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年05月08日 10:10
催他,但是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庾亮并不知道答案,只是还不死心罢了。
就当庾信打算开口劝自己的弟弟不要如此负隅顽抗,干脆承认,输的好看点时,他发现庾亮的眉头缓缓展开了。
庾亮并没有想到结果,而是想到了工部侍郎。之前他一直在考虑如何分辨木头,而忘记了这个答案曾经被人显而易见的告诉过自己。几年前,他曾拜访告老还乡的一位亲族叔伯。那位老人在回忆自己的官宦生涯时提到,建造崇熙殿时见过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问自己梁柱的哪一头是根,哪一头是稍。
对于这个问题,老人当时笑着说:“还好当时运木时浸在上面的水渍还在,不然真不知道如何回答呢。”
庾亮终于展开了一个笑容道:“木材根部重而稍部轻。皇宫宫殿用的梁柱大多放入水中,顺流运送。所以没入水深,水渍在上的是根部,另一边则是稍。”
沈昭没有说话,只是面向天启帝与皇后跪下行了拜伏的大礼后并没有起身。庾亮看了一眼脸上表情复杂的沈约道:“沈相,看来小姐是答应婚事了。”
庾沈两家的联姻很快引起了朝堂的议论。御史上奏谏言,认为此举不啻为纵容权相的再次产生,右相与左相结为一家,而且左相也只有这一个女儿,此举与设立权相有何分别。
但是天启帝还是力排众议,认为这是皇后的指婚。皇后是贤者选出的圣女,而且国师也赞同此举。另外他也相信右相与左相不会将私情带入工作中。对此,天启帝还做了另一个更有力的保证。庾氏兄弟同时成婚,在太子十八岁选妃之前,他们之中谁先诞下女儿,那么便将选为他长子的妻子,成为东宫的女主人。
这是给庾家莫大的荣耀,也是给庾信的荣耀。毕竟已过及笄之年的裴秀看起来更适合尽快的孕育子女。而那个看起来还只是个小娃娃的沈昭自己也还只是个孩子,怎么能做母亲呢?
但是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诏令都奠定了庾家的对谢家的取代,成为了当朝第一士族。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为了对根深叶茂的谢氏表示安抚,天启帝还是选择了谢家的五子,也是嫡出的谢子文入朝,做了大鸿胪卿,也算于其镇守边关的二哥有所呼应。
这样的尘埃落定对谢子修来说似乎是件好事。他抱着自己比太子大上几个月的儿子谢玄清在庭院里,听着下人向自己汇报朝中的事情。他对于五弟成为大鸿胪卿这件事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感情表达,只是点点头说:“你下去吧。”
谢子修的夫人徐氏在下人离开后走到他的身边,伸手抱过儿子交给一旁的奶娘,示意她们离开后才幽幽的叹了口气:“修,父亲那边也来消息了,右相对军权的把持依旧没有一丝放松。因为石少卿的缘故,青年的将领大多倒戈。就连大哥……也是如此。”
徐氏的父亲正是皇甫朝开国功臣徐先的后人,当初谢家与徐氏联姻也就是为了军权而去。这场利益的联姻有了个美好的结果,夫妻琴瑟和鸣。但却在谢家需要军队支持的时候,徐氏却出了岔子。
“夫人不要忧虑,贤者不希望引起内斗。我谢氏本为救国救民而辅佐帝王,又怎能因一己之私祸乱天下。”谢子修握住她的手,安抚自己的夫人。
“可是前前后后府里已经被借故查了多次了,真的没有关系吗?”徐氏的声音压得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