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重生 > 魅惑男儿心

可以不看的两章 第2章 佛经小故事

书名:魅惑男儿心 作者:小荷出浴 本章字数:2642

更新时间:2012年02月16日 19:42


恶念如苦种

一天清晨,佛陀在波罗柰城托□乞食。当时有位比丘行乞到此地,停在路边的树荫下休憩。在他静坐思惟时,生起了恶意的贪念。

这时佛陀行经比丘身边,知道他起了不善的欲念,便充满慈爱地告诫他道:“比丘啊!不要种下苦恼的种子啊!它会腐烂发臭而流出味道难闻的液体,苍蝇蛆虫会随之聚集生长。”

比丘受了佛陀的教诲,心生恐惧,恶念顿除。

佛陀回到精舍,便把这件事情告诉其他的弟子,当时有位比丘恭敬地向佛陀请示:“佛陀啊!什么是苦种呢?它是怎么产生恶臭的气味?又为什么会流出汁液,生起污秽的蛆蝇呢?”

佛陀答道:“愤怒、怨恨名为苦种,贪求五欲如同吐出的食物,臭秽不堪,所以说它会生出臭味。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纵情放逸,如同恶臭液汁的流出,令人可怕,而放纵六根的结果,贪爱、忧愁、诸恶不善的心便接踵而至,这就叫做蛆蝇滋生。”

佛陀接着说了一首偈语:

耳目不防护,贪欲从是生,

是名为苦种,生臭汁潜流,

诸觉观气味,依于恶贪嗜。

聚落及空处,若于昼若夜,

远离修梵行,究竟于苦边。

若内心寂静,决定谛明了,

卧觉常安乐,诸恶蛆蝇灭。

正士所习近,善说贤圣路,

了知八正道,不还更受身。

意思是说,眼耳等诸根如果不加以防护,让它随逐于外境,那么贪欲烦恼就会随之生起;反之,日夜守护,使它不放逸,则诸恶不生,行住坐卧便能常觉安乐。倘若修行实践八正道,便能解脱生死,不再受生污秽烦恼的生命。

生存于世间的凡夫众生,因为贪恋外境的五欲之乐,因此,内心常患得患失,忧虑不安。如果能放下,不执迷于外境的物欲,能少欲知足,身心便能带来轻安喜悦,生活自然能改善提升。

养身与养心

舍卫城有一位富翁,因为过分肥胖,导致通身是病。有一天,他到精舍向佛陀求教:“佛陀!我饱受肥胖臃肿的不便,不但行动滞钝,终日昏睡,而且只要一动,就感到痛苦不已。”

佛陀问道:“你想知道多病的原因吗?”

“是呀!佛陀!请您慈悲垂示。”

佛陀说:“有五个原因造成你今日肥胖多病:

一、丰盛的饮食。

二、贪睡。

三、过份享受而不劳动。

四、终日无所用心。

五、闲散无所事事。

因此,你今后应该节制饮食,勤劳奋发,开发潜能、智慧,做个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人。如果你能照着我的话去做,一定能够却病延年。”

富翁谨遵佛陀的教示而行,过了没多久,体重减轻了,精神也振奋起来,看起来年轻许多。一天,他不带僮仆,不坐马车,独自一人徒步去见佛陀:“佛陀啊!您已经治好我身体上的病,现在我再度来请求佛陀您教我开悟心灵的妙方。”

佛陀说:“庸人滋养肉体,而智者滋养心灵。一个人如果只知道满足口腹之欲,这是自掘坟墓。如果走上正道,不仅求得解脱,而且可以延年益寿。”

佛陀真是善解世间的圣者,对于世间的百态都能明白洞悉。佛陀开示富翁治疗肥胖,养身养心的至理名言,对时下患有营养过剩,但是却心智贫乏的

大众,有如震聋发瞶的良药。

修行如弹琴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比丘名叫闻二百亿,又叫二十亿耳,他本是一个有名的音乐家,出生在富豪之家,父母视如珍宝。有一天,他听闻佛陀说法,很受感动,发愿披剃出家,过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头陀生活。他的双亲非常反对,但阻止不了闻二百亿对修行的热心。

娇生惯养的闻二百亿在刻苦的修行之下,身体渐渐的衰弱了,但他仍不开悟。渐渐地,他感到难以支持,心中非常烦恼,因此就想还俗做佛陀的护法,以布施来求开悟。

佛陀知道闻二百亿的心,为了安慰鼓励他,就来到他修行的地方,对闻二百亿道:“你出家用音乐来帮助我宣化,长养你和大家的信心,这是很好。但是你现在又喜欢独自勇猛的修行,除坐禅以外,别的事都引不起你的注意。我问你,弹琴时,如果琴弦太紧,会怎样呢?”

“佛陀!琴弦太紧是会断的。”闻二百亿回答。

“太松呢?”

“没有声音。”

佛陀慈悲譬喻道:“修行也和弹琴一样,不要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太松都容易出毛病。把心放得平和些,凡事都应追求中道。”

闻二百亿遵奉佛陀的指示修行,于是心安静下来,不久就开悟,证得阿罗汉果。

人生要追求中道智慧的生活。乐行令人耽溺五欲享受,苦行也会令人迷惑畏惧,不苦不乐才是中道,好比弹琴要不松不紧,恰到好处,才会发出美妙的音声。

修行五法

佛陀游化到摩竭陀国的闍斗村莽柰林窟,当时,弥醯尊者是佛陀的侍者。有一天清晨,弥醯入闍斗村托□乞食后,来到金鞞河边,见泉水清彻,冷暖和适,河边有一座柰林,四周土地平正,清风徐徐,树木蓊郁,心想:这正是修行的好地方。弥醯吃过饭后,欢喜地回到精舍,向佛陀报告刚才所见,并且表示希望能到柰林里修行。

佛陀听后,说道:“弥醯!我现在身边没有侍者,你暂时忍耐几天,只要有比丘来代理你的职务,你就可以到柰林去修行了。”

弥醯一次又一次地向佛陀提出要求说:“佛陀!我现在就要到柰林修行,我等不及了。”

佛陀不厌其烦,耐心地劝弥醯缓几天再去。但是,弥醯终于按耐不住,失态地说:“佛陀!您是无为无作无所观的圣人,我是有为有作有所观的人,无论如何,我今天一定要到柰林修行。”

佛陀无奈地说:“好吧!你既然这么坚持,那就去吧!”

弥醯得到佛陀的允诺,欢喜地来到柰林。一坐下来,心中却随即生起贪瞋痴等恶念,由于此恶念一起,不由得想起伟大慈悲的佛陀。捱到傍晚时分,弥醯终于收拾起行囊,再度回到佛陀身边,向佛陀报告在柰林中修行经过。

佛陀耐心地听完之后,说道:“弥醯!人如果要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必须学习五种法。”

弥醯恭敬地问道:“佛陀!那五种法呢?”

佛陀说:“第一、跟随善知识学习,并和合相处。第二、修习禁戒,守护心念,具足威仪,见小小罪,生怖畏心。第三、广说戒、定、慧、解脱、少欲、知足、缘起等诸法,使心地柔软,去除烦恼。第四、常行精进,断除恶念等不善法,勤修种种善法,专心一致,坚定不移。第五、修行智慧,观察兴衰法。”

弥醯聆听佛陀教示之后,惭愧万分,誓愿奉行佛陀教诲。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