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年07月11日 14:22
看,书的正面八个大字:床前明月,杯弓剑影。末了署了日期:五一。的确,母妃自缢的那天是五月一日。
所以他便对这书房起了疑,却原来不止他一人,似乎许多人都对这书房感兴趣了呢。
远远见那个自称是火焰令主的黑衣人悄悄离开。
不久,蒙面人与清凤(亦或碧芸)两个人也走出书房消失在夜色之中。玄拓忙拉了婉菁遥遥跟了过去,其中一个竟真是进了碧芸的厢房。
轻擦了额头的汗,原来内忧外患啊,外奸有小允子和小德子,内奸还有碧芸,怪不得当初他在拿到母妃的绝笔时曾发现封好的漆上有一处划痕,难道竟真是她吗?
……
“小德子,随本王去书房取几本书。”书房早已成了所有人的目标,早已不是秘密了。索性带个别人的“托”大摇大摆的进去,不是更好。倒是清福享福了,可以不用跟班而“偷懒”去了。
进得书房,迎面一幅雪海梅花图,在漫无边际的雪海中,点点梅花盛放在枝头上,粉粉的既令人心生怜爱,又让人油然而生敬意,正是梅花不怕雪寒时。梅花一侧的雪地里洋洋洒洒草书十四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署名:陈宜夕。竟是淑妃的亲笔绝画。原来母妃还有这样一手丹青妙笔,怪不得曾得宣统帝盛宠多年。
画还未赏完,就听得婉菁的娇笑,“澈,这么好兴致,怎么不邀婉菁同来?”
“谁知你一大早跑到哪里去了,找不到你,我就自己过来了。菁儿,你瞧这画画得如何?”玄拓轻指着眼前的梅花。
婉菁仔细看了,朗声道:“取意和意境均是上乘,比婉菁高明多了,改天婉菁便照此临摹一幅也摆在我们王府的书房里,整日给你瞧了看。”
极自然的说完,人忽地脸红了,这“我们”也说得太顺口了吧。
玄拓拍掌大笑道:“好,就这么说定了。”
如此两人各自在书房里随意转了几转。
玄拓随手从书架上取了两本书,一本是司马迁的《史记》,一本是民间盛传的《里外》,婉菁也取了几本,着小德子拿着,两个人便悠闲的回去了。
到得厅堂,清福已悠哉悠哉的四处闲逛而回。
“爷,今个儿还要去哪里呢?”
“哪都不去,本王今天专心致志的看书。”
良久未闻回应,抬首望向清福,清福忽道:“爷,明儿是农历六月十四,城南有个庙会,那奴才就告个假,去凑个热闹了。”
“好。准你两天假,可是要早些回王府,大后天早早的来宫里侍候着,这两天就先让清骁补你的空缺。”
“奴才谢谢爷了。”清福欢喜的眉开眼笑,据说他很久没有放过假了。
玄拓与婉菁竟如转了性般,两日来,每天早早的就起得床来,先去罄宁宫问候老佛爷,再去给退了早朝的宣统帝请安,回来后,就潜心读书,仿如世外之人,怡然的过着藉荷宫的惬意生活。
十四日傍晚,用过了晚膳,玄拓突然烦燥起来,屋里屋外如热锅上的蚂蚁般走来晃去。
“清芸,我这里有一本书,是紫鹭吵了很久要看的,我还要在宫中住上些时日,那么这本书你连夜出宫交给清福,清福自然就会拿给紫鹭了。你,可曾听清楚了?”
“奴婢知道了。”
婉菁听了,将那一本《里外》递给玄拓,“澈,紫鹭妹妹可是要的这本书?”
玄拓暗笑,这小妮子还真是善解人意。
“正是。”说着从婉菁手中取过书来,随手翻开折了一页。“我上午才看到了这页,做个记号。日后回王府好接着看。”
清芸伸手取了,泰然道:“奴婢这就动身了。”转眼人已出了屋外。
玄拓静思着,忽而叫道:“小德子,清芸忘记拿腰牌了,你赶紧追了送去给她。”
小德子拎了腰牌径自追清芸去了。
如此一夜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