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我要上班去了。
穿上出差时买的时下最流行的韩版真丝裙,我向婆婆告别:“妈,我上班去了,中午我不回来吃饭了。”
正在餐桌上吃煎鸡蛋的肖大鹏一口吞下盘里的大半个鸡蛋,噎住了,伸了几下脖子才咽下去,他着急地冲我叫:“中午干什么不回家吃饭啊?”
婆婆也跟着问:“是啊,中午回家吃吧,妈给你做你爱吃的饭。”
我嫣然一笑:“中午已经与别人约好了,妈,你在家歇歇,拜拜。”
坐电梯下来刚走院子里,肖大鹏已经从后面追来了。
“你还是不原谅我么?”他小声问。
我准备好一个如花笑颜的笑脸,然后转过头来:“从何说起?”
“那你为什么中午不回家?和谁约会去?”
我笑盈盈地看着他,慢慢伸出食指与中指,在他面前比划:“条约第二条,不许干涉我的自由,包括交友、聚会的自由。”
肖大鹏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怏怏不乐地朝自己的车走去,司机已经开车等他上班了。
“红房子”幽雅的大厅里,我坐在桌前等待约我的人。门口钢琴前穿白色西装的钢琴师正在忘我地弹奏着《人鬼情未了》,那优美动听的旋律,梦幻般的细致情调,以及浪漫清雅的色彩,像水一样地涌来。
高大帅气的乔森一推开大门,就得到了大家的瞩目,不仅因为他的身高可以与职业篮球队员罗斯相媲美,更因为他长着一张费翔似的混血儿脸,看他的人首先惊异于他鹤立鸡群的身高,顺着身子看上去,越看越移不开目光,直想研究一下这张中西合璧脸为什么搭配得如此和谐。
远远地,我向乔森招手,乔森看见了我,也连连招手,惹得大家都往这里看。
“路上有点堵车,让你久等了,很抱歉。”乔森的普通话说的很好,字正腔圆,听不出来是在国外长大的混血儿。
“没关系,我也刚到。”我微笑着招呼他坐下。
“今天能约到你,简直是太高兴了。”乔森也微笑着寒暄。
那天派对结束后,意犹未尽的乔森就被钱坤拉走了。第二天乔森就给我打电话,说要继续切磋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因为要出差所以就约好今天见面。
“我想要拜你为师,胡女士可以收下我这个徒弟么?”乔森开门见山道。
我一听就慌神了,连忙拒绝:“我怎么能当你的老师呢,我哪有资格?”
乔森很失望地说:“你们中国人总是太谦虚了,胡,你应该自信起来。”
我哭笑不得,这和自信有什么关系啊?
我连忙说:“咱们可以一起学习,就是一起切磋怎么样?”
“我母亲说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可是我不喜欢中国人过分的谦虚。”
原来乔森的母亲是中国人,他身上有二分之一的中国血统,从小就跟母亲学说汉语,所以普通话说得很好。在母亲的熏陶下,他喜欢上了中国,成了一个中国迷,这次应聘到大鹏公司当总裁,更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的中国情结。
爱《加勒比海盗》,更爱邓丽君的歌曲;爱杜拉斯的《情人》,更爱《红楼梦》;爱下厨做三明治,更爱抓着筷子吃中餐……乔森滔滔不绝地畅谈着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而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书法更是让乔森迷恋不已,他喜欢书法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喜欢它风流潇洒、法度严谨、气魄雄伟的魅力。在充满浪漫气息的“红房子”里,我与乔森手执酒杯浅斟细酌、窃窃低语,俨然一对甜蜜的情侣,媒介就是中国的书法。
我给乔森讲解书法与美术的关系,我用手指沾上白水演示:“书法之所以被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书画缘"、"能书会画"等等,是因为书法与传统中国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在宋元文人画出现以后,绘画用笔讲究从书法中来,水墨写意与书法的行草意趣相通。”
乔森打断我的话:“宋是中国历史上的宋朝么?”
我意识到自己的课讲得过于快了,因为面对的是对中国略有研究的外国人,只好马上调整语速和内容:“你去过乐山大佛么,古代雕塑中也蕴含着书法的特征。中国古代雕塑的纹理即是线的组合,造型的装饰性与书法中的篆隶保持着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建筑从布局到主体的梁柱结构,都遵循对称、均衡、主从关系等法则,园林建筑中的含蓄、借景,以及亭、台、
楼、榭追求的空灵、飞动等都与书法的结体、章法和节奏、气韵密切相关。至于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书法的影响。书法可以视为中国美术之魂。”
乔森依然如云里雾里,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兴致,他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我:“胡,你太美了,不仅人长的美,你的内涵也美。”
看来乔森的中国话大有长进啊,这个“内涵”运用的是恰到好处啊。
我抿嘴不语,微笑着给他斟上红酒。
不知是喝多了还是被动原因,乔森的眼睛越来越含情脉脉了,他一把抓住我的手,急切地表白:“胡,我想我是爱上你了。”
我急忙抽出手来,嫣然一笑:“我想你是爱上中国文化了,别急,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你绝对会比爱我还要爱他的。”
“谁?”
“不要着急,这杯酒喝完我立刻带你去拜访。”
……
从“红房子”出来,我和乔森开车去我家。
妈妈看见我带回来一个从未见过的人很是意外,用探寻的眼神看我。
我一边换鞋一边随意地问:“爸爸呢?”
“正在休息,上午练了一上午字有点累了。”
我冲乔森摇手,告诉他小声点,然后把他带到了我爸的书房。
走进书房的乔森果然一句也不说了,不是怕打搅我爸休息不敢说话,而是一句也说不出来了,他的眼睛在墙壁上满满悬挂的一幅幅字画上流连忘返。
在桌上的一副字前,他站住凝视,那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你看过这首诗么?”我问道。
“我只知道唐代的王勃是个才子,写过有名的《滕王阁序》,不知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可是兰花么?”
“对,这是一首写景诗,也隐隐的表达了作者不喜繁闹的城市而更喜欢幽静的山间林里,他愿意像路边的兰花一样过着幽静的生活。”
看得出,乔森对书法还是有一定的研究的,他久久凝视着这一个个墨迹未干的字,仔细研读其中的艺术魅力。
忽然,他急切地问:“这是谁写的,是你写的么?”
“NO,NO,不是我写的,我的书法离这个还差很多呢。”我连连摇手。
“那是谁写的?你们家有两个书法家么?”
“猜猜。”我故意逗他。
乔森抓耳挠腮了半天:“我猜出来了,中国有句老话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你的文化素养这么高,一定是有一位了不起的好父亲。”
我微笑着点头。
“我刚才说要让你见的人就是我父亲。他现在正在休息。”
乔森急不可耐地往书房门外走,我一把拉住他:“不可以,我父亲正在休息,要等他起来才能见。”
乔森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你是让我像‘程门立雪’一样么?”
我不得不佩服乔森在研究中国文化中所下的功夫,竟然连这个成语也知道,而且还用得恰到好处。
乔森不仅对这个成语理解的好,竟然站在我爸卧室门口程门立雪去了,我叫他喝点水,他“嘘”了一声:“别打搅我的雅兴,不对,是诚意。”
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我妈饶有兴趣地问:“这个小伙子你从哪里淘来的?”
“妈,什么淘来的洗来的?”我不依了。
“长的不错,挺实心眼的,比那个谁实在。”我妈笑着半真半假地说。
“妈,你以为我给你另找了个女婿啊,怎么能有可比性,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嘛。”我有点恼火。
“得得得,你的事情我不管。不过,这个小伙子还真不错啊。”我妈自言自语地说着。
“要不要来点雪花?凉水也可以代替雪花。”我冲着规规矩矩站在卧室门口的乔森挤鼻子弄眼。
乔森不为所动:“别打击我的积极性,一会儿师傅怪罪下来你吃不了兜着走。”
我笑的前仰后合,这个乔森还怪认真的,什么时候拜师了呢?还师傅师傅地叫上了。
卧室里传来我爸咳嗽起床的声音,乔森有点紧张地看看我,拿不定该站在左边还是右边。
我捂着嘴笑得浑身发抖,好久没有这样高兴过了,想到我爸走出来吃惊的样子,我更是忍俊不禁了。
随着门开的声音,我爸走了出来,比我爸高出一头的乔森两手抱着放在胸前,深深地鞠躬下去:“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