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10月06日 21:44
峰的峡谷似乎回荡环绕不止,许久才静默下来。
……………………………………………………………………………………………………………………………
停留在泰山数天中,鹰真与梁岳数度针对武林世界与江湖态势进行深入讨论。梁岳与鹰真已熟识甚久,年纪大鹰真三岁,其与鹰真之父亲鹰浩亦属旧识。二十年前,鹰捷的母亲梁玉涵即是由同族堂兄,梁岳的父亲引介而嫁至武夷山鹰家堡。
这一天,鹰真与梁岳在泰山派主殿后方花园的凉亭中,两人面对面坐着,梁岳开口道:
「鹰真兄,这几天咱俩促膝长谈,说实在话,我真是铭感五内,你与令尊完全相同,都是忠肝义胆的侠义之士,我梁岳实在敬佩之至。只可惜,鹰浩伯父走的太早,不过,我相信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必然深感欣慰。」
梁岳的谈话勾起鹰真感伤的思绪,静坐在石椅之上,双眼湿润,看着周围浓荫松青,许久才道:
「先父确是令人敬佩的侠义之士,持平而论,在下远不及爹他老人家。不过,鹰家堡一定要遵循他老人家的教诲,保国护土爱民,凡事尽力而为,该做的事就尽全力做好。如是之故,鹰家堡必须与泰山派结盟,势力方可渐壮大,日后在武林世界方可发挥侠义的影响力。当然,鹰真心如明镜,鹰家堡虽然在江湖上小有知名度,然与兄台的泰山派相比不啻是小巫见大巫。所以,承蒙不弃,能与贵派结盟实是鹰家堡之高攀,在下鹰真感念在心。」
梁岳面带微笑,双眼正视鹰真,似稍不耐的表情道:
「唉喔!不要跟我讲这些客套话,鹰家堡与泰山派长期以来都是盟友,你爹和我爹也是知心好友,而且,鹰真兄,你不可轻忽鹰家堡在江湖上的地位。」
鹰真轻笑回道:
「江湖地位只是虚名,能为中华大地作事才是实际。」
「鹰真兄,我知道阁下的心思,不过,我要强调的是,你们鹰家堡人数是比五大门派少,不过,鹰家堡从你爹传下的武功几乎都是绝世武功,一人可抵数人甚至数十人,所以,依我之见,鹰家堡的武功实力并不比五大门派逊色。可能是为父者不会在儿子面前吹嘘,所以,你的感受不如外人强烈。哇!话说当年,你爹鹰浩可说是江湖人气最响亮的人物,直至现今,江湖上对于令尊的各种传言仍是脍炙人口啊!」
「梁岳兄,谢谢兄台的鼓励。在下相信,吾爹应有深刻体悟到自古以来江湖豪杰一直苦苦追寻的武学玄机,才会造就其绝世武功。然兄台知否?在下对先父最崇拜之处并非其绝世武功。」
梁岳双眼睁得偌大,满脸狐疑:
「喔!愿闻其详。」
「在这世上无人比在下更清楚我爹鹰浩之心路历程。改变我爹一生最大的人是我娘,我爹年轻的时候跟一般纨绔子弟无异,祖先留下庞大家产,家中生活优裕,不喜读书,生性又好斗狠。可是,说来奇怪,或许是命中注定如此,先父娶了我娘之后,个性却大为转变,可能是我娘虔心向佛。我娘常邀我爹走访各地名山古刹庙宇,也不知何缘故,我爹在我出生后不久,居然一头栽进禅学里头,加上勤练武功。在我印象中,在我十岁后,我爹的武功才大有提升,意思是说,从我出生至我十岁的这十年之中,我爹一定在武术与禅学之上下过苦功。后来,在我十五岁那年,我娘去世。我爹对禅学着力更深,武功的精进更不得了。此时,我爹也倾全力经营鹰家堡的事业,也尽全力教导儿辈武功,不过,我刚刚说过,我最佩服我爹的是,他那种爱国爱乡土的情操真是令人心服口服,结交很多朝廷的忠义之士,常聚在一起畅谈如何方能使中华民族延续千万年,对乡里的建设与对穷苦人家的帮助更是不遗余力。」
鹰真与梁岳两人相视而无语,气氛稍有感伤,时间似回到往昔,花园中未闻半丝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