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11月10日 22:13
俩谁也说服不了谁,闹得不欢而散。
第二日,百官在等待早朝,李墨寒闭目养神,一副老僧入定的摸样,任凭百官议论纷纷。卫子剑凑到了他的身边,低声说道,“不要忘了昨晚答应的事。”李墨寒张开眼看看他,“这样重要的事怎么会忘了?等着吧,朝堂之上自会见分晓。”
卫子剑笑了笑,闪在了一旁,李墨寒看看卫子剑,鹰鸷一样的眼神匆匆掠过,唇角现出不易察觉的一丝冷笑!一旁的太子冷冷的看着这一切。
昨晚,卫子剑先去拜会了李墨寒,让他出面举荐自己的人担任吏部尚书。李墨寒满口答应。卫子剑异常得意。近来,太子似乎一扫以往的冷漠,对朝廷上的事情似乎越来越关心了,这可不是个好兆头,所以,朝廷里的人事变动更显得格外重要。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卫子剑显得很是轻松,不时和几位大臣开着玩笑。
太监一声高呼,“上朝了——!”百官庄严肃穆,整整衣冠,整齐有序的排列上朝。
卫尔羌威严的端坐在龙椅上,扫视全场,沉声说道,“各位爱卿,吏部尚书袁博容年事已高,朕已经准许他告老还乡。众卿家当庭议议,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担当尚书一职?”
有人向皇上推荐沈儒,皇上半晌沉吟不语,群臣纷纷附和,卫子剑脸上现出得意之色。他拿眼睛瞧着李墨寒,但等李墨寒出面推荐,此事便可大功告成了。
卫尔羌一皱眉头,朝堂之上出现一言堂,可不是什么好事,自己的二皇子近来似乎有些咄咄逼人,风言他无孔不入的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亲信,似乎在搞废掉太子的阴谋活动,卫尔羌觉得不能不提防。
太子最近也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他积极的四下活动,培植亲信,大有和弟弟分庭抗礼的阵势。
“众位爱卿,还有人选吗?”
李墨寒若无其事的低下头,回避了卫子剑的目光。
太子跨出朝班,朗声说道,“父皇,孩儿保举凌知思担当吏部尚书。恳请父皇恩准。”看到太子的积极态度,卫尔羌深感欣慰。他扫视四周,“众卿可有异议?”
朝堂上的形式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百官的脸上不由现出面面相觑的神情,这好像已经不是朝廷在选拔官员,而是皇上的两个儿子在争争权夺势了。没有人敢说话了,这好像变成了皇上的家务事,外人掺杂在里边,言语稍有不慎,便会得罪太子或者是齐王爷。
朝堂上陷入了一片难堪的沉默。
卫子剑又把眼睛瞟向了李墨寒,李墨寒暗暗向他点了点头。
“启禀皇上,微臣觉得——”众人不由竖起了耳朵,凝神细听,只听李墨寒不慌不忙的说道,“微臣觉得,吏部尚书是个至关重要的位置,沈儒太过年轻,锋芒外露,威猛有余,而沉稳不足;相对来说,凌知思老成持重,堪当此任。所以,微臣赞同凌知思出任吏部尚书。”
卫子剑一听,鼻子都要气歪了!好你个李墨寒,竟然是个阳奉阴违,吃里扒外的家伙!昨天明明答应的好好的,现在又变卦了,怎么帮其太子来了?这个李墨寒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