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第一章 懦弱无刚则耻,太刚则折

书名: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作者:曾国藩 本章字数:1027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20:19


第一章 懦弱无刚则耻,太刚则折

  

  曾国藩的祖父从小就教导他“做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如果一个人如果没有阳刚之气,是做不成大事的。

  受其祖父影响,曾国藩从小就崇尚刚直,认为汉代的樊哙就是充满了刚直之气的大丈夫。樊哙是汉高祖刘邦的手下大将,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深得刘邦喜爱。后人皆言其性情“刚烈”, 刘邦人咸阳后,力劝刘邦还军霸上(今西安东南),勿贪秦宫奢丽的亨受;刘邦赴鸿门谢罪,樊哙随往,没有樊哙闯帐谴责项羽刘邦就很难脱身;当初英布造反时,高祖病重,讨厌见人,诏令守宫侍卫,不准大臣人见,群臣中就连周勃、灌婴都不敢人内。十几天后,樊哙终于忍不住,带领群臣“排闼直入”——推门径直闯进宫中。高祖这时正在休息。樊哙见到高帝痛哭流涕地说:“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说得高祖笑着起来了。

  他早年在京城做官,敢和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争斗,就具备了挺然持立不畏强御的精神,他也因此处处受排挤,经常成为舆论讽喻的中心,遭遇了诸多曲折磨难。带兵之后,更是处处失利,得不到友军的支持。他把所学的知识和实

际情况联系起来,找出了失败的原因:过刚则易折,易折则无法达到自强之目的。他在秉承祖训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只有刚柔相济,才能达到自立自强之目的。在曾国藩看来,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柔是手段,刚是目的。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这才是柔的实质。

  曾国藩再次出山后,首先去见了骆秉章和左宗棠,取得湘湖实力派人物的理解与支持。其次是遍拜各衙门,连小小的长沙、善化县衙他也亲自造访。经过曾国藩的一番拜访、联络,赢得了湖南省大小官员的好评,他们表示要兵给兵、要勇给勇、要饷供饷。曾国藩又去了南昌,拜会江西巡抚耆龄。耆龄也主动答应为湘军供应粮草、军饷,这就使湘军基本通过了军饷难关。

  自此之后,曾国藩行动做事,由前时的方正,变为后来的圆通。他自己承认,“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年,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曾国藩这里把家居的两年自称为“大悔大悟”之年,他自认为前后行事“迥不相同”了。曾国藩大彻大悟后的巨大改变,使他的朋友都有所感觉,胡林翼就说他“无复刚方之气”。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