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6月17日 20:06
不是被你卖掉了吗?所以我打算再画一幅给你,不是你说要我谢你的嘛?”
“我以为是昨天的那顿肯德基。”
“原来你这么好满足啊?”易溯笑着说,“好,那我知道了,以后请肯德基就够了。”
“当然不够啦。”董晓荷用拳头锤了锤他的肩,然后不好意思地说,“你要画画送我,那也不一定要画我啊。”
“本来是没想过要画你的,可是等我支起画架朝四周看了一圈,”他顿了一会,握起董晓荷还留在他肩膀处的手,站起来指向董晓荷刚刚坐过的位置,“看了一圈,我就觉得那儿最有味道。”
董晓荷的脸顿时红了。虽然去年平安夜的时候,在那张纸条上易溯说她像天使。但是她知道以易溯的性格,那样一句话也只能出现在纸上。到目前为止她还没有去想像过易溯会对她说出怎样的甜言蜜语。原来易溯只是对她说“晓荷,你真好”、“晓荷,谢谢你一直在我身边”,他从来没有说过“晓荷,我觉得你很漂亮,很可爱”,就连简单的一句“我喜欢你”也很少讲。而现在,就这样一句看似很无意的话,却让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易溯对她是喜爱的。
“你的脸怎么这么红?今天不热啊。”易溯发现她的面颊有些发红,不禁笑着问她。
“没有啊。”董晓荷用双手凉了凉自己微烫的脸颊,仰起头对易溯微笑了一下。易溯很高,当两人站得近的时候,她总要仰头才能看到他的眼,而她就是喜欢看他漂亮的大眼睛。
董晓荷红着脸仰起头朝他微笑的时候,易溯微微地愣了一愣。然后,他慢慢低下头,吻住了她的唇。
这个下午,让董晓荷忽然承载了太多意想不到的甜蜜。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每想起那个初春的午后,董晓荷的嘴角总是情不自禁地微微上扬。她知道,那叫幸福。
蓝宁的小画廊开在大学城小夜市旁的一条小街里,门面不大,但走到里面却很宽敞,布置得也相当雅致,除了经营学生画廊外,还兼营着茶果饮料。在蓝宁自己看来这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她说,她人生的最初理想和最终理想就是经营一家成功的画廊,自由且高雅。所以,她给它起名字叫“初衷”。希望它不仅是自己理想的起步,也能够成为很多年轻艺术家实现理想最开始的地方。初衷开了两年多,不知是蓝宁经营有方呢,还是其他的一些原因,总之生意是意想不到的蒸蒸日上。客源不仅有大学城的大学生,近一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年轻人士常常光顾这里。他们对于价格倒没有像大学生那么斤斤计较,但是他们有他们的品味,更看重画的品质。虽然也不期望买去的画能够升值,但一定要自己觉得耐看,耐品。于是蓝宁也希望能够有更多更优质的作者加盟她的画廊。
那天在董晓荷的寝室看到那幅油画时,她就觉得它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很有潜质的艺术家。虽然她也看出,这幅小小的油画整体看起来画工仍不是很纯熟,色调也应该把握得更好一点。但是透过画却可以感觉出作者捕捉画面独特的视角,和作者用心去感受世界的方式。她一直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应该具备这样的特质。所以她极力邀请易溯的加盟。
周末,易溯把他之前画的几幅比较满意的水粉画和油彩画装裱整理好交给董晓荷让她送去蓝宁那里。至于价格,也一起商量了好久,因为刚开始,他们觉得可以先定得低一点。
周一的下午,上完课后,董晓荷从贝凌那里借了电瓶车,按照蓝宁告诉她的地址把画送过去。
蓝宁已经大三了,平时课不多,她告诉董晓荷大部分时间她都会待在自己的画廊里。但是不巧的是,这天董晓荷到的时候,她正好不在。画廊的另一个负责人,也是一个女生,名字叫单萍,她是台湾人,有着浓浓的台湾腔。她告诉董晓荷,蓝宁有事出去了,不过马上就回来,她可以先喝杯饮料等一会儿。
傍晚正是画廊中人流量比较多的时候,单萍忙着去招呼客人。董晓荷把几幅画放到单萍指定的地方后,也随身边的人四处去看画。随意地走了一圈,董晓荷不得不承认蓝宁经营画廊的用心。百多平米的大空间,本来中间并没有间隔,但是为了挂更多的画,而被一道道木板墙隔成了好多个形态各异的小空间。每个小空间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题。走廊各处摆放着一些小沙发和小茶几,供客人们休息饮茶使用。由于整个空间几乎没有对外的窗户,所以整日都要用灯光来照明。而柔和的灯光效果也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小画廊的艺术氛围。这样一个雅致的小天地怎么能不让欣赏艺术的人们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