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年02月14日 17:02
向章惇看到:“章爱卿有什么好的提议?”
章惇刚才听到枢密副使推荐他的族兄,还正在思考这事呢!要说意外能出镇边塞,这是挣军功的好机会,可如今却是刚刚大败了之后。若是此时前去,胜了自然不必说,败了那可是要承受万载的骂名的。更何况如今西夏刚刚大胜,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这时候的军功哪是那么好挣的?
听到赵煦问他,他脑中突然一亮,想起一个人来,让他来是最好不过,无论成败对自己都只有好处。想到此处便道:“回陛下,微臣以为无论是韩忠彦韩大人,还是章楶章大人都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赵煦一听,看来他的宰相有更好的人选。便道:“难道章爱卿有更合适的人选不成?”
章惇先不忙揭开谜底,只说道:“此处选将出镇边关不同于平常时期,故而臣以为,所选之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赵煦一听,很是感兴趣,忙问:“章爱卿以为要满足哪三个条件?”
章惇道:“第一,所选之将身份必须要够尊贵,如今我边塞大军新败,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身份够尊贵才能安抚众将士。
第二,必须要够年轻,这样一来年轻身体好,能够耐受西北的恶劣环境,二来年轻则将来的路还长,这样可以长期镇守边关,可保我大宋几十年的边关太平。
第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够忠诚,如今新败之际,难免有人会有其他想法,若是将大军交予不够忠心的人手里,那对于我大宋来说才是真正的灾难。”
赵煦听了,觉得章惇说的非常有道理,转头有觉得为难,去哪里找这样的人呢?赵煦只得问道:“章爱卿,既然你能列出这三点,那也必然想到了符合这三点的人选了?”
章惇跨前一步,笑眯眯的道:“正是,陛下!微臣举荐遂宁郡王皇上的十一弟赵佶赵郡王。”
章惇此言一出,整个朝堂一片嘘声,都觉得章惇今天是吃错药了。赵煦也没想到章惇会举荐赵佶,心中很是奇怪,便问道:“章爱卿,朕没有听错吧!你为何举荐遂宁郡王呢?他才不过十五岁,而且又没什么从军的历练,章爱卿不会没有听清楚朕的话吧?”
章惇不慌不忙的说道:“微臣没有说错,皇上也没有听错,臣举荐的正是遂宁郡王。臣说的这三点遂宁郡王全部都符合。遂宁郡王贵为皇上的弟弟,身份自然尊贵无比。遂宁郡王到了边关代表的是皇上,边关将士看到郡王都能和他们同生共死,士气自然振奋。
二来遂宁郡王和陛下乃骨肉至亲,与陛下荣辱与共,是陛下最信任的人,忠诚方面自然不是问题。
刚才陛下说遂宁郡王才十五岁,这正符合年少的标准。陛下不是常说遂宁郡王自小便沉稳,而且睿智不必凡人。当年西夏的李元昊十三岁便统兵征战四方,遂宁郡王都已经十五岁了,难道还不如蛮夷小邦之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