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8月06日 07:47
读懂其心思,不需倾诉太多,高山便能从轻重缓急的流水声中听出其心声。高山的宽广能揽住流水的一切,流水的脉脉柔情滋润着高山的心田,将生命涔涔地向前延伸……
而这首曲子溶入了云幻诗太多的感情,来到这个异世的孤独,司马清风的绝情,一种知音难觅的苦涩写满了心头,这首曲子虽然让人感觉到了身临其境,也暗含着忧伤,并不是一首真正的高山流水。
一曲终毕,弦音止,泪水默默地滑过云幻诗脸颊。
过了好一会儿,夏亦峰,才轻轻的走到她的身边,再次将她紧紧地搂在了怀里。夏亦峰何曾听不出,这首高山流水,暗含着一种知音难觅,知己难求的苦涩,整首曲子无处不暗含着忧伤。
吃惊,在场的人无疑不是这个表情。
司马长空眯缝眼睛,一直都没离开过云幻诗的这张脸,从昨晚到现在给他除了吃惊就是吃惊。一张干净而清秀布满了泪痕的脸,此时已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多年以后,只要有乐音响起,他都会不禁想起这首高山流水,那双清澈带着忧伤的眼睛。
为了打破如此忧伤的沉寂,缓解气氛,司马长风由衷的赞美道:“云姑娘,真不愧为才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妙哉!妙哉!”说完鼓起掌来。
“云姑娘,不知道,我以后会不会有缘与姑娘成为知己。”他没有用本太子,而是用了我,表示真诚。“我倒是在曲子中听到了一些端倪,不知道此曲所为何名?”
云幻诗站起身难掩心中的那份忧伤,眼睛望着被微风轻轻汤起的波纹,心中不禁想起了三言里面的那首诗,随即脱口而出“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又难。”
云幻诗苦笑着说道:“从古至今皆是知音难觅,知己难求。要不然就不会有于伯牙摔琴谢知音之说了。”
小女子给太子您讲个故事吧,“此曲叫“高山流水”,作这首曲子的人叫俞伯牙,他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听完云幻诗的讲述,太子长长地叹息着说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真是知音难觅,知己难求啊,如我遇到象子期一样的知音,我也会如同伯牙一般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生在帝王家,对他来说,这一生恐怕都只能是奢求。
啪啪啪!掌声再次响起,众人一回头,不觉得都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