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10月07日 18:43
挟着逼上了战场,心里很不舒服,但自己多年行军打仗,自有他的带兵之道。作为将领,必须要爱惜士兵的生命,所以,看着这些年轻鲜活的生命,他觉得一定要对他们,更要对他们的父母妻儿负责任。
各路探马陆续回来了。
上官浩立刻召集众将领进帐议事。
上官浩指着地图,“各位请看:敌军攻陷了古兰镇后,对这个边陲重镇实行了血腥镇压,残杀边民无数。”
“这帮狗娘养的,咱们一定要攻下古兰镇,为百姓报仇!”众将激愤!
“大家要冷静!先听我说:现在驻守古兰的只有那日松的两万人马,”上官浩的手在地图上移动着,“看,副帅格尔泰正率领八万人攻打距此不远的龙溪镇。”
洪硕目光炯炯,“敌人也太嚣张了,只留下两万人守古兰,太小瞧我大明了!趁早收拾了他们!”
“敌军的主帅阿尔斯楞率领二十万人杀向了元洲。”
“元洲?糟了,元洲一旦被大卫国占领,我大明岌岌可危呀!”上官尘插话道。
上官浩看一眼自己的侄子,示意众人安静下来,“所以,我们要迅速出击,先收复古兰,牵制阿尔斯楞的二十万人,阻止他攻打元洲!”他指着地图,给众将做了周密的部署。
古兰镇的城头上,那日松带领亲兵在巡视,昨晚,格尔泰刚走了五六个时辰,便有消息说上官浩已经率兵赶到。他丝毫不敢懈怠,一面加紧巡逻,一面派人给格尔泰送信,让他赶快回兵!
探马来报,大明的军队已经包围上来。
古兰镇的外围,战马嘶鸣,人声鼎沸,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一时看不出到底有多少的兵马!
城下,闪出一个白袍小将,银盔亮甲,有人告诉那日松,此人是上官浩的侄子上官尘。
上官尘傲然挺立在一旁,明军推过来笨重的撞击城门的攻城车,弩车,高大的投石车!后面还有高高的云梯。
一声令下,战鼓雷动,明军开始攻城了!
那日松心中慌乱,又命人赶快给阿尔斯楞送信。这个担子太重了,他实在没有信心挑起来,他担不了这个责任!
一排身穿盔甲的兵士,大约有两千人,手持盾牌,冲到了最前面!那日松一声令下,城头箭矢如雨,…….
且不说那日松和上官尘的对垒,单说格尔泰行军途中接到快报,赶忙回兵。他心中着急,倘若丢了古兰镇,就连哥哥也救不了自己了!他马不停蹄的往回赶,众兵士已经赶了一夜的路,现在又要回头,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嘴里不停的唠叨,“这他娘的,是打仗啊,还是赛跑?累死老子了!”
格尔泰眼见士兵们的脚步越来越迟缓,急的嗷嗷直叫,拔出宝剑,接连砍了几个士兵,还是压不住阵脚,不断有人从队伍里倒下去,赖在路边的干草丛里死活也不起来。
又勉强往前赶了一段路,此时已经进入了一个小山坳里,四面都是高坡,中间一块地平平整整,掉队的士兵越来越多,格尔泰只好命令队伍停下,暂作休整。
一声令下,疲惫不堪的兵士纷纷丢下兵器,如同一坨烂泥,瘫倒在地。手下的一个亲兵悄悄提醒格尔泰,“大帅,这个地形对咱们不利啊,万一中了埋伏……”
格尔泰倒吸一口凉气,这才仔细查看地形,马上挥起马鞭,“快起来!出了这个山坳再休息!快起来!”
可那些士兵,被他狠狠的抽打着,说什么也不愿意爬起来!格尔泰焦急万分,却毫无办法,对他们来说,哪怕刀架在脖子上,也无济于事!
正在此时,山坡上突然出现一面大旗,上面赫然写着“明”!随着一阵急促的锣鼓响,无数的明军摇旗呐喊着,硕大的石块从四周的山坡上倾泻而下!格尔泰的士兵不曾提防,被这突如其来的石头阵砸蒙了!一时间,鬼哭狼嚎,呻吟声,惨叫声不绝于耳!真如人间地狱!他们纷纷从地上爬起来,丢盔弃甲,四散奔逃,被砸死的、被踩死的不计其数!
格尔泰又惊又怕,仓皇上马,声嘶力竭的喊着,“顶住!顶住!给老子顶住!往上冲!”有许多的士兵在他的指挥下,果真向上坡上爬!
上官浩出现了!他沉着的举起手中的宝剑,向前一指,“放箭!”一排排的弓弩手挺立在山坡上,“唰唰唰——”箭如飞蝗!往上爬的士兵纷纷中箭,滚下山坡,有的干脆抱着头往下滚!
一排箭雨过去,山坳里留下无数的死尸!明军在上官浩的指挥下,呐喊着从山坡上冲下来!格尔泰见势不妙,顾不得许多,带领着残兵败将往山坳外退去,上官浩哪里肯放他走,大喝一声,“抓住他!”“不要放走了敌首!”“哪里逃?!”明军大喊大叫,吓得格尔泰屁滚尿流!仓皇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