转向西北走,经过分水界,进入在唐努乌梁海地方之乌鲁克穆谷地,与西北边界线相会,是为末站.此线共长六百五十英里.

  日.乌里雅苏台恰克图线.

  此线起自乌里雅苏台,依戛什温乌梁海线前行,至色楞格河支流之鄂叠尔河止.然后转而东向,由其本线循鄂叠尔河流域前行而下,横过靖边乌梁海线,至鄂叠尔河与色楞格河合流处而止.于是与张家口库伦乌梁海线合轨,向东方前行颇远,待至彼线转东南向而止.当此线转东北向时,即循色楞格河下至恰克图.此线包有之距离约五百五十英里,经过一肥美谷地.

  月.镇西库伦线.

  此线起自镇西,向东北前行,横过一种植地域,道经图塔古,至苓尔格斜特.于是由乌尔格科特行过肃州科布多线,然后行经戈壁沙漠北边之大草场,至苏治与达阑图鲁.由彼处再向北走,横过北方大港乌里雅苏台线与多伦诺尔乌里雅苏台线,至塔顺呼图克.过此处后,此线即在鄂罗盖地方横过绥远乌里雅苏台线,前行过分水界,进入色楞格河谷地.于是在沙布克台行过靖边乌梁海线,从此即转东向,经过一多山水之境域,至库伦.此线所经之距离约八百英里.

  盈.肃州库伦线.

  此线起自肃州,前行经金塔,至毛目.于是随道河(又名额经纳河)而行,此河可以之灌注沙漠中之沃地.然后乃沿河流域而至一湖,复由彼处行经戈壁沙漠,即与北京哈密线及北方大港乌里雅苏台线之相交处相会,成为一共同联站.过此以后,此线向沙漠与草场前行,经过别一铁路交点,此铁路之交点即由绥远科布多线与靖边乌梁海线所成.于是此线在此处亦成为共同联站.由彼处前行,进入一大草地,经过哈藤与图里克,至三音达赖,于此即横过多伦诺尔乌鲁木齐线.过三音达赖后,此线前行经乌兰和硕与许多市镇营寨,即至库伦.此线包有之距离的七百英里,三分一路经过沙漠,其余三分之二经过低湿草地.

  昃.沙漠联站克鲁伦线.

  此线起自沙漠联站,向东方前行,至一大草地.于是在鄂兰淖尔湖南方横过靖边乌梁海线,由彼处前行,至土谢图汗都会,于此经过绥远科布多线.过土谢图汗都会后,行经大草场,至第一联站.由第一联站即前行至乌兰呼图克与尖顶车,然后横过张家口乌梁海线,至车臣汗.由车臣汗此线向东北循河流域而下,直达克鲁伦城,于此即横过多伦克鲁伦线并与克鲁伦东镇线相会.此线长约八百英里.

  辰.格合克鲁伦节克多博线.

  此线起自格合,此即多伦诺尔乌鲁木齐与张家口库伦乌梁海二线之交点也.由彼处向东北前行,经过大草场,至霍申屯,于是横过多伦恰克图线.过霍申屯后,依同一方向前行,又经过一大草场,至克鲁伦,即由此横过呼伦克鲁伦线.然后依克鲁伦河右岸前行,再渡左岸,经过呼伦池之西北边.过呼伦池后,此线横过中东铁路,渡额尔古纳河.然后沿此河右岸直达节克多博,于是与多伦诺尔漠河与节克多博依兰二线相会,此即此线之末站也.此线包有之距离约六百英里,上半截经过旱地,下半经过湿地.

  宿.五原洮南线.

  此线起自黄河西北边之五原地方,向东北前行,横过晒田、乌拉山与大草地,即抵托里布拉克,于是与北京哈密线、绥远科布多线及北方大港库伦线之三路交点相会.由托里布拉克此线再向同一方向前行,经过草地场,至格合,在此即与多伦乌鲁木齐与北京库伦二线相会,亦即格合克鲁伦线之首站也.过格合后,此线渐转东向,横过多伦恰克图线之中部,至欢布库里,于是在此横过多伦克鲁伦与葫芦岛克鲁伦之二线.由欢布库里此线行经界线之南,即循之行至达克木苏马,于是与多伦漠河线相会.由彼处行向东方,横过兴安岭,至突泉,然后转东南向,至洮南,此即终站也.此线长约九百英里.

  列.五原多伦线.

  此线起自五原,向东北前行,横过晒田、乌拉岭,至茂名安旗,即在此经过北方大港库伦线.然后向一大草场前行,经过绥远科布多线,至邦博图,经过北京哈密线.过邦博图后,此线转而东向前行,经过张家口库伦乌梁海线.然后至多伦,与多伦奉天临江线相合为终站.此线由黄河上流谷地,成一直接路线至肥美之辽河谷地,包有距离约五百英里.

  张.焉耆伊犁线.

  此线起自焉耆(又名喀喇沙),向西北前行,横过山岭,进入伊犁谷地.然后循空吉斯河向西下行,绕极肥美谷地,至伊宁与绥定(即伊犁城)等,此皆在伊犁地方、近俄罗斯边境之主要城镇也.于是在伊犁与伊犁乌鲁木齐线相合.此线长约四百英里.

  寒.伊犁和阗线.

  此线起自伊犁,向南前行,渡伊犁河,然后东向沿此河左岸而行.初向东南,继向南,行至博尔台.由此即转西南向,进入帖克斯谷地.然后溯帖克斯河而上,至天桥,再上山道.过此山道后,此线转东南向行,绕过一极大煤矿地方,然后再转西南,至札木台,于此即经过吐鲁番喀什噶尔线.由札木台即转南向,行过塔里木谷地北边之最肥美区域,至巴斯团搭格拉克.再向西南行,至和阗.此路经过无数小部落,皆在和阗河之肥沃区域中,此河即流入沙漠.此线在和阗与喀什噶尔于阗线相会.过和阗后,即向此城南方上行至高原,以国界为终站.此线包有距离约七百英里.

  来.镇西喀什噶尔线与其支线.

  此线起自镇西,向西南行,循天山草场,经延安堡、薛家陇与陶赖子,至七个井.然后循天山森林,经过桐窝西盐池与阿朗,至鄯善,由此即经过中央干线.过鄙善后,即循塔里木沙漠北边而行,经鲁克沁与石泉,至河拉,于此横过车城库尔勒线.由河拉前行,循塔里木河流域,经过无数新村落肥美地方与未开发之森林,即至巴斯团塔格拉克,在此横过伊犁和阗线.行经巴楚,至喀什噶尔,在此与乌鲁木齐于阗线相会.过喀什噶尔后,此线即向西北前行至国界,是为终站.至与此线有连续关系者,约有二支线:第一支线,由河拉西南方前行,经沙漠中沃地数处至车城;第二支线,则由巴西楚南方循叶尔羌河至莎车,然后西南至蒲犁,即近国界地方也.此线与其各支线合计之,约共长一千六百英里.

  如就此系统全部言之,约共长一万六千英里.

  第五部高原铁路系统

  此是吾铁路计划之最后部分,其工程极为繁难,其费用亦甚巨大,而以之比较其他在中国之一切铁路事业,其报酬亦为至微.故此铁路之工程,当他部分铁路未完全成立后,不能兴筑.但待至他部分铁路完全成立,然后兴筑此高原境域之铁路,即使其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报酬也.

  此高原之境域包括西藏、青海、新疆之一部,与甘肃、四川、云南等地方,面积约一百万英方里.附近之土地,皆有最富之农产与最美之牧场.但此伟大之境域,外国多有未之知者.而中国人则目西藏为西方宝藏,盖因除金产丰富外,尚有他种金属,黄铜尤其特产;故以宝藏之名,加于此世人罕知之境域,洵确当也.当世界贵金属行将用尽时,吾等可于此广大之矿域中求之.故为开矿而建设铁路,为必要之图.吾拟下之各线:

  天拉萨兰州线.

  地拉萨成都线.

  玄拉萨大理车里线.

  黄拉萨提郎宗线.

  宇拉萨亚东线.

  宙拉萨来古雅令及其支线.

  洪拉萨诺和线.

  荒拉萨于阗线.

  日兰州婼羌线.

  月成都宗札萨克线.

  盈宁远车城线.

  昃成都门公线.

  辰成都沅江线.

  宿叙府大理线.

  列叙府孟定线.

  张于阗噶尔渡线.

  天.拉萨兰州线.

  此线与西藏都会相连,为彼境域之中央干线,足称为此系统中之重要路线.沿此线之起点与终点,现已有少数居民,将来可成为一大殖民地,故即当开办之始,或可成为一有价值之路线也.此线起自拉萨,循旧官路向北前行,经达隆,至雅尔,即腾格里池之东南方也.过雅尔后,此线暂转东向,由藏布谷地过分水界,经双竹山口,至潞江谷地.然后转而东向,渡潞江正源,经过数处谷地、河流及山岭,而至扬子江.于是渡扬子江上流正源之金沙江,过苦苦赛尔桥.过此桥后转东南向,又东向通过扬子江谷地,进入黄河谷地.于是由此经过数小村落与帐幕地,进至札陵湖与鄂陵湖间之星宿海.然后东北向,过柴塔木之东南谷地,再转入黄河谷地,即前进经过喀拉普及数小市镇,至丹噶尔(今名湟源,界于甘肃与青海之间).过丹噶尔后,此线即转东南,循西宁河流之肥美谷地下行,经过西宁、碾伯与数百小市镇、小村落,至兰州.此线行经之距离约一千一百英里.

  地.拉萨成都线.

  此线起自拉萨,东北向,依旧官路前行,经德庆、南摩,至墨竹工卡.然后转东南向,又东北向,至江达.于是由江达转北向,又转东北向前行,经过托拉山,至拉里.过拉里后,此线向东行,经边坝硕督与数小市镇,至洛尤宗.然后由嘉裕桥渡潞江,即转东北向,至恩达与察木多.过察木多后,此线不循东南之官路至巴塘,乃向东北,而循别一商路前行,至四川省西北角之巴戒.由此前行过桥渡金沙江,即札武三土司附近地方也.于是此线转东南向,进入依杵谷地,沿鸦龙江下行,至甘孜.再前进经长葛、英沟,至大金川之倍田,并至小金川之望安.过望安后,此线即横过斑斓山,至灌县,进入成都平原,即由郸县至成都.此线行经之距离约一千英里.

  玄.拉萨大理车里线.

  此线起自拉萨,与拉萨成都线同轨,直行至江达.于是由江达循其本路路轨西南向,沿藏布江支流,至油鲁,即其河支流与正流会合之点也.过油鲁后,即沿藏布江口左岸,经公布什噶城,至底穆昭.由底穆昭离藏布江向东前行,至底穆宗城、遗贡、巴谷、刷宗城.过刷宗城后,此线转东南行至力马,再东行至潞江之门公.于是由门公转南向前行,沿潞江右岸,经菖蒲桶,至丹邬.然后渡潞江,由崖瓦村谷地过分水界,至澜沧江(又名美江),乃渡江至小维西.过小维西后,即沿河边至诚心钢厂.然后离河前行,经河西、洱源、邓州、上关,至大理.由大理南行至下关、凤仪、蒙化,再行至保甸,与澜沧江再会.于是南行沿江之左岸,至车里,为此线之终点.其路线之长约九百英里.

  黄.拉萨提郎宗线.

  此线起自拉萨,向南行,道经德庆,至藏布江.再由藏布江转东向,沿河之左岸,至札噶尔总.渡藏布江至泽当,即南向前行,经吹夹坡郎、满楚纳、塔旺,至提郎宗.再接续前行,至印度之亚三 1边界.此线长约二百英里.

  1亚三:今译阿萨姆(Assam).

  宇.拉萨亚东线.

  此线起自拉萨,西南向,由札什循旧官路,经僵里,至曲水.由曲水过末力桥,渡藏布江南之查戛木,然后至塔马隆、白地、达布隆与浪噶子等地方.过浪噶子后,此线转西向,至翁古、拉萨、沙加等地.于是由沙加离官路再转向西南行,道经孤拉,至亚东,是哲孟雄 1边界.此线约长二百五十英里.

  宙.拉萨来吉雅令及其支线.

  此线起自拉萨,向西北行,由札什循旧官路前行,至小德庆.再西行至桑驼骆池,转西南行至那马陵与当多汛,即在拉古地方渡藏布江.过拉古后,此线即转西向,至日喀则城,是为西藏之第二重要市镇.由此依同一方向,向沿藏布江边右岸前行,经过札什冈、朋错岭与拉子等地方.于是由拉子分一支线向西南行,取道胁噶尔、定日,至尼泊尔边界之聂拉木.但其干线则横过藏布江之右边,循官路行,取道那布林格喀,至大屯.由此再分一支线向西南行,至尼泊尔边界.而其干线仍接续西北行,取道塔木札卓山,至噶尔波.然后向西前行,至萨特来得河之来吉雅令,以印度边界为终点.此线与其二支线合计之,约共长八百五十英里.

  1哲孟雄:即今印度共和国锡金邦.

  洪.拉萨诺和线.

  此线起自拉萨,与富线同轨,行至桑驼骆池,始循其本线向西北前行,至得贞、桑札宗及塔克东.于是由此处进入西藏之金矿最富地方,再经过翁波、都拉克巴、光贵与于喀尔,至诺和,为此线之终点.其距离约长七百英里.

  荒.拉萨于阗线.

  此线起自拉萨,循宙、洪两线之轨道,至腾格里池之西南角.于是由其本轨向西北前行,经隆马绒、特布克托罗海与四五处小地方,至萨里.过萨里后,此线即通过一大幅无人居之地,至巴喀尔与苏格特.横过山岭,遂由高原而下,经索尔克,至塔里木河流域之雅苏勒公,在此与西北铁路系统之车尔城于阗线合轨,前行至于阗.此线共长约七百英里.

  日.兰州婼羌线.

  此线起自兰州,循拉萨札州线轨道同行,至青海之东南角.于是由其本轨绕青海南岸,至都兰奇特,即由此转西南走,至宗札萨克.由宗札萨克依柴达木低洼地之南边,向西南行,经过屯月、哈罗里与各尔莫,至哈自格尔.过哈自格尔后,此线即转西北向,经拜把水泉、那林租哈,至阿尔善特水泉.然后暂转北向前行,横过山脉,至婼羌,即与安西于阗线及婼羌库尔勒线联合,是为终站.此线约长七百英里.

  月.成都宗札萨克线.

  此线起自成都,循拉萨成都线轨道前行,至灌县.然后由其本轨向北前行,经汶川,至茂州.于是循泯江河流向西北前行,至松潘.过松潘后,即入岷山谷地,经过东丕,至上勒凹.即由此处横过扬子江与黄河间之分水界,再接续前行,至鄂尔吉库舍里.于是由黄河支源西北转至其正流,沿河右边,取道察汉津,至布勒拉察布.渡黄河至旧官路,西北转,与拉萨兰州线合轨前行,直达拉尼巴尔.再转西北向,循其本轨前行,至宗札萨克,与兰州婼羌线相会,是为终站.此线行经之距离约六百五十英里.

  盈.宁远车城线.

  此线起自宁远,向西北行,取道怀远镇,至雅江.横过江之右岸,循旧驿路前行,至西俄落,即离江边循驿路至里塘.由里塘仍依同一方向,从别路前行至金沙江左岸之冈沱.再沿此河边前行,至札武三土司,横过拉萨成都线.过札武三土司后,此线仍依同一方向前行,沿金沙江边,取道图登贡巴,至苦苦赛尔桥,即在此横过拉萨兰州线.再循金沙江之北支源至其发源处,过分水界,循骆驼路前行,经沁司坎、阿洛共,至车城,是为终站.其距离约长一千三百五十英里,此线为此系统之最长路线.

  昃.成都门公线.

  此线起自成都,向西南行,经双流、新津、名山,至雅州.转西北向,前行至天全.复转西行,至打箭炉、东俄落、里塘等地方.过里塘后,此线向西南行,经过巴塘、宴尔喀罗,至门公.约共长四百英里,所经过地方皆系山岭.

  辰.成都元〔沅〕江线.

  此线起自成都,循成都门公线路轨,前行至雅州.然后由其本轨依同一方向,取道荣经,至清溪.过清溪后,此线向南行,经越巂,至宁远,即于此与宁远车城线之首站相会.过宁远后,即至会理,然后渡金沙江至云南府,与广州大理线相会.于是由云南府循昆明池西边至昆阳,经过新兴、嶍峨,至沅江,与广州思茅线相会,是为终站.其距离约六百英里.

  宿.叙府大理线.

  此线起自叙府,沿扬子江左岸,前行至屏山、雷波.过雷波后,即离此河向西南行,过大梁山,至宁远,即于此横过成都宁远线,并与广州宁远线及宁远车城线之首站相会.于是再接续依同一方向前行,横过鸦龙江,至盐源、永北.过永北后,此线暂转南向,渡金沙江至宾川,然后至大理,与广州大理线及拉萨大理线相会,是为终站.共长约四百英里.

  列.叙府孟定线.

  此线起自叙府,循叙府大理线路轨,直行至雷波.即由扬子江上流名曰金沙江横过,沿此江之上流左岸,至其湾南处,即横过成都元江线,至元谋.复由元谋前行,至楚雄.横过广州大理线,至景东.复向西南前行,横过澜沧江,至云州.然后转西南向,循潞江支脉至孟定,以边界为终站.此线共长约五百英里.

  张于阗噶尔渡线.

  此线起自于阗,沿克利雅河,向南行,至波鲁.由波鲁复转西南行,取道阿拉什东郎,至诺和,即与拉萨诺和线之终站相会.过诺和后,即绕诺和湖之东边,至罗多克.复向西南行,沿印度河至碟木绰克.复由碟木绰克东南向,沿印度河上行,至噶尔渡,即于此与拉萨来吉雅令线相会,是为终站.此线长约五百英里.

  此高原铁路系统,全部共长一万一千英里.

  第六部设机关车、客货车制造厂

  上部第四计划所预定之路线,约共长六万二千英里.至第一、第三计划所预定者,约一万四千英里.除此以外,并有多数干线当设双轨,故合数计划路线计之,至少当有十万英里.若以此十万英里之铁路,在十年内建筑之,机关车与客货车之需要必当大增.现当此战后改造时期,世界之制造厂将难以供应.此所以在中国建设机关车、客货车之制造厂以应建筑铁路之需,为必要之图,且其为有利事业尤不可不注意也.中国有无限之原料与低廉之人工,是为建设此等制造厂之基础.但举办此种事业所必需者,为外国资本与专门家耳.至此项之计划应用资本若干,吾当留为对于此种工程有经验者定之.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建国方略》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