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8月01日 21:43
主意已定,我便朝那棵大榕树走了过去——
嘉州城以南的贡嘎村,是白族人们世世代代生存繁衍的地方。
贡嘎村背倚石剑山,前流嘉江水,那里种植着片片茶园,天嘉国里有名的红茶,便是产于此地。
李大夫的家便是位于贡嘎村内,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汉人之一。
太阳西斜之时,三三两两的采茶女踩着阳光回来了。她们一边走,一边哼唱着欢快的歌儿,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李大嫂曾告诉我,采茶不能选在清晨,因为清晨时分露水比较重,带露采的茶非常容易烧尖。最好的时间是在上午日上三竿的时候。如果茶园里有树能挡阳光的话,午饭过后去采也可以。
那天的歌会过后,李大夫便邀请我在他家住上一段时间。据他说,这段时间他和大嫂都很忙,无人照看子廷,他想请我在这段时间里帮他照看家里和子廷。
原本我也无处可去,对于李大夫的邀请,我便应承了下来。
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闲人。每天上午,我把李大夫家的各个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中午做了饭等李大嫂和子廷回来吃,李大夫白天要在百草堂坐诊,不能回来。下午,等李大嫂再次出去采茶之后,我便会捧上李大夫的一两本医书来看看。有的时候,我会去爬一爬身后的石剑山。但我每天出去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因为子廷在下午四五点左右便会从私塾回家,而我,则还要负责监督他的课业。
有一次,我也曾提出帮李大嫂去采摘茶叶,因为她家有两片茶园,一个人干活该是比较辛苦。李大嫂笑着对我说:采茶这活儿看起来简单,其实有很多讲究。首先,在采摘的时候,根据不同的茶叶要求,有掐采和提手采等多种方法。其次,在采摘的过程中,为防鲜叶变质,采摘时在手中不可紧捏,放置在茶篮中不可紧压,采下的鲜叶也要放在阴凉处,并及时收青。末了她说:“小离姑娘,你帮我收拾屋子,下午监督子廷完成课业便行了。”叶小离是我前世的名字,到了贡嘎村之后,大家一直称呼我为“小离”。
而我在这个时候也意识到,其实李大夫家并没有他描述的那么忙,这对好心的夫妻必是看出我无依无靠,才故意找了个借口给我提供一个栖身之所罢!
“小离姐姐,”刚放下书袋,子廷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地:“你说这世上真的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吗?”
千里眼,顺风耳?在遥远的二十一世纪,科技高度发达,借助一些现代化的工具,人们能看到和听到的,何止千里万里!
微微思索了一会儿,我道:“目前还没有。”
子廷圆乎乎的小脸皱了起来:“以后会有吗?”
“以后,”我想起了我的诺基亚手机和我的电脑:“应该会有的。”
“可先生说,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只有神话故事里才会出现。”子廷苦恼地。
“子廷,先生说的没错,人确实没有千里眼和顺风耳,但是,”我顿了顿,继续道:“人借助某种东西,可以看到和听到千里以外的东西。”
“真的吗?”大眼睛一亮。
我笑着点了点头。
“要真有这种东西,我就能看到汉州的奶奶,并且和她说话了。”子廷很向往地。
子廷还有奶奶?他的奶奶竟然远在汉州?汉州是天嘉王国西部的一个城市,早在杜鹃谷的时候我曾听义父义母提起过。难道李大夫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而子廷的奶奶正与他们生活在汉州!
我抑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毕竟打听别人的家事是不礼貌的行为。
“子廷,先生今天布置的课业多不多?”我转移开话题,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了。
说道自己的课业,子廷的眉毛拧了起来,胖嘟嘟的小脸也失去了神采:“今天要背一首诗,还要把昨天写错的字给抄写五十遍!”
呃,古代也流行罚抄么!我抑住笑意,问道:“那子廷要背的是什么诗呢?”
子廷拿出一本书,翻开数叶之后,指了其中的一首诗给我看。原来他要背的是一首写景的五言绝句。古人的写景诗向来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非常的美。我要子廷拿出纸笔,照诗中描述的,画了一副简单的山水画,然后逐字逐句解释了一遍这首诗的意思,再让他根据这副画去细细体会其中的意境。
子廷原本就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片刻的功夫,他就能朗朗背诵这首诗了。
背完之后,小家伙喜出望外,又缠着我给他画了几张画。
我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就要他去抄写那几个写错的字,转身去柴房准备晚饭了。
“小离姐姐,”没过一会儿,胖小子也跟进了柴房:“我来帮你烧火。”
“字抄完了?”我头也没回,问道。
小脑袋耷拉了下来:“小离姐姐,这几个字都差不多,即使抄了我下次还会认错的。”
我把摘好的豆角放进筛子里,扭过头一看,原来是几个同声旁的字。
“子廷,东西经了火会怎么样?”
“会很干燥。”
“对呀,火烧了东西会很干‘燥’,洗‘澡’的时候要用水,着急急‘躁’的时候会忍不住跺脚,人多口杂的时候会发出‘噪’音,这四个字不就区分开来了吗,子廷怎么会弄错呢?”我嘻嘻笑道。
子廷摸了摸小脑袋:“小离姐姐,你这么一说,我似乎不会犯错了。”
“不会犯错就好,快去把先生布置的抄写作业完成了吧!”
灶膛里的火熊熊地燃烧着,刚倒进去的菜油吱啦吱啦地冒起了烟。我端起筛子,把豆角往锅中一倒,拍碎了几颗蒜子,就着热锅炒了起来。一股菜香味扑鼻而来,我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好香哇,小离姑娘,你的手艺越来越好了!”院子里传来的李大嫂的声音,看来她已经把茶叶收拾整理好,回家了。
“娘!”子廷欢快地叫着,迎了上去。
“子廷也很乖呀,在写作业呢!”慈爱的李大嫂不忘夸夸自己的孩子。
“娘,我刚才记住了一首诗,背给你听好不好?”
“好!”宠溺的声音。
于是,院子里便想起了母子两一问一答的温暖快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