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年01月20日 10:11
心里不禁想到,按历史的记载自己也是要做皇帝的,自己想吗?赵佶想到此处,摇了摇脑袋,苦笑了下自己,历史不由得自己,大金的可怕他是知道的.
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大金可就是女真的祖先啊,要是不是自己这个知道未来的人当政,换了别人,那怕不想历史上的宋徽宗如此昏庸,恐怕中原百姓也难逃这个灾难。
所以自己还是要为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多尽自己的这份力。赵佣发了会子呆,听到雍王赵颢在那里对高太后说道:“母后,孩儿刚去看过皇兄,皇兄的身子越来的不好了,孩儿甚是担心,孩儿想留下来为皇兄侍疾。”
说完这些嘴角里浮现出一丝不易为人察觉的微笑。赵佶看到此处,心中不禁大怒,自己父皇还未归天,这边就惦记上了,也太明目张胆了。
只听高太后声音响起:“你皇兄他自己有子,何需你这个兄弟侍疾,有空多读读书,练练字不是很好嘛!”雍王赵颢听到此处,脸色一红,“母后说的也是,儿臣也是担心皇兄身体。”“知道你们都是好意,本宫今天乏了,都退下吧”。赵佶兄弟俩也随着退了下来。
东京城,蔡确的书房内,大臣蔡确和邢恕宾主落座,座位虽然隔着桌子,两个脑袋却越挨越近.
邢恕劝导:“蔡大人莫要犹豫了,拥立之功就在眼前,如今我听太医说了,陛下撑不了多久了,陛下的诸子皆是年幼,即使我们首倡拥立赵佣为太子,赵佣也不过是不到十岁的娃娃,还不是高太后垂帘听政?
等到太子能亲政的时候还不知猴年马月呢,那时哪里还记得我们的功劳,现而今雍王赵颢和曹王赵君皆是壮年,又都是太后的亲子,太后不答应不过是顾忌太多。
如果我们拥立成功,二王不管那个即位,你我的成龙保驾之功都是跑不了的,别的不说宰相之位必是大人您的,他王圭算什么?不过是个三旨宰相(王圭为人胆小怕事,他上殿奏事成为“取圣旨”,皇帝裁决后,他称“领圣旨”,传达旨意是“已得圣旨”,故称“三旨宰相”)罢了!”
蔡确早些天跟太后提过这方面的建议,只是太后没有答复,而且面色不虞,故而他本不想再参与这事。不过今天邢恕又来鼓动他,说了这番见解,他也深以为然,不过他不想再去太后那里触霉头了,于是便问:“你所说原是在理,只是老夫早前已向太后提过此事,太后并没有答应,只说她不想多问朝廷中事,如此奈何”邢恕奸笑两声,说道:“大人如此看来则是大有机会”
“机会何在?”蔡确赶忙问。“太后没有明确回答,就说明她心中尚无定见,现在正需要趁热打铁。”邢恕捻了捻鼠须,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那下一步该怎么办?”蔡确又问。“我与高太后两个侄儿有旧,来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便好”蔡确一定,大以为然,敦促邢恕尽快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