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12月05日 14:51
上摆着个紫檀的矮桌,两旁放着天青花鸟梅瓶。
一瞧见莫念悠进来,翠兰马上吩咐小丫鬟摆饭。
翠兰又引着莫念悠到银碳旁;“娘子,先暖暖手吧,去去身上的寒气,免得伤了身子。”
小丫鬟又端来一杯鸢尾花的茶杯,;“主子,请用茶。”然后就退下去了。
翠兰忙补充的说;“娘子,这个不是茶,饭前喝茶伤脾胃,这个是用姜丝煮的羊奶子,不大腥气,您喝喝看的很养身子。”
“哟,念儿让娘瞧瞧的,你这些丫头透着一脸喜色,有什么好事情的啊。”李氏人还在花厅侧门就叫唤着女儿。
“娘,没什么的大事情的,就是进来您院子的时候惦念上您的那几株梅树。”莫念悠被李氏揽住怀中,就顺势依偎在李氏的怀中。
人的感情本来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需要用心的维系,而李氏确实很疼爱这个女儿,所以莫念悠觉得要好好培养这份感情,将来李氏的是自己最大的保障之一。
李氏拍了下么念悠的后背,欢喜的说;“咦,你喜欢的啊,这还不简单的,改明个让人给你的院子也种上几株。”
“娘,有山楂树么?念儿想要种山楂树。”莫念悠讨好的望着李氏。
“山楂树?为什么的啊,哎呦,瞧我这记性的,你不会真的惦念着吃山楂果吧!”李氏刮了一下莫念悠的小鼻尖打趣道。
配合李氏的打趣,莫念悠挤红脸,低头埋进李氏的怀里。
其实莫念悠想要山楂树,是因为前世的何淑静看某小说的时候,一直想知道山楂花究竟是白色的小花,还是红色的小花。大约是工作繁忙,城市生长的何淑静一直也无法亲眼见到,后来还是一同学告诉她,大约是粉色的小花。这个想知道是什么颜色,也算是对于前世的某种执念,放下毕竟不是那么容易,把异乡当作故乡需要某种牵引。
“嗯嗯,咱们念儿喜欢什么就种什么,就是念儿的山楂树结果果的时候,可不要忘记娘的啊!”
瞧着李氏这活儿高兴,莫念悠笑眯眯缠着李氏的手;“娘,念儿的奶嬷嬷呢?好多天不见的啊。”
“是李嬷嬷吗?”李氏一时疑惑的问。
大丫鬟木槿这一会儿才会意小姐为何要到梅海苑与夫人用餐,也即刻上前低首道;“回夫人,嬷嬷因小姐那日不舒坦,在柴房受罚三日,还请夫人饶恕嬷嬷。”
莫念悠心中不由的叹气,这个木槿算是转换过来了,可这也太着急。人啊,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千万不要让人太容易发现你在乎什么,知道喜好也就有了缺点,和被人拿捏的把柄。
好在李氏心疼闺女,又不是太有心计。“那就木槿你去柴房那,和婆子说说把奶嬷嬷放出来,就说是我吩咐。”
莫念悠这才明白为什么,一直李氏一直未有嫡子和西边却有两个庶子的。凡是不可光凭这个人的喜好,要赏罚分明才会让下人恭顺心服,可以关住嫡女身边的亲近的奶嬷嬷,肯定必须是府中得力的管事,而且估计还是按照一定章程办事情的,至于为何只是关在柴房,估计这个管事是等着主子的安排和脸色行事。
“娘,嬷嬷是什么人罚到柴房?是不是莫管家,那嬷嬷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情。”莫念悠使个眼色,制止木槿的即刻去柴房。
李氏认真的看着女儿,有点奇怪的为什么念儿这么说话。一转念想念儿这么小,哪里有那么多的念头。“念儿,你是怎么想。”
“爹爹曾说过,‘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念儿是不是要嬷嬷向管家道歉表示诚意。”莫念悠使劲的睁大眼睛望着李氏,以表示孩童的纯真无暇。
可心里却不由得叹息,真是累,怕自己太过于成人化被当作妖精,又不想李氏一直这样吃亏,再大点多好的啊。
“呦,咱们念儿长大了。翠兰你去请莫管家过来,然后木槿去请李嬷嬷过来,咱们好好当面看看改如何处置。”莫念悠已经说了比较通透,李氏也不傻,转念就明白该如何处置。
一会儿,莫管家和李嬷嬷都到花厅,俩人都半俯着身子等待李氏的文化,只是李嬷嬷因为三日未进水米,看似有些疲惫,衣裳和发髻却未感觉凌乱估计有搭理一下,这个时候还考虑都在主子面前的脸面,看来也是忠心之人。木槿站在她的身侧搀扶,让嬷嬷依靠着。
莫管家穿着家居的青衣短袄子,估计来得急切也没换衣裳,眉目清明,却不失狡黠,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物。
莫管家主动站出,低首道;“不知夫人唤老奴过来,有何吩咐。”
李氏咳了一下,正声到;“不知道念儿的奶嬷嬷所犯错误,莫管家要如何处置。”
莫管家来时就估摸着是这件事情,只是从未想过夫人会当面询问,以为夫人只是通知一下放出李嬷嬷就完事情,思虑一下回禀;“回夫人,当日娘子昏厥过去,只有李嬷嬷在其身旁服侍,却又服侍不周到。按照家规要杖刑十棍,老奴因急着去请许太医,只是把李嬷嬷关入柴房,后因庄子出来点事故,几日一直未归府中。所以一直没有处置,今夫人询问,就请夫人处置。”
莫念悠一听就佩服这管家的,说话滴水不漏,难怪莫荣华把内外院都交给他打理。
李氏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改如何回答,莫念悠一转念就说到。
“十杖刑吗?很疼啊,嬷嬷受的住么?莫伯伯,嬷嬷肯定知道错了,可不可以罚嬷嬷三个月不可以吃桂花酥的啊。”
李氏一听就对着莫管家吩咐;“莫管家,李嬷嬷照顾念儿多年,一直很辛劳,年龄大了,怕身子骨受不住。此次念儿也无大碍,就罚三个月的月钱吧!”
李嬷嬷立即跪下,磕头道;“谢夫人恩典,谢姑娘恩典,老奴谨遵教诲。”
莫管家也道;“一切按照夫人吩咐。”
俩人出了厅门,李氏就吩咐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