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年12月21日 11:00
遮住了我的容颜,却遮不住我的眼,我直挺站在了魏王面前:“慕和出生乃是公主,不是寻常舞姬或是妓女,表演事小损一国尊严事大,王上若想要瞧瞧莺歌燕舞慕和建议您还是请一些专门的舞姬,以免慕和辱了您的雅兴。”
我此番方才瞧着了魏王的模样,不过便是王字脸之前还以为是怎样的帅气,现下一看一打一的厌恶。这事后来的解决收场颇让我意外,我以为会不免有一番言论,结果便是一个雍华衣着的女子上前斥责了一声魏王,之后赔笑着瞧着我赔足了礼,最后还不忘赞叹一下我生的秀灵的一双眸子,我想了想既是有台阶下我又为何不下?遂赔了笑“慕和年纪小,不通晓事态做错的还望魏王海量。”
自从这女子到来之后,魏王的情色不免温和了许多,只是点了点头,大多都是这个忽然出现的黄衣女子在圆场,待得她拉着我的手离开殿上之时我方才淡淡的见到了她黄纱之下的面容,确然也是难得的佳人,我一直以为他是魏王喜欢的女子,藏在宫中的女娇娥,我觉着她能够做为一个妇道人家上的殿上大吼魏王,群臣还不说什么,决然是一个狠角色,心中还有了几丝的崇拜,许久之后方才知晓原来我身旁这个一直牵着我的女子乃是除我之外的另一个闻名公主,乃是容乐公主。之后的之后不过便是王室之中的觥筹交错,随后跟着父王一同回了姜国的王宫,临走之时那魏国的容乐公主还来送了我一程,我记着那一年我芳龄十六。
父王没有责怪我,我也懒得去理会他。不过我在魏国殿堂之下同魏王一番言语对持之后我便多上了一个英勇之名,自此高过了魏国的容乐公主,我觉着这不是什么只得炫耀或者骄傲的事情,第一我对容乐公主的记忆尚且模糊,上次见着不过便是说了一两句,深深刻在脑子里的不过便是她在朝堂上的出场以及言语,让我深深敬佩,我觉着若我有一日能有这胆子上了父王的朝堂,对他说说他在政论上的错误,提上一些意见,也许姜国也便不会有那样的以后。但是事实证明,我却然是做不到,我不止没在父王升朝的时候上去过,就连下朝之后也从未上去过。
世间所流传的容乐公主的事迹除了我亲眼所见的那个之外,还说这容乐公主乃是个才女,且是难得的女中豪杰,具体的事我不大知晓,也懒得知晓。我不大领容乐公主的情,那日即使她不上殿来我觉着魏王也会收口,他的那番话实际上是损了他的面子以及魏王,我的两番退让只能让世人议论他是个不懂得顾全大局的王,若他不能想到同我较真后能够引起的百姓的一番真挚那也只能说明魏国若是无人接替,那便势不久矣。不过我倒是很明白那些文人们是如何议论出我才艺双全的言论,这还得感谢我的母后,姜国懿王后。
母亲对着我所说过的唯一一件最多的话便是做为一个女人来说,她很后悔嫁给了父王。我不大明白,只是埋着头在母后怀中蜷缩着。
母亲对我要求很严格,自小我便如同世子一般来养,我同世子一样的饮食起居,一样的师傅,不止如此,就连一些世子不学的东西我也要学比如刺绣、歌舞、音律,我觉着我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十分充实,也许便是由于这个原因。
一般的公主小时候皆数是没有这个待遇的,这是我同世子一处许久之后方才发现的问题。我有着俩个弟弟、世子一个哥哥,妹妹不计其数。弟弟们到了讲学的年龄只能在翰林之中学习一些思想的启蒙。但我却同世子坐在书院之中同师傅学着战国的领要,还有《战国策》、《孙子兵法》且要求背诵理解。妹妹们却在绣房绣着自个儿喜欢的样式,而我只能在夜间由母后陪着带着我秀一些样式。终有一日我拉过了母后问了缘由,母亲慈祥的摸着我的头,“靠着自己是最好的,母亲小的时候也学过你学的东西。”母亲的眼光之中泛着透亮,我没有再问。不久之后乳娘终于告诉了我,我之所以学着这些东西,全是由于母后求了父王的缘故。
我喜欢舞,喜爱那种能舞出自己心情的飘扬,母后知晓后特意求了父王为我寻了老师,来教习我的一切,我十岁之前便是在每日苦背一些书籍、学刺绣、学音律、学舞之中度过。在我的记忆之中,父王与母后的关系总是这么不冷不热,后宫佳丽三千,此乃千古的一句话语,但是父王后宫只有五人不说,还独宠母后一人,我见着的一本书中写着自古君王皆数是只听新人笑不听旧人哭的人,但我觉着我的父王是一个深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