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奇幻 > 大宋江湖传

第二卷 第54章 离别泰山赴京城,夫妻映心笑谈中

书名:大宋江湖传 作者:鷹農 本章字数:3004

更新时间:2011年11月02日 05:03


午宴毕,鹰真、家馨与随行人员准备离去。梁岳引领着妻妾、五个儿子、媳妇与随从侍卫在泰山派正大门送行。

曾亮之前导斥候马车在前方等着,随侍婢女忙着整理行囊,家馨轻扶着鹰岚,两人耳语不停,王生则左腰佩剑紧紧跟随护卫着鹰真,鹰真对王生轻声道:

「王生啊!你负责殿后马车,你先上车吧!」

「是,堡主。」

王生离去上车之后,梁岳将鹰真轻拉至一旁,两人轻声细语。梁岳面容似轻松自若,鹰真则表情严肃。一阵子功夫之后,梁泰、家馨一左一右扶着鹰岚前来,鹰真点头,对梁泰道:

「梁泰啊!岳父吩咐你之事务必谨记在心啊!」

梁泰很有礼貌,半鞠躬道:

「岳父大人,愚婿谨记,您放心啊!」

鹰真又转向鹰岚,双眼湿润道:

「岚儿,妳临盆在即,保重啊!坐完月子,爹娘等妳们全家回武夷山鹰家堡小聚。」

鹰岚自小备受鹰真疼爱,深知父亲此刻之心境,见父亲不舍离去,快步向前抱住鹰真,哭着道:

「爹,您保重,不要太操劳啊!有些事交给万叔、鹰捷、万鹏他们去办,岚儿见爹似比前次见面时稍苍老一些。」

鹰真双手放在鹰岚之双肩道:

「女儿啊!爹仍是好样的,妳放心。」

鹰岚轻转身又抱住家馨,轻声道:

「娘啊!妳可要把爹照顾好,拜托妳了。」

家馨似受气氛感染,双眼泪流,紧抱住鹰岚,在其耳边道:

「鹰岚,放心,娘知道如何作。放心。」

……

鹰真一行人离开泰山后,快马加鞭,南下山东济宁,然后又往西南方向,经曹州(今菏泽)往汴京(今开封)而去。

家馨好奇问道:

「鹰真,咱们不是要去嵩山吗?何以走这一条往京城之路?」

鹰真笑回:

「是啊!顺路至京城一趟,路程差不了多少,不过,赴京一趟观望一下,看看爹的老朋友,顺便打听一些武林讯息。」

「喔!我懂。还有,鹰真,可否问你一事?」

「可也,妳說。」

「泰山派大公子梁融未在欢送午宴中出现,梁掌门人真的重惩他的大儿子?」

鹰真闻后,面容突转严肃,许久未说话。家馨狐疑又轻声问:

「鹰真啊!是不是我说错话惹你不悦?」

鹰真右手轻放在家馨右肩,轻笑道:

「不,不,我只是在想,如果我是梁岳,儿子无论如何恶劣,我绝对下不了如此毒手。唉!或许……是因为他有六个儿子吧!」

家馨惊讶之表情道:

「那种毒手?」

鹰真思索片刻方轻声道:

「唉!梁融被梁岳在泰山派之密室中砍头处决了。」

家馨双眼睁得偌大,似受惊吓,许久说不出话来。

………………………………………………………………………………………………………………………………………………………………………………………………………………………………

前方即是京城,人车往来频繁,鹰真刻意在京城郊外找一小客栈住下。舟车劳顿,住了一宵之后,鹰真吩咐王生与两名贴身随侍婢女留守客栈,另交待曾亮,打扮成车夫,自己与家馨则扮成年老之士绅与老夫人。一阵子之后,三个人共乘一部马车直往京城奔去。鹰真微笑对曾亮道:

「亮兄,速度不要太快,勿引起旁人注意,咱与夫人皆是老人。先到司马相爷府邸,你知道位置,忘了吗?两年多前,你和王生就是负责把守司马相爷府邸大门的。」

曾亮想起往事,笑道:

「哈!堡主,在下知道怎么走。放心,堡主。」

……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

「堡主、夫人,司马相爷府邸到了。」

鹰真刻意谨慎观察府邸周遭,看似平静,遂道:

「好。亮兄,你在这儿稍等。注意观察府邸外围有否不寻常之动静。我和夫人快去快回。」

「好,堡主,您放心。」

……

鹰真夫妻进入司马光之京城府邸后,由府邸刘师爷出来接见,

「敢问两位是何方来客?请坐。」

「在下是武夷山鹰家堡主鹰真,这位是夫人家馨。」

刘师爷楞了片刻方道:

「喔!我想起来了,前些年曾听司马相爷提起过。」

刘师爷停顿片刻又道:

「鹰堡主可能有所不知,司马相爷因不愿与王安石同朝为官,自请任西京御史台,故搬离京城至洛阳另建宅第独乐园,又治田三顷,以编书交友为乐。」

……

从司马相爷府邸出来,鹰真一行人又转往韩琦相爷住处,亦发觉韩琦相爷因受到御史中丞王陶之弹劾,大宋皇上不悦,故将其下放地方为官。

此后,鹰真又尝试拜访其他旧识之朝中官员,竟然无一在京。失望之余,鹰真乃令曾亮启驾回客栈,过了平静的一天后,直赴河南郑州而去。在郑州休息一个时辰,然后往西南方向直赴登封,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径往嵩山少林寺而去。

……………………………………………………………………………

马车队缓缓往嵩山少林寺的大门方向而去。一路上,眼帘前方尽是苍绿层山、晶亮流水、幻形变容浮云轻飘,好一大片雅致美景。

家馨沿路嫣然笑脸,鹰真却略有愁容。家馨轻拍鹰真手肘道:

「鹰真,是否昨夜未熟眠?何故倦容?」

鹰真似稍沉思,片刻后方轻笑道:

「夫人,咱们离开京城后,妳在打盹时,我偶然在路上见一外型怀古之楼坊,心中不自觉地想到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之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唉!朝廷中有识之士皆自请调离京,宁愿作地方官也不愿在京城中与王安石为伍。我在想,王安石孤零零一个人,难道他全然无法体会那种强烈的被遗弃感?难道王安石自认是巨石下之深根,可以不屈不挠,冲破硬顶之天空?」

家馨轻点头微笑道:

「我可以体会你深心之慨。皇上与王安石推动的熙宁变法如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可是,大宋土地上所呈现的却是一幅民生凋敝的逼真插图,顿然令人觉得美境诗意全消。自古以来,这种现象在历朝历代重复循环出现。为政者之作为如吟诗作画,勾勒之美景,上可摩天,下可接地。惟广大人民所铺陈出来之意境却常与为政者之梦幻诗画格格不入。」

鹰真轻笑,仰面看着天空,半响之后方道:

「说真的,有时候我也会有自私的想法。管它什么大宋王朝,大宋子民,不要介入武林争战,远离江湖倾轧,我只要好好守住武夷山鹰家堡,经年轻拥夏风冬月,成天与满山春花秋月为伍,在一个的独立世界中尽情享受人生。不过,每次只要想到已过世的爹,这种自私的想法便会自动远离。夫人,妳可了解?自私意念与爱国爱民情怀的深刻交糅,常无意间在我脑海中浮动。后来,我慢慢体会,我爹遗传给我最宝贵的资产是他老人家的情操与风骨,不是鹰家堡那片有形有影的产业。」

家馨微笑未语。鹰真方又道:

「夫人,可要有心理准备,夫人可能也会卷入未来的武林争战与江湖倾轧之中,汝知吾意否?」

家馨笑眼看着鹰真,双手拉着鹰真的双手,嘴巴靠近鹰真耳朵轻声道:

「鹰真,家馨与你同心同腔,衣食共享,铁血同当。汝知吾意否?」

鹰真大笑道:

「哈!哈!以笑代吾意。」

家馨也莞尔笑道:

「嘻嘻!以笑表知心。」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