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8月07日 07:00
来。
匈奴兵正欲前去拉开那母亲,旁边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挣开了他们身后的匈奴兵,围在这对母子的周围。
匈奴兵们目露凶光,他们举起手中的大刀,团团围住了那些年轻人和母子。
场面一时陷入了混乱。
时值黄昏,城墙上的“苏”字军旗在晦暗的天色下呼啦啦地响着。汉兵们仍然是拉满了弓,不过他们拉弓的双手似乎在寒风的吹拂下有些颤抖。
“苏将军带领的军队素有仁义之师的称号,今日你大赵朝的子民在此,你难道想眼睁睁地看着你的士兵射杀他们自己的亲人么?”寒风中匈奴将领一声命令,他手下的匈奴兵手起刀落,将那对母子和那几个年轻人斩杀与他们的马前。
那浓重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似在宣告另一场屠杀的开始。
我闭上了眼,不忍去看那凄惨无比的场景。也就是在这一刻,我感到了生命和尊严在强权下的脆弱和无助。
“呼延翼,你是匈奴堂堂左贤王,为何却无视无辜百姓的生命。我苏某与你相战多年,可曾掳你匈奴百姓!”城墙上,苏将军激愤的声音几可断金裂石。
我睁开了眼,就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正身披银色战袍,如战神一样屹立在那里。
那被称作呼延翼的匈奴将领呵呵一笑:“所谓兵不厌诈,我呼延翼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进沙海就行!”
墙上的苏将军沉默了一会儿,这时他身边突然出现了另一个将领,那将领高声道:“呼延翼,这些百姓手无寸铁之力,你即便利用他们得胜了也是胜之不武,不若我来给你提个建议如何?”
呼延翼将手中银枪往墙上一指:“有何建议,我听听也无妨!”
那将领冲着苏将军一抱拳:“沈某愿用自己来换取你手中百姓的生命!”
呼延翼哈哈大笑,笑了一会儿之后,他才道:“沈俊,我呼延翼是何人,怎么会上你的当。你说我凶残也好,说我胜之不武也好,今日这沙海,我是拿定了。”说罢,他回头冲身后的匈奴兵道:“射!”
话刚落音,匈奴兵拉起手中的大弓,纷纷朝城墙上射过去。一时间,箭雨如蝗,城墙上的汉兵们不得不举起手中的盾牌,抵挡着箭雨的攻击。
我站在那里,听着一支支箭从我的头顶呼啸而过,看着汉兵们只敢抵抗却不敢进攻,一时间心急如焚。
眼见着汉兵们因为忌惮而不敢拉弓射敌,呼延翼再一次得意地发出了进攻的号令。
刹那间,十几队匈奴兵扛着梯子,飞速朝城墙奔去。
他们身手利落地架梯,上梯,眼见着就要爬上城墙。
这时站在我身旁的老阿訇突然用尽力气朝城墙上喊道:“苏将军,不要管我们,杀了匈奴狗,用他们的鲜血为我们祭奠!”
说罢,引颈往架在她脖子上的弯刀而去。一时间,血花飞溅,老阿訇的身子随后软软地倒下。
“阿訇!”我眼前一黑,身子也跟着软了下去——
战场上,战争仍在继续。
见老阿訇引颈自戮,陈庄的几个年轻汉子再也忍不住了。他们返身与他们身后的匈奴兵扭打起来,一边打一边还喊着:“苏将军,杀了匈奴狗,用他们的鲜血为我们祭奠!”
城墙上,苏将军虎目噙泪。他强忍着悲痛和愤怒,终于大喝一声:“打开城门,杀!”
与此同时,匈奴后方一队人马如飞而至。
在这队人马中,领头的是一位身着红色战甲的少年。
他手持长刀,奋力催马前行。
朔朔寒风从他的双颊刮过,身边的一切如同潮水一般地在他的身后倒退。他的速度越来越快,身后的队伍已经渐渐赶不上他了。
少年双眸紧紧盯着前面的匈奴兵,眼睛里是狂暴的杀机。
在匈奴兵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什么之前,他单枪匹马地便闯入了匈奴人的队伍。
手起刀落,一名匈奴兵已经被他挑下了战马。
终于,后面地几个匈奴兵反应过来,他们手提大刀,迎了上来。
战马的铁蹄得得得叩击在地面上,仿佛来自于地狱的鼓点。
少年不慌不忙地抡起手中的大刀,腾空而起。
那几个匈奴兵瞪大了眼,不敢置信地看着少年欺身而来,又将他们一一挑下了战马。
与此同时,他率领的那队人马也赶上了。
这群人左劈右砍,将匈奴人后方的阵型打了个大乱。
呼延翼发现后方已乱之时,已经迟了。城门大开,如潮水一般的汉兵杀将过来。他硬着头皮,指挥着匈奴兵朝汉兵们迎过去。
城墙上的苏将军冷眼看见了这一切,他的唇角浮现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大赵的男儿们,匈奴人已经被我们包围了,快杀了他们好回老家过年啊!”苏将军的声音铿锵有力,在半空中还隐有回响。
听见了苏将军的声音,匈奴人前方的队形也有点乱了。而相反地,汉兵们身上似乎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平时一分的武艺竟然长出了几分的本事,他们如猛虎一般地朝匈奴人杀过去。
此长彼消,匈奴人气焰大消,他们开始边战边退起来。
“杀了左贤王,回家好过年!”不知是谁喊出了这么一声,汉兵将领有几个策马朝匈奴的中军队伍冲过去。
匈奴人大慌,马上便有几名将领迎了上来。
战场上永远都没有温情,一眨眼间,原本荒凉的原野就变成了修罗场。
这场大战,最终以匈奴人的大败而结束。
左贤王呼延翼率领两万残部,且战且退。那名身着红色战袍的少年,一直将他追到匈奴人的大本营,这才回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