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年04月19日 21:04
甜爽脆,你快尝尝。”林子衿接在手中,细细品尝。
香草放下果盘,看了看屋内,对着郎老夫人有些奇怪道:“咦,奴婢刚才看到……”
她话还未说完,便听到大管家郎忠在房门外禀报道:“老夫人,小的郎忠想向您请示如何安排今晚各位公子的晚膳菜色。”
香草闻听,收回未说完的话,退到老夫人身后伺候着。老夫人朗声道:“进来吧。”
郎忠推门进屋,林子衿起身忙对老夫人道:“既然老夫人有要事要忙,子衿就先行告退了。”
老夫人笑道:“好吧,明日咱们再叫上文心和楚姑娘一起好好聊聊!”
林子衿应和着退身离开,但令她万万想不到的是,她和郎老夫人的明日之约,竟然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
出了郎老夫人的木槿苑,见太师府中亭台林立、流水潺潺,明媚的春光暖意融融,思及时辰尚早,林子衿便索性一边环顾欣赏太师府中的美景,一边缓步返回听雨轩。走走停停之间,听到背后有人唤她道:“林姑娘、林姑娘!”林子衿驻步转身,看到叫她的人竟是郎府的大管家郎忠。郎忠快步来到林子衿身前,将一块娟制的手帕伸到林子衿眼前,问道:“小的在林姑娘刚才经过的路上捡到一块手帕,不知道是不是姑娘的?”
林子衿细看手帕一眼,摇头笑道:“这块帕子不是小女子的。”
郎忠闻听将手帕揣到衣袖中,笑道:“既然不是姑娘的,小的就先将这手帕收好,以备日后失主领取。”然后望了望前方,问林子衿道:“姑娘这是要回听雨轩吗?”见林子衿点头,郎忠又道:“小的也正要去厨房照看晚膳的安排,刚巧和姑娘同路,姑娘要是不嫌弃的话,就让小的陪姑娘一程,不知道姑娘可否愿意?”
见郎忠将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不好推辞,林子衿笑道:“大管家哪里的话,子衿正是求之不得,断不敢有嫌弃之理。”
二人便一起往前行去。行走之间,郎忠问道:“昨日在老夫人的寿宴上听到姑娘唱的‘感恩曲’,婉转动人,真可谓是绕梁三日,小的真是大饱耳福啊!”
林子衿谦虚道:“大管家谬赞了,子衿不敢当啊!”
郎忠道:“林姑娘过谦了。不过小的没想到林姑娘身为汉人,竟会唱朝鲜的曲子,还唱的这么地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林姑娘是朝鲜人呢。”
林子衿解释道:“子衿是汉人,祖上也没有朝鲜国的人。之所以会唱这首曲子,全是因为小时候听过的,就学会了。”
“这么说来林姑娘从小便聪明伶俐,不然怎么一听便会?想必林姑娘除了这首‘感恩曲’外,还会很多别的朝鲜曲子吧?”
林子衿摇头道:“子衿只会这一首而已,别的就不会了。”
郎忠不信道:“林姑娘很有歌唱的天赋,怎能只会这一首?想是姑娘不想告诉小的吧?”
林子衿怕他误会,忙认真解释道:“大管家误会了,要说别的汉人曲子,子衿倒是还会几首,但朝鲜国的曲子,子衿真的就只会这一首了。子衿说的都是实话,又怎么会刻意隐瞒大管家呢?!”
郎忠见她面脸真诚,笑道:“小的只是随口一说,还请林姑娘不要介怀。小的自小便在郎府中当差,对这府外的事物见识的极少。别说这朝鲜国的曲子了,即便是本国的曲子,小的也听的不多。所以昨日听了林姑娘唱的朝鲜曲子,小的甚是欣喜,还想再多听一些。”郎忠略一停顿,继续问道:“既然不会别的曲子,不知林姑娘还会不会一些朝鲜国的诗词文章或是生活用语什么的?可以说给小的听听,也好让小的长长见识。”
林子衿沉吟道:“小时候倒是听我爷爷说过一些个朝鲜国的句子,但是时间太久,记得不是很真切了。”
郎忠面露惊喜道:“太好了!小的这下子可要长见识了!还请姑娘仔细想想,说与小的听!”
见郎忠一副渴切的样子,林子衿不好拒绝,只得努力回想。但想了甚久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只好歉然地对郎忠道:“隔得太久,子衿真的想不起来了。”见郎忠还是有些不甘愿,为了防止他再纠结,林子衿忙道:“哎呀,都这个时辰了,文心该起来喝药了。红袖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我要赶快回去帮她。”说完,也不管郎忠表情如何,冲着郎忠歉然施礼后,林子衿便急忙快步向听雨轩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