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6月23日 15:57
些日子有没有入住过一家叫做‘留香居’的客栈?”楚云裳总算想起来了,兴奋之余并没有发现李白的情绪变化。
“留香居?哦是的,来之前有在那里投宿一晚。怎么了?”李白不明白为什么她回突然这么问。
“这么说,那个吹奏笛子的人,莫非就是大哥你啦!”楚云裳兴奋地说道。
“是啊。你是如何得知的?”李白更加摸不着头脑。
“哈哈,因为那个时候我也在那里啊!我的嗅觉很好的,什么香味我闻一遍就能记得住。”楚云裳骄傲地说道。
“原来如此啊!当时竟不知晓呢!”李白恍然大悟。突然间觉得眼前这位小姑娘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皎洁的月光洒在两个人的身上,从积雪上折射出的光异常美丽。李白沉默半晌,还是开了口。
“裳儿,大哥明天就要走了。”
虽然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可是真的到了这个时候,心里还是说不出的伤心。
楚云裳没有接话,定定的看着那轮明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些都是无可奈何的。可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亲情如今又要面临着分离的考验,此后相见又不知是何年何月。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楚云裳转身一把抱住了李白。
“大哥,虽然以后小妹不能陪着你,但是只要你不开心了就想想今晚小妹的拥抱。”对于这么了解唐朝的楚云裳来说又怎会不知道李白以后的境遇呢?!纵是有千般不舍,但是历史是不能改变的,历史上他李白注定要走那么一回,他的人生注定要多磨多难。
“裳儿不想跟大哥一起吗?”李白虽然有点错愕但还是轻轻抱住了她,但更多的是因为她不想离开这里。
楚云裳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她好不容易才摆脱那个可恶的王府,如今回去再不小心遇见,那岂不是很尴尬?况且自己也真的很不想再见到他了。
“呵呵大哥,我其实真是舍不得你的,可是我现在不能回去。”楚云裳缓缓松开抱着李白的手,无奈地说。
“哦,”李白轻叹一声,“大哥明白,那大哥就把你交给子木了,让他好好照顾你。大哥有空了会再来看你们的。”李白说着竟主动抱了一下楚云裳,好像错过了这个拥抱就再没有机会似的。
子木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屋里,看到了这一幕,说不出为什么,心里竟有种细小尖锐的疼
(史书记载,天宝元年秋,李白被友人吴筠道士的推荐给唐玄宗,随后被召入京,彼时的李白踌躇满志,春风得意,临行时放声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京后。李白诗名大著,红遍长安。未几,被唐玄宗召见于金銮殿,当殿面试,深得玄宗和贵妃杨玉环的宠爱。被赐予翰林大学士的名位。可是这个所谓的名位,只不过是个虚衔,没有任何实权,其职责只是为皇上舞文弄墨逗乐子。李白政治上虽然幼稚,胸中却怀着“可上九天揽明月”的大志。以他的个性,自然不愿意被这样的虚名所束缚。而且李白也看不惯当时几乎荒芜的朝政和长安官场的尔虞我诈的恶习。同时李白的人和他的诗一样矛盾,既想做官,又不愿受官场规矩的约束,最终于天宝三年离开了长安。)
第二天,楚云裳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昨夜喝了太多的酒,醒来头还昏昏沉沉的。
“楚姑娘你醒了。”蓉儿端着盆水走进来。
“嗯,他们呢?”楚云裳揉着疼痛的太阳穴问道。
“哦,太白先生走了他们下山去送了。”蓉儿把毛巾浸在水盆里洗了洗拧干然后放在盆沿上。
“什么?大哥走了?为什么不等我醒来?为什么不让我送呢?”楚云裳急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
“太白先生来看过姑娘了,没让我们喊醒你。”
“不行,我一定要去送他。”楚云裳一边说一边穿衣服下床。
“哎姑娘,姑娘,”蓉儿在身后喊着,可是没用,楚云裳已经跑出去了。
一路跌跌撞撞,脑海里慢慢的全是昨晚李白说话的样子,原来他说过了珍重就算是告别了。
山脚下李白牵着马和子木他们告别,寒风里互道珍重眼角的余光却瞥见远远的山道上那个单薄的身影,她站在那里静静看着他,李白冲她挥挥手随即跨上马背狠狠地抽了下马屁股。
“裳儿,原谅大哥。”
马蹄踏碎的积雪四下飞溅,在落下的那一刻化作雪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闪动着晶莹明亮的光。
楚云裳的手缓缓落下,嘴角扬起一道美丽的弧度。
“大哥,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