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11月13日 22:38
样的人!那么多条人命,今天你休想走得掉!”
秦白云大为着恼,正要挥剑冲上去。
那人站着没有动,只是从怀里掏出一件东西来。
借助着微弱的星光,秦白云看了看那人手上的东西,突然大吃一惊
秦白云虽然只是徽州城内的一个小小的捕头,但是那人手中之物他还是知晓。
自明太祖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残暴统治之后,他总结了前面众多王朝覆灭的原因,先有秦朝,秦二世胡亥的大权旁落于奸臣赵高与李斯之手,大好的大秦王朝,短短的几十年,最终葬送。后又有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导致了后周的加速灭亡。
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防止历史的重演,于是废除了中国延续了千年的丞相之职,将所有的中央集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于那些自起义时一直追随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功臣,也进行了残忍的屠杀,先有卫国公邓愈,后有右丞相忠勤伯汪广洋。然而皇帝要想杀功臣,也得找借口才行,所以在杀掉一些做事高调的人后,他便着手于派人监视调查那些处世低调的功臣,这些人由皇帝直接指挥,他们可谓是无孔不入,朝野内外,乡野民间,官邸府衙,都有着这些人的耳目,专门收集情报,打探机密,然后上报给皇帝,等到皇帝的裁决下来,他们便上门抓人,杀头流放,抄家灭族。一时间,朝廷内外,闻“锦”色变。
这些人便称之为“锦衣卫”。
秦白云自知官位比那人低,忙欠身行了个礼,“小人不知是大人至此,多有得罪,请恕罪!”
大个子看了看前方,黑衣人早已不知去向。
“你且知道我方才追的是何人?”
“小人不知。”
大个子收好锦衣卫腰牌,“那人便是臭名昭著的江洋大盗钱余光!”
“啊?”秦白云大吃一惊。
“这人数年来在江湖上为非作歹,专门打家劫舍,是朝廷一直缉拿的要犯,可谁知这厮竟然胆大包天,前些日子在京城盗了许多京官的府邸,还留下自己的姓名,生怕别人不晓,但此人轻功甚高,多番周折依然擒拿不住,他逃离京师之后,我便一直尾随追到徽州来,希望将他一举擒拿,然今夜是大好机会,却还是让他逃了去!”
秦白云又行了个礼,道:“小人并不知大人之任务,误以为大人是此人同党,才会坏了大人的大事!请大人责罚!”
大个子笑了笑,“捕头不必自责,缉贼本是捕头的责任,错不在你!”
“可钱余光怎么办?”
大个子从房顶上跳下来,“捕头不必担心,前方自有人捉他。”
秦白云领着大个子来到了县衙,正准备去通知老爷,却被大个子一把拦住。
“我此行是机密任务,捕头一人知则以,切莫告与他人!”
秦白云只好作罢。
“捕头方才所言,貌似城内有事发生?”
秦白云坐下来,叹了口气,将城内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诉了大个子。
“原来如此,怪不得你会把我当贼呢。”
大个子笑了笑,“此事可有眉目?”
秦白云摇了摇头,“至今一点线索都没有找到,眼看上面所下的期限就要到了,这可如何是好?”
大个子拍了拍秦白云的肩膀,“捕头不必担心,以我看来,且看明日,定有所获!”
林建南坐在书房里,看着朝廷发过来的文书,眉心皱成一团。
首辅严嵩早就知道林建南邀江湖人士召开英雄大会之事,所以先前发下命令来让他取消英雄大会罢了此事,说是我泱泱大明,有军士千万,倭寇之事,自有皇上圣裁,然尔等朝廷命官,何以与江湖草莽为伍,且不是说我朝廷无能吗?
林建南也多次上书向朝廷解释此事,然而严嵩给的回复只有两个字:“不行!”
林建南素知严嵩多年来把持朝政,众植党羽,把皇帝玩弄在股掌之中,欺上瞒下,鱼肉百姓。
所以在多次地被勒令禁止后,林建南便孤注一掷,非但没有遣散那些江湖人士,更是邀请了武当、少林、峨眉等众多门派来参加英雄大会。
严嵩知道此事之后勃然大怒,于是向林建南下了最后通牒,如若不取消英雄大会,朝廷必然会有所行动。
然而近些天来城里接连而来的命案,不知道是否与严嵩有关。
林建南站起身来,拿掉蜡烛上的灯罩,小心地点燃手里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