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8月20日 22:04
头,十七、十八刀切双手,十九、二十刀切两腕,二十一、二十二刀切双脚,二十三、二十四刀切两腿。胤禩越想越觉得内心发麻,那一刀一刀地仿佛都割在自己身上一样。
或许是心里愧疚,或许是担心托合齐临死之前把自己说出去,胤禩独自一人来到了宗人府。大牢里时不时地传出凄厉的叫喊声,关在这里的犯人,哪一个不是皇室宗亲,可是身份再显赫又有什么用,只要一进这里,皆是统一对待。冰凉的地面上铺着乱七八槽的稻草,老鼠、蟑螂比比皆是。
以后,也许,我也会死在这里吧,胤禩这样想着。
在狱卒的带领下,胤禩找到了托合齐所在的牢房。胤禩使了个颜色,狱卒便打开了牢房,待胤禩进去之后,再从外面把门锁上。
托合齐蜷在牢房的一个角落里,蓬头垢面,满身血污,他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看到胤禩之后,用沙哑地声音叫了声“廉亲王”。
胤禩举步走上前,蹲下身,定定地看着托合齐,半晌,说道:“你放心,你全家的命我都担着,只要本王一天活着,本王就保他们一天太平!”
“罪人承蒙廉亲王厚爱!”托合齐吃力地拱手向胤禩道谢,这一举动使得拷在手上的铁链发出一阵声响。
这话听起来是讽刺的,可是胤禩并不想怪罪托合齐,托合齐沦落到今天这一步自己确实是有责任的,虽然按照历史,托合齐本该是这个下场。胤禩只觉得心里一阵难过,他平静地问道:“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托合齐闻言点了点头:“廉亲王,如果可以,能否让罪人死个痛快?那凌迟之刑,罪人只怕是有些承受不起。”
胤禩抬起手像上次一样在托合齐肩上按了按,低声说道:“我会安排的。”
几日之后,在执行凌迟之前,托合齐因病身亡。康熙却仍然觉得不解气,命将其剁尸扬灰,不准收葬。
康熙四十六年六月,康熙在畅春园宣布将胤礽拘禁。同年七月,康熙亲笔写了朱谕,坦陈了拘禁理由:“胤礽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莫辨,大失人心。朕久隐忍,不即发露者,因向有望其悛改之言耳。今观其行事,即每日教训亦断非能改者。”正式宣布废黜太子。
此圣谕一颁布,反太子党人员欢呼雀跃。康熙似乎对胤礽彻底绝望了,他宣布废太子之后嘉奖了许多人,比如胤禛,比如胤禩。虽没有加官进爵,却也分别赏银上千两。
七月上旬,康熙照例去外地避暑,临行之前唤来胤禩。御书房,胤禩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只是今天,他莫名地感到有些不安,心里七上八下的。都说女人的第六感很准,男人的第六感通常也很准,尤其是像胤禩这般多年在朝廷上摸爬滚打过来的人,每每发生大事之后的单独召见通常不代表什么好事。
果然,康熙简单地询问了下内务府的事情之后,就提到了佟佳氏毓淑:“胤禩啊,朕上次提到的让你娶佟佳氏毓淑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胤禩心里一惊,故作镇定地说道:“回皇阿玛,儿臣还未想好,近来朝中发生的事情太多,儿臣无暇顾及自己的私事。”
康熙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朕就替你做这个决定吧,中秋佳节前后几日,你便娶了她吧。”
“这……”
“佟佳氏也算是皇亲国戚,进你府里的身份也不能太低,就让她当个侧福晋吧。”康熙自顾自地说道。
犹豫了一小会儿,胤禩轻声问道:“皇阿玛,儿臣一定要娶她吗?”
“当然。”康熙的这两个字彻底断了胤禩心里的其他念想,他继续说道:“弘旺虽然聪明,但你的子嗣始终是太少了,万一弘旺以后有个三长两短……胤禩,朕希望你能够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
胤禩沉声说道:“儿臣遵旨。”
康熙见胤禩答应了,心中不由得有些欣慰:“胤禩啊,皇阿玛已经不年轻了,原先是想着将这江山托付给胤礽,胤礽却是个不争气的孩子。朕的儿子中,就看着你和胤禛最争气,你不要让朕失望。”
皇阿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暗示要将皇位传给自己吗?还是为了试探自己是否有谋取储位之心?胤禩已经来不及分辨了,他不动声色地说道:“儿臣自当尽力而为,请皇阿玛允许儿臣告退。”
康熙摆了摆手,胤禩就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