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重生 > 唯有清情默

正文 出征

书名:唯有清情默 作者:纸人 本章字数:1893

更新时间:2012年11月25日 01:44


历史的一幕幕在有条不紊地提前上演着,康熙五十四年,准葛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廷发兵救援。朝野上下分为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张与策妄阿拉布坦讲和。胤祀、胤禛等人知晓康熙的心思,自是坚定不移地赞同出兵。康熙最终决意派兵出征,抚远大将军的人选一时成了热门话题。世人皆知,谁担任了大将军一职谁就握有了军权。正当人选话题陷入焦灼之时,门口传来朗朗声。

“儿臣愿往!”胤祯大步流星地跨过门槛,身着银色铠甲,好不威风。铠甲在阳光地照耀下,泛着光芒,当真耀眼无比。

康熙眼中带着笑意,口中却呵斥道:“怎么来得这样迟,还穿成这般,越来越没规矩了!”

胤祯摘下头盔,挽于右臂,单膝着地,坚定不移地说道:“皇阿玛,策往阿拉布坦狼子野心,目无朝廷,实为可恶!儿臣特来向皇阿玛请战,扣请皇阿玛允许儿臣率兵剿灭叛贼,扬我大清军威!”

康熙没有接过话茬,反而问道:“诸位爱卿,你们如何看?”

胤祀抬首,看到康熙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当即说道:“儿臣所举荐者,正是十四弟!”

康熙微微颔首,继而看向胤禛:“胤禛,你怎么不说话?”

胤禛蓦地撩袍子跪在了地上,叩首道:“儿臣想举荐不应举荐之人,此人自幼熟读兵书,又曾掌管过兵部 ”

不待胤禛说完,康熙便冷笑一声:“既然知道不该举荐,那就不必提了。”

胤禛见自己的话被硬生生地打断,只得住口。

一阵沉默之后,康熙的声音再次响彻整个殿内:“胤祯,出兵之事,朕就交给你了!”

“儿臣领旨谢恩!皇阿玛!儿臣还有一事相求。”

“何事?”

“八哥曾向儿臣提及希望弘旺能多历练历练,儿臣也着实喜欢弘旺地紧,因此,儿臣恳请皇阿玛允许弘旺与儿臣一同出征!”

康熙不动声色地说道:“胤祀,弘旺是你儿子,你决定吧。”

“那就谢过十四弟了。”胤祀暗暗皱眉:胤祯这是在还他恩情还是将弘旺做为人质?

年底,胤祯统帅西征之师出征,康熙为他举办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胤祯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

,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祯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

出征前,洛嫣教弘旺唱了一首歌,弘旺虽未听过,但觉得朗朗上口,很快就学会了,平日练军,也总是哼唱给同僚听,一时间风靡了整个军队。

那一日,洛嫣呆呆地坐在院内,不由自主地又唱起了那首歌:“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正所谓母子连心,弘旺像有心灵感应一般的接着一起唱了下去:“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弘旺一想到洛嫣和胤祀,泪水欲夺目而出,在心里默念道:“额娘,儿子会谨慎行事;阿玛,儿子定不辱使命。”

为了提高胤祯在西北军中的威望,康熙降旨青海蒙古王公厄鲁特首领罗卜藏丹津,说:“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胤祯在弘旺的建议下,耐心地说服青海各部头目:“尔等应谨遵皇父此旨,共相和睦,务以尔祖父等所遗礼法为要,各将军马、口粮、器械备办齐整,嗣后当竭力奋勉,方可嘉奖。再尔等受皇父厚恩多年,无分内外,予皆视同兄弟,惟此次受任以来,不敢存有私见,良者我必奏明皇父;如有恶劣不遵法者,我亦无计,当以法律治之。”又说:“尔等皆皇父所封亲王、贝勒、贝子、盟长,果能于一切事宜,持守中正,谁敢不遵?一切军法,赏罪分明,现在我既亲自来此,若如上年,断难宽恕。”

胤祯的劝说和忠告,使罗卜藏丹津等人心悦诚服,点头称是。他们的通力协作,为胤祯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胤祯即指挥平逆将军延信由青海、定西将军葛尔弼由川滇进军西藏。次年八月,葛尔弼率部进驻拉萨。九月,胤祯命令延信送新封达赖喇嘛进藏,在拉萨举行了庄严的坐床仪式。由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动的西藏叛乱彻底平定。

清军得胜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康熙龙心大悦,给予了许多嘉奖。胤祯已然成为了康熙跟前最宠爱的皇子,甚至比京城内的胤祀和胤禛更得宠,朝廷一时间出现了三王鼎足的现象。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