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年01月16日 22:57
都带翻了,上面的表章奏议撒了一地。
一旁的的郑环见状,连忙伏在地上去捡散落的东西。
姬璘上前一脚将郑环踹翻,负手踏过地上的奏议,留下轻飘飘的一句话:“不用捡了。”
“刘勖!”姬璘走到门口时候停了下来,转过头来冷声喝道。
“诺。”刘勖偷瞟了姬璘一眼,继续禀报,“昨日臣下发现李家娘子夫妻二人也已离去,据人回报说是往城外方向而去。”
姬璘闻言铁拳不由的捏紧,连手指都捏的泛起白来。过了许久一拳砸在案几,顿时鲜血染红了案几一大片。姬璘也不管疼痛,冷声吩咐道:“传诏,朕近日偶感风寒不能理政,以太子监国,大小庶务悉以委任。”
郑环不知道姬璘此时演的哪出,刚才还为那个什么李君华的事情大发雷霆呢,怎么忽然就让太子监国,还是说抱恙呢,他实在是弄不明白这官家是想的什么。
“刘勖,随朕出宫!”姬璘没有空理会发愣的郑环和没有顾忌受伤的手,拂袖出门而去,刘勖只好跟了出去。
反应迟钝的郑某人此时才一脸恍然,连忙对着远去的背影唱了诺,立马前去朝堂传授旨意去了。
话说姬璘出宫美其名曰说是微服私访、考察民情,其实呢真正的目的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想点破罢了。刘勖心中疑惑,向来沉稳的官家怎么这次的举动像个冲动的孩子。为了一个女人,而且是怀着孩子的有夫之妇,不顾风险跑出宫来,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就后悔莫及了。要是说那女子是倾国倾城的绝色美人也就值得了,可那女子真的长得不怎么样,好像还没什么修养,脾气暴躁且不知尊卑,反正就是一无是处的,自己怎么也不明白官家看上她哪里了。
这日天色已完,二人来到了一个小村子,在一户人家歇息下来,晚间吃过饭后便和房主闲聊了起来。
房主是一老妇人,她看了姬璘二人许久后说的:“听二位郎君口音,似乎是京中人士。”
“阿婆怎么看出来的?”姬璘笑着有一下没一下的问道。
闻言老妇人侃侃而谈:“我们这里虽说偏僻但在南北官道上,过往客商时常借宿。老妇人虚度五十余春秋,各地口音还是知道一二。”
“那阿婆真的是见多识广了。”姬信顺便拍了个马屁。
听不到姬璘的话刘勖不由的瞪大眼睛,他真的没想到官家还会这一手。
“不过也不竟然,前几日老妇人家来了一对男女,女子是个有差不多七个月身子的人倒是京中口音,男子口音怪异的很,老妇人愣是没听出口音……”说完老妇人一阵惋惜。
听到老妇人的话姬璘心中视乎,明白了什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答案就在这里,看来这方向是碰对了。姬璘脑筋一转计上心来,用力拍了下大腿,叫屈道:“坏了!那有孕妇人定是小可潜逃的妻子!”姬璘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哭诉。
闻言老妇人大惊,连忙问怎么回事。而姬璘真真假假的编了一堆故事,而刘勖又从旁帮衬。老妇人哪里知道真假,为之感动的热泪盈眶,直骂姬信二人,同时将二人去想告诉了姬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