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09月23日 05:49
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
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丈人
曰:“汝逢衣徒也,亦何知问是乎?修汝所以,而后载言其上。”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
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
赵襄子率徒十万狩于中山,藉仍燔林,扇赫百里,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
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襄子怪而留之,徐而察
之:形色七窍,人也;气息音声,人也。问奚道而处石?奚道而入火?其人曰:
“奚物而谓石?奚物而谓火?”襄子曰:“而向之所出者,石也;而向之所涉者,
火也。”其人曰:“不知也。”魏文侯闻之,问子夏曰:“彼何人哉?” 子夏
曰:“以商所闻夫子之言,和者大同于物,物无得伤阂者,游金石,蹈水火,皆
可也。”文侯曰:“吾子奚不为之?”子夏曰:“刳心去智,商未之能。虽然,
试语之有暇矣。”文侯曰:“夫子奚不为之?”子夏曰:“夫子能之而能不为者
也。”文侯大说。
有神巫自齐来处于郑,命曰季咸,知人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
月、旬、日,如神。郑人见之,皆避而走。列子见之而心醉,而归以告壶丘子,曰:
“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壶子曰:“吾与汝无其文,未既
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与世抗,必信矣,夫故使
人得而相汝。尝试与来,以予示之。”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
“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可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列子入,
涕泣沾襟,以告壶子。壶子曰:“向吾示之以地文,罪乎不誫不止,是殆见吾
杜德几也。尝又与来!”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幸矣,子之先
生遇我也,有瘳矣。灰然有生矣,吾见杜权矣。”列子入告壶子。壶子曰:“向
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此为杜权。是殆见吾善者几也。尝又与
来!”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子之先生坐不斋,吾无得而相焉。
试斋,将且复相之。”列子入告壶子。壶子曰:“向吾示之以太冲莫眹,是殆
见吾衡气几也。鲵旋之潘为渊,止水之潘为渊,流水之潘为渊,滥水之潘为渊,
沃水之潘为渊,氿水之潘为渊,雍水之潘为渊,汧水之潘为渊,肥水之潘为渊,
是为九渊焉。尝又与来!”明日,又与之见壶子。立未定,自失而走。壶子曰:
“追之!”列子追之而不及,反以报壶子,曰:“已灭矣,已失矣,吾不及也。”
壶子曰:“向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猗移,不知其谁何,因以为茅靡,
因以为波流,故逃也。”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
犭希如食人,于事无亲,雕瑑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忄分然而封戎,壹以是
终。
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
“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
则汝何为惊己?”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人轻乎贵老,而
其所患。夫浆人特为食羹之货,多余之赢;其为利也薄,其为权也轻,而犹
若是。而况万乘之主,身劳于国,而智尽于事;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吾
是以惊。”伯昏瞀人曰:“善哉观乎!汝处己,人将保汝矣。”无几何而往,则
户外之屦满矣。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颐,立有间,不言而出。宾者以
告列子。列子提履徒跣而走,暨乎门,问曰:“先生既来,曾不废药乎?”曰:
“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将保汝,果保汝矣。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
无汝保也,而焉用之感也?感豫出异。且必有感也,摇而本身,又无谓也。与汝
游者,莫汝告也。彼所小言,尽人毒也。莫觉莫悟,何相孰也。”
杨朱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
“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杨朱不答。至舍,进涫漱巾栉,脱履户外,膝
行而前,曰:“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弟子欲请
夫子辞,行不间,是以不敢。今夫子间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而盱
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杨朱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
往也,舍迎将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
争席矣。
杨朱过宋,东之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
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
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
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二者亦
知。而人未之知。故上古之言:强,先不己若者;柔,先出于己者。先不己若者,
至于若己,则殆矣。先出于己者,亡所殆矣。以此胜一身若徒,以此任天下若徒,
谓不胜而自胜,不任而自任也。粥子曰:“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
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强胜不若己,至于若
己者刚;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柔弱
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
状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状童。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众人近童状而疏
童智。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
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傅
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而禽兽未必无人心。虽有人心,以
状而见疏矣。庖犠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
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夏桀、殷纣、鲁桓、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
禽兽之心。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未可几也。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
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尧使
夔典乐,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此以声致禽兽者也。然则
禽兽之心,奚为异人?形音与人异,而不知接之之道焉。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
通,故得引而使之焉。禽兽之智有自然与人童者,其齐欲摄生,亦不假智于人也。
牝牡相偶,母子相亲;避平依险,违寒就温;居则有群,行则有列;小者居内,
壮者居外;饮则相携,食则鸣群。太古之时,则与人同处,与人并行。帝王之时,
始惊骇散乱矣。逮于末世,隐伏逃窜,以避患害。今东方介氏之国,其国人数数
解六畜之语者,盖偏知之所得。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悉解异类音声。
会而聚之,训而受之,同于人民。故先会鬼神魑魅,次达八方人民,末聚禽兽虫
蛾。言血气之类心智不殊远也。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
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
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物之以能鄙相笼,皆犹此也。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之以智
笼众狙也。名实不亏,使其喜怒哉!
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
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响。”十日又问。曰:“未也;犹
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
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
惠盎见宋康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曰:“寡人之所说者,勇有力也,不说
为仁义者也。客将何以教寡人?”惠盎对曰:“臣有道于此,使人虽勇,刺之不
入;虽有力,击之弗中。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闻也。”
惠盎曰:“夫刺之不入,击之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
刺;虽有力,弗敢击。夫弗敢,非无其志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志也。夫
无其志也,未有爱利之心也。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驩然皆欲爱利之。
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四累之上也。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此寡人之所欲得
也。”惠盎对曰:“孔墨是已。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
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今大王,万乘之主也;诚有其志,则四竟之内,皆
得其利矣。其贤于孔墨也远矣。”宋王无以应。惠盎趋而出。宋王谓左右曰:“
辩矣,客之以说服寡人也!”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更多好看的电子书请访问http://www.hengy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