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赴一天宴是享受,那么让你连续赴七天宴,还会是一种享受吗?如果不是,那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呢?所谓酒无好酒,宴无好宴,况且这宴还是薰衣亲自给他设的宴,作为一个条件给他设的宴。
摆在萧萧面前的就是这种情况,即使他不愿、不想去赴七日之宴,但他必须得去,因为这是承诺与担当。
早上,翩翩拉着萧萧的手依依不舍,说着说着身子前倾,依偎在萧萧怀里,仰脸嘟嘴两个深深的吻后,才放开萧萧,送他出了未央宫。翩翩一个人回到房间,心绪顿觉烦乱,情绪开始不安。
七彩云南依旧风和日丽,未央湖水依然碧波荡漾。萧萧摸了一下腰间那把软硬自如的上古天罡神剑,看了一眼碧空如洗的蓝天,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他感受到了自己的这种心态,不由得嘴角上扬,笑了一下。适当的让自己笑一下,可以缓解绷紧的神经和让身心放松。
萧萧来到飞虎营,待侍卫通报后,不用人带路,他已是轻车熟路。他径直来到薰衣的飞虎帐,看着站起来迎面走向他的薰衣,顿觉眼前一亮。
薰衣今天表现出和昨天完全不同的风韵,她摘去了魅惑一点的黑珍珠耳坠,换了两个镶钻的小巧耳钉,在耳端闪着光彩,左手戴了一串碧绿翡翠镯,晶莹透亮,一身粉青罗衣,在阳光里如柳春软。
她上下透着一股赏心悦目的清爽。
薰衣满目含春的起身让萧萧在一旁坐了,大帐中除了薰衣就只有如是、如花二人。帐中摆了一张方形红木方桌,花纹奇幻。四人围着红木桌坐好,萧萧和薰衣面对面,如是和如花面对面。每人面前摆着一个玲珑剔透的方形酒杯,杯质琉璃精美、清澈,桌上一瓶粉青包装的白酒,上书三个小篆:竹叶青。
萧萧看到粉青包装上的竹叶青三个字,顿时心中一软。他记得小时候最先喝到和印象最深的两种酒:一种是竹叶青,另一种是五粮液。至于酒的滋味早已忘记了,只记得对酒的感受只有一个字:辣,除了辣没有别的。家父老子李耳那时虽然没几个钱,但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他还美其名曰:为了悟道。但终不负他的百般折腾,最后留下一部《道德经》,然后就骑青牛出函谷关去了,最终也没有明示他悟到的道。更多的萧萧也不知道,只知道他被送到陶公的桃源草堂之前,在家和老子在一起时,喝到的酒印象最深的也就是这两种:竹叶青和五粮液。
至今还记得五粮液,是因为它的名字,质朴而美丽,天然去雕饰。五粮液由五种粮食酿成,配比为: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各种比例符合人体营养所求。当时喝这五粮液时,一是惊讶于这酒用料之多,二是喜欢最后那个液字,如果叫成五粮酒,或五粮醇什么的,则意境全无。所以记得五粮液是因了它的表里如一,在表里如一的质朴上还挂了一个美丽。
竹叶青则不同,第一次知道竹叶青是一种酒时,感觉很是诡异。因为如果你初次听到竹叶青三个字,是无论如何不会联想到酒的,试想酒和竹叶能有什么关联呢?
竹叶青,不错,竹叶是青的,名字朴实而无华,美丽而窈窕。但知道了竹叶青是一种酒后,就不仅仅是这些了,看到竹叶青三个字,你会联想到竹叶,联想到竹叶,你会联想到竹林,联想到竹林,你会联想到竹林七贤,联想到竹林七贤,你会联想到魏晋风骨,名士风流,如果心中想到了这些,酒还没喝,人便已醉了。
萧萧正在心中柔软的回味着人生之初的那份美好时,忽听薰衣说道:“萧萧,这酒可曾饮过?”
萧萧回过神来,面现羞色说道:“不仅饮过,还颇有些了解。竹叶青是以杏花村的汾酒为基酒,加入了竹叶、栀子、公丁香、当归、陈皮、零香等十余味药材,所酿之酒,味美芬芳,醇厚浓烈。但是最早的竹叶青只是以竹叶泡酒,所泡之酒,色青透彻,色如青青的竹叶,故名竹叶青。”萧萧不卑不亢的说出了竹叶青的来龙去脉。
“好,所谓宝剑赠名士,好酒找知己。来,萧萧,从你对它的了解上,不愧是该酒的知己,当饮三大杯。”薰衣豪气干云的说。
如花拿起了桌上的粉青陶瓶,移行换位,萧萧和薰衣面前两个玲珑剔透的杯中便注满了这蕴含着竹叶的精华。如是则在一旁拿起一个黝黑的陶器,给自己和如花注满了清水。清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是生命之源。
红檀木的桌上四个晶莹剔透的杯中,盛满了两种液体,萧萧细看自己眼前这杯久违了的竹叶青,金黄中透着犹如翡翠般的碧绿。那杯中的一掬,有些浓烈,仿佛打着瞌睡的水,做着一个酽绿色的梦。顷刻,一股奇异的香味慢慢从酒杯中散发出来,飘向萧萧的心和神。
“萧萧,你可能不知,这瓶竹叶青,已是千年陈酿了,当是稀世珍品,名唤竹林七贤。”不知竹林七贤当年是否饮过同样的一如他们姓名的这种醇厚浓烈的芬芳?
薰衣说完玉手衔杯,慢慢送到了唇边,红艳的朱唇和碧绿的迷醉
形成了一道风景,萧萧看着杯中的酒和面前的薰衣,脱口而出:“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酒,是男人的迷醉之一。尤其面对的是千年美酒,面对的是千年的风姿时,是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和抗拒的。三大杯下肚,薰衣已是微醺,面色愈加红润,眸子更加迷离,整个身姿闪着迷人的光芒。萧萧则是身体开始柔软,眸子开始清澈,灵魂开始奔驰。如是、如花则是悠悠坐着,象征性的饮了些杯中之水,生命之源,面色更加淡定,神色更加从容。
薰衣看萧萧酒喝的已恰到好处,便放下了手中的杯子,问道:“萧萧,你喜欢读书吗?”
“曾经读过一些,有什么赐教吗?”
“随意问问,《金瓶梅》读过吗?”
“读过,感觉太过世俗。”
“《肉蒲团》读过吗?”
“读过,感觉太过无知。”
“《蜃楼志》读过吗?”
“读过,诗词还算香艳。”
萧萧见薰衣突然问他有没有读过这些流传世间的禁书,颇感惊讶,回答完后反问薰衣:“薰衣姑娘,这些书你也都读过吗?”
“这些都读过,薰衣读这些书时,只不过刚刚十二三岁的光景,读了不尽懂,现在也基本忘了。”薰衣淡淡的说着。
此时如是、如花如同涅磐了一般,没有任何反应,对薰衣和萧萧两个人的谈话充耳不闻。
“如风男子,草木枯荣,御风而行。”薰衣对着萧萧说,眼中满是深情。
“如水女子,河道纵横,盈盈独立。”萧萧仿佛看到了在河之洲上的窈窕女子。
“薰衣,《情欲九歌》看过吗?”
“没有。”
“《爱你九周半》看过吗?”
“没有。”
“《红鞋日记》看过吗?”
“没有。”
“薰衣日后一定会找来看看,听名字就已让人浮想联翩,心潮泛起涟漪。”薰衣连说三个没有后,面上更红,感觉有些羞涩,不知是因为自己的寡闻,还是由于那些寡闻的名字。
“萧萧,酒喝的差不多了,让我们开始用餐吧。来人,上肉。”薰衣吩咐侍卫上正餐。
奇怪的是这正式的午饭只有一个菜肴:红烧肉。大块的红烧肉,放在一个大大的粉青的陶盆中,一大盆烧得汁汤相连的红烧肉,红的部分依然艳红,红如胭脂,酽红欲滴;白的部分莹白如雪,白的耀眼,感觉是皑皑的白雪上还冒着腾腾热气。
如是、如花不吃,依旧规矩只是喝水,喝着他们的那一份清凉。萧萧和薰衣面前没有木筷,只有一个白色的银质汤匙。薰衣一示意,食客们各自拿起面前的汤匙,匙向那艳的红,雪的白。匙入肉林,如活鱼入水,竟没有丝毫的阻挡,送入口中,入口即化,满颊怡芳。艳的红,雪的白,在口中瞬间不知所踪,只是留下那份触觉和味觉,如同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小鸟已飞过。萧萧有些发呆,因为他实在无法形容这份酥软和香甜,清爽和舒怀,尤其在竹林七贤的烘托下,在他已微醺的状态下,萧萧几乎已是迷醉。
此时,帐外不知天气何时已转阴,何时已转雨了,淅淅沥沥的春雨,洒在田野间,洒在大帐上,洒在人的心里。薰衣看时候不早了,便对萧萧说了句:“萧萧,记着,在一个有雨有肉的春天,薰衣和你分了一瓶竹叶青葱的酒。”
萧萧听着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似乎什么也不明白,但这份迷醉已根植到了心里,因了这美。
在侍卫的护送下,萧萧在春雨朦胧中很快便回到了未央湖中的未央宫。
一路的清凉,回到宫中时,萧萧的酒意基本已消,衣服被雨水打湿了许多,在翩翩的要求下,他沐浴更衣,找出来干净的衣服穿好,感受着那份丝滑,顿觉神清目爽。萧萧看着翩翩,无限柔情从心底涌起。翩翩苦等了他一天,翩翩看着萧萧眼中的柔情,比离开时更加浓烈,一如那杯碧绿金黄的竹林七贤,浓的有些化不开,满是醇厚和甘甜。
翩翩走上前去,头一倚,便靠在了萧萧胸前,萧萧一抱,接着趁势一揽,一带,两个人便坐到了榻上。萧萧看着眼前的美丽,感受着满怀的温柔,没有说话。翩翩在怀中问道:“萧萧,今天在飞虎营过的还好吧?”
“还好,只是和薰衣分了一瓶酒,吃了一盆肉。”
“萧萧,在这无边春色里,在这浓情蜜意的云雨里,翩翩也想喝酒,也想吃肉。”
萧萧没等翩翩说完,便手下一紧,嘴中一吻,把翩翩放倒在了秀榻上,如同放下的是一捧莹白绵软的棉絮,如同放下的是胸中万马奔腾的呼啸。
翩翩一勾,一带,便让自己进入了温柔的梦乡,迷醉不知归去,迷醉不想归去,一个淅淅沥沥的小雨的春天,有云、有雨、有酒、有肉、有温软。
美梦总是让时间过得更快,让夜不再变得漆黑,而是涂上了斑斓的重彩。
翌日,萧萧还得只身前去薰衣的飞虎营,他在飞虎营中的第二天会遭遇什么呢?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