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8月09日 19:27
极和北极了.
图片显示火星两极有白色的地带统称为冰盖,其他地方都是铁锈红色的.至少从地球的观念出发,在铁锈红的地域是不可能有水
存在的.难道火星上真的没有生命吗?
现在是石亚男到达火星的第十七天,整个南极大陆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详细的记录了每一个发现.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火星上有生命
存在的痕迹,哪怕是一些最原始的细菌和藻类都没有.至少南极上没有.
石亚男决定向南极大陆以外的地域探测.撤掉南极的地图,拿出整个火星的地图,以靠近火星南极的中心大概1000KM为半径画了
个圆形作为探测的范围.估计一下时间,从南极点到1000KM处开着甲克虫至少得用20个小时,考虑到沿途可能遇到沙尘暴和记录一些
地形的时间又得花费5——10个小时,从能见度方面考虑每天最佳的光照是12小时,那么就按照每天行驶300KM计算吧.
做好预算,石亚男开始准备相应的物资.从仓库里面取出四个备用的小型精神力电池,这些能量足够他使用两个月了.又准备了各种
探测工具,又在行李包里装了一条中南海.看着来时整整一箱的香烟现在只剩下半箱多,不禁有些苦恼,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老妈肖扬的
劝告把烟戒掉.其实现在石亚男吸烟没有任何意义,就是一种习惯.为此肖扬无数次埋怨猪头带坏了石亚男.
摇摇头,把行李放在甲克虫里面打开车库的门隆隆的开了出去.刚走了几百米,石亚男又跳下车,跑回椰子.打开电脑用中,英,德,
三种文字打出一张标签,上面写着:
欢迎您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火星基地,我是石亚男,有事外出,您可以在基地等我,开启方式如下:
基地里面没有食物和水只有香烟,请不要客气.
石亚男恶作剧般的把标签贴到椰子上,吐吐舌头跑向甲克虫一路呼啸而去.
出了南极的范围进入火星的沙漠地带,铁锈红色的巨大沙丘连绵在一起一望无际.沙丘与沙丘之间是棉细的沙砾,甲克虫厚厚的履带
压过形成统一的痕迹转眼就被微风带过的细砂覆盖.转过几个大型的沙丘来到一片由赭色的砾石地和凝固的熔岩流组成的平原时太阳已经
快要下山了,到了这里石亚男知道这是在地球观测到并命名为阿拉伯地的地方.石亚男决定今天的形成就到这里了,下了甲克虫石亚男
手里拿着一把特制的射钉枪,找到一块相对平整的沙砾地面把一根长越两米的钢棒射了下去,地面上留下大约三十公分高,又在上面焊接
了一面钢制的小国旗.
拿出地图详细的标志了现在的位置,顺手把这块地域命名为冰莹地.做完这些因公肥私的事,跳上甲克虫车顶四下观看,远远
可以看到一条连绵的山脉隐隐约约在前面,那也是石亚男的目的地奥林帕斯山.太阳逐渐的落了下去,一片金黄色的光晕朦朦胧胧的
映照在火星上刺激着石亚男的眼睛.整片地面一片金黄,一小块白光吸引了石亚男的眼睛.
走了近千米,石亚男发现一个在火星上不应该有的东西.这个东西大概有半米高,像一个巨大的盘子,盘子上面有一块圆板,
就是这块圆板发出的白光。
走上前去仔细关瞧,有点熟悉.石亚男想了一会儿,知道这是什么了.这个圆圆的盘子就是当年欧洲航天局发射的“猎兔犬2”号
火星探测器.
知道它是什么,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石亚男当然非常熟悉这个东西了,它的数据还是石亚男从网络上黑出来的.搜索一下记忆
“猎兔犬2”的数据马上就清晰起来.
“猎兔犬2”号火星探测器净重68公斤,直径65CM,共有三块太阳能电池板,装载了机械臂可以进行火星土壤取样的研究.机械臂上
安装了摄象机,显微镜,X射线光谱仪以及伽马刀射线分析仪.
石亚男仔细检查了“猎兔犬2”号,发现土壤的研究并没有中断,和地球失去联系的原因是发射天线的断开连接.这些小问题石亚男
很快就解决掉了.看着“猎兔犬2”号又开始传送数据,石亚男心中一动.调整了传送的频率,变成可以同时向欧洲和中国共同传送.
石亚男的灵机一动当时自己没有感觉到什么,也许就是好玩.他没有想到他这么一动给中国带来了许多麻烦,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利益.
产生了后来震惊全球的中,美,欧三方共同签署的火星发展计划,也就是后来人称火星瓜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