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11月29日 09:02
一切宣传手段明明白白告诉庄公我要揍你,出发那天桓王还发表电视讲话,声讨郑国,郑国早就知道坏事了。研究对策吧,军事会议开了好几次。再不定下方案就来不及了,今天必须拿出方案来。大家都在沉默。这话不好说,说不好就惹祸。
祭足率先发言:中央打我们,天子亲自来,不管我们有理没理,他们都名正言顺,出师有名。我们派人去见天子,说点软话,认个错,就没事了。
一般时候祭足的建议庄公都会采纳,这一次祭足的话惹恼了庄公:我给他认错?门儿都没有!他把我的权力罢免,现在还来找事,我咽不下这口气。我们郑国给大周出了多少力卖了多少命,没有我们郑国,哪有这下子今天。他翻脸,我还脱裤子哪!这次我不教训一下中央政府,以后我就被捏死了。
高渠弥道:我们和陈国关系还行,没有底火。陈国是逼不得已才参与这件事,内心不一定死心塌地卖命。蔡国和卫国是我们的老冤家,是我们要重点防范的。天子亲率中央军,气势咄咄逼人,大有秋风扫落叶之势。我们应该高筑墙,加固城防,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打防守反击这张牌。等他们锐气殆尽,斗志减退的时候,是战还是和,主动权就在我们的手上。
庄公的儿子公子元道:我们和中央对抗,我们是失道寡助。时间一长,天下人就会用舆论攻击我们。我意见,应该速战速决。儿臣斗胆说一个思路,看看可不可行!
儿子这番话正对父亲的下怀。庄公道:说来听听。
儿子道:天子的部队分作左中右三军,我们也这样把我们的部队分作左中右。左右两翼部队,都结成方阵,这是我们郑军的传家宝,最熟悉的阵型。父亲您亲率中军,给我们撑腰。
庄公道:这样就一定有胜利的把握?心说,没有什么奇思妙想,说穿了,就是死磕。
儿子道:陈国的部队,刚才高大人说了,战斗力不强。近期国内局势的变化,也影响了士气。他们来就是应付差事的。我们先从陈国下手,突破它的纺线,这一仗一定要赢,而且一定能赢。陈国一败,卫国蔡国必然慌张,我们三路大军以优势兵力围歼蔡卫,又能打个打胜仗!携着两个围歼战胜利的势头,全力以赴迎战中央军,胜算至少有七成。
庄公道:思路清晰,方法可行,照此计划实施。
参谋部开始制定作战计划,各部队做好战斗的准备。
整个郑国全民皆兵,宣传队走街串巷,喊保家卫国的口号。正规军整装待发,民兵也手拿武器,纷纷写请战书。妇女走出家门,报名参加野战医院,救治伤员。
天子率军这时已经进入郑国的边界。左中右三军保持战斗队形,遥相呼应。
庄公命令:曼伯任右路总指挥;祭足认左路总指挥;亲任总司令兼中路军总指挥。
三路大军整队完毕,就要开拔。庄公忽然想起那杆大旗,仍然是世界基尼斯记录的那杆大旗,快快取来。大旗上“奉天讨罪”四个大字色儿还很鲜艳。祭足一看,赶忙进谏:这四个字不能用。我的主公,当初讨伐宋国许国用这个理由说的过去,现在是和天子对决,好像此四字不太合适。
庄公道:我欠考虑,谢谢爱卿提醒。换一面大旗!
这面大旗也不小,仅次于前面这面。叫谁扛着?看见瑕叔盈了,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当年瑕叔盈第一个走出来表演旗舞,本来先锋官到手了,被颖叔考半路杀出抢了去,颖叔考因此也丧了命。这次是庄公主动点将,真是应了那句话:只要有本事,就耐心等待吧。终于等来了机会,瑕叔盈快步上前,接过这面大旗,也接过郑庄公的信任。
那面天下第一大的大旗,从此收进博物馆,再没有使用过。
高渠弥协助庄公坐镇中军,就是副司令的角色。高副司令忽然想起一件事,赶快向司令报告:我忘了说一件事。天子对兵法很精通,上过军校,成绩优异。平常的阵法估计对付不了他,我们应该换个他不熟悉的。这是我在课外参考书上看见的,叫鱼丽阵。
庄公道:没听说过这个阵法。哪本参考书上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还是娱乐书刊闹着玩的?
高副司令道:绝对权威绝对正版。鱼丽阵是这么回事。前面是战车,后面是步兵。战车上有伤亡,后面的步兵就补充上去。始终保持攻击部队的力量不因战斗减员儿减弱。这个阵法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威力无比!
庄公笑道:高副司令,还留了一手看家本领。太好了,等战争结束,把这本书借我看看!
传令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