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12月09日 12:01
你填补了我在吐蕃的空白,让我可以不那么思念过去,说了那么多的故事与道理与我听,丰富了我的回忆。不会忘记你,忘记我们吐蕃的日子。随着疾风,让不愉快都烟消云散吧,开始我们的另一种人生路途。
【5】
下一个目的地便是潭州,李恪的封地,我要在那里等着他,希望他能够明白我的手帕上面诗句的意思。
从西北往东南去,路途也不近,路况也不了解,只得走一点问一点。一座城的走,一座城的问。我的心早已飞到,也早就急不可耐。这个时候,阿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知道再不用回到吐蕃,她倒是十分的开心。
“怎么那么不喜欢吐蕃啊?”我问她。
“吐蕃哪里有中原有意思啊。郡主,我们以后再也不用回去了吧!”她傻傻的问。
“是啊,你做的不是梦,是真实。还有,以后叫我小姐吧,再别叫郡主了。郡主在吐蕃。”
“是,明白,郡主。”
“嗯?”
“不对,是小姐,嘿嘿。”
白天加紧赶路,夜晚住客栈,珍惜着每一分每一秒的时光。现在是永徽元年了,似乎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无奈有了些伤感。晚上,也会看看月亮,会发现这里没有足够的高度来欣赏又大又圆的月亮,天空也没有罗些的透明,但我的心里却暗自高兴,因为这才是我的生活。
三月初三,终于到了潭州城,打听了吴王府怎么走,百姓一说起吴王,全都津津乐道的说吴王怎么怎么好,不对百姓收取苛捐杂税,在芒种的季节还派人去地里帮忙,修渠修道的,净做好事了。听着他们议论着这些,我也十分欣慰,觉得这五年了,我们都做下了一些善事,人生总还是有意义的,虽然缺少了我们彼此的关爱。
在百姓的引导下,很容易就到了吴王府,却看到很多百姓聚在那里,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蔬菜、瓜果、鸡蛋、肉等等,不知是在干什么?
“老伯,你们这是做什么呀?”
“一看姑娘就不是我们这里的人,这都不知道,平日里殿下对我们百姓好的很,今天是上巳节,我们给殿下送些吃的东西来。”
“哦,原来如此。”
“可是殿下现在没在家啊。”阿云说道。
“那个没关系,我们送到就走,只是殿下他不肯收啊。”
“大家安静了,听我说,我们殿下不会收老百姓的东西的,王妃已经说了,东西大家都拿回去,大家的心意就收下了。”一个管家在上面说着,引来百姓们的骚动。
“一定要让殿下收下,不然我们就不走了。”
“或者我们放在门口。”
“对,放在门口。”
百姓吵闹着,我挤了过去,站到了上面,说:“大家听我说一句。殿下是大家的好殿下,如果大家想感谢吴王殿下为大家做的一切,那么大家把这些东西都进贡寺里庙里,多为殿下祈福就好了,殿下一定会了解大家的一片苦心的。你们看这样可好?”
“你是谁?”
“我们要见王妃。”
“姑娘,你是,替我们殿下说话。”管家问。
“把这封信给你们萧妃。”
“您等等。”
没多久,萧菲姐姐出来了,看到我时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冲我笑笑,然后对着百姓说:“大家听我说,刚才的事我都知道,大家就按照这位姑娘说的去做便是,这可是从长安来的殿下最好的朋友,最了解他的人。大家的心意我领了,等殿下回来我会转达的。”
“既然如此,我们听王妃的。”
看着百姓们散了,心里一阵阵的感动。
“走,我们进屋吧。真没想到,你竟跑到潭州来了。殿下说过,等先皇过世,你就会回来,怎么没跟他一起?”
“他以为我回吐蕃了。姐姐,我的到来不会打扰你吧。”
“看你说的,怎么会。”
“上次分开,中间还有误会呢,别记恨我。”
“哪里的话,是我不好,错怪你了。”
“让恪哥也错怪你了啊。”
“都过去了,就不说了。这回不走了吧!”
“嗯,你让我走我都不走。”
“小若儿,你这次可要嫁给他喽。”
“姐姐,不会嫁的,也不能嫁。现在所有的人都以为我跟着回到吐蕃了呢,所以我只想做个隐士,跟你们一起好好生活,再没别的想法了。”
“这个好说,随你。只是,殿下他不知道你在这儿,什么时候他才能回来啊!”
“我给他留下首诗,不知道他能不能明白。”我有所担心的说。
“没事,他不聪明,那个纳兰性德和李煜可聪明着呢。”
“托姐姐的福,希望他们早一天回来。今天见到姐姐,真开心。”
“你呀,都变样了,好好养养吧!”
“嗯,好姐姐。”
“先去休息吧,一旦他回来,第一个通知你。”
“谢谢姐姐了。”
终于有了安身之地,有了归宿,似乎眼前与日后都可以看得清楚了,没有什么麻烦再上身,只有我们大家,一起快乐的生活,仿佛未来都被美好所笼罩。
从未有过的轻松,从未有过的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