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第一章 用兵应当稳慎

书名: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作者:曾国藩 本章字数:952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20:20


第一章 用兵应当稳慎

  

  曾国藩认为用兵应当稳慎,不可过急。他在与太平军作战时就是以"稳"字为主,不求速效。并多次告诫急功贪利的曾国荃要在“稳慎”二字上用心:“望弟不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稳适”、“务望老弟不求奇功,但求稳着。至嘱!至嘱!” 曾国藩是反对速战速决,在剿捻过程中,尹杏农曾两次写信给曾国藩,借指责周亚夫委弃梁孝王的故事,力陈"兵贵神速"之义。公元前154年,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时,接受一个幕客的建议,让梁国与精锐的吴楚大军接战,而自己壁于昌邑,深沟高垒,只出轻兵至淮泗口,绝吴饷道。吴楚军经过与粱国之战后,锐气大挫,且饥饿不堪,勉力向周亚夫军挑战时,周亚夫又坚壁不出,只得引军而去。这时,周亚夫立发精兵追击,一举而破吴楚大军。曾国藩在回信中盛赞周亚夫这种深沟高垒,后发制人的战术。在对太平军作战期间,每攻到一座城池,曾国藩都要求统领根据地形在险要的地方修挖墙壕,未完工之前,不准休息,更不准与敌军作战。曾国藩强调“扎营宜深沟高垒,虽仅一宿,亦须为坚不可拔之计,但使我真能守垒安如泰山,纵不能进攻,亦无损于大局”。就是运用这种扎营战术

,湘军取得了九江、安庆直至天京等战役的胜利。

  曾国藩反对浪战,反对不知敌我、不知深浅的轻浮举措。他说;“未经战阵之勇,每好言战。带兵者亦然。若稍有阅历,但觉我军处处瑕隙,无一可恃,不轻言战矣。”不轻言战,即不打无准备之仗。他称赞李续宾,说他“用兵得一暇字诀,不特平日从容整理,即使临阵,也回翔审慎,定静安虑。”又说:“迪安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然而在攻打三河时李续宾由于骄傲轻敌,违背了平时的作战方针,以至于全军覆灭。

  往庐州的一路上作战还是很顺利的,32天的时间,进军四五百里,连续攻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四座城市,湘军到了三河连攻了两天,没有攻下,这时候,太平军的援军几乎就已经到齐了。形势对湘军很不利,李续宾的幕府中就有人建议,现在我们还是退回舒城或者桐城,这样硬碰硬,在三河跟太平军决战,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李续宾就说,“贼能战,我亦能战”。 初战不利,又有人劝其先事突围,然后再图进取,李续宾固执己见。三河之役,湘军除少数逃脱以外,六千人丧生,李续宾一军是湘军最有战斗力的主力,它的覆灭,给了湘军沉重的打击。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