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6月03日 20:07
所以要吃这玩意儿?”
“嗯,”她点点头,将手里的东西往他那边递了递,“姚总要不要来一颗?味道不错的。”
“哦,不用了。”他笑了笑拒绝。
“哦,”见他不要,她把小瓶子放回了包里。
最后,他对她说:“你,挺不容易的。”
日子就这么不急不慢,静悄悄地过去了。转眼,董晓荷在陶氏集团财务部已经工作了近半年。在这半年里,董晓荷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不会的不懂的就从头开始认真学。虽然她不是太聪明,但她虚心好学,肯学肯干,做事认真,一丝不苟。渐渐的,带她的师傅开始放手让她做一些汇总核算的报表,她都做得尽善尽美,不出一丝差错。有一次她把财务部的报告送到行政部,当初一起面试她进来的李总对她说:“小董,听说你进步很大啊。我就说陶太是不会看错人的,当初你们姚总还嫌你太嫩。不过谁不是从不会到会的呢,他也不想想,他自己还不是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毛头小子做起的,不过他的确是有能力的,短短三年就让陶太放心地把整个财务部都交给他去打理了。你们财务部的新人都要向他看齐才对啊。”
冬天快要来临的时候,毕业后许久未见的姚一朵在一个星期五的午餐时间给董晓荷打来了电话,说晚上要请她吃饭,顺便逛街。董晓荷想到这个周末萌萌说要留在学校不回来,就答应了。姚一朵毕业后没有进入陶氏集团,而是在她父母的安排下进入了一家大型国有电力企业,做着一份轻轻松松的工作。
下班后,董晓荷坐在写字楼一楼大厅的沙发上等待姚一朵。姚一朵说她刚买了新车,非要来接她不可。
初冬的黄昏开始变得短暂,不一会儿,天色就暗下来了。坐在写字楼大厅落地窗旁的沙发上,看着窗外华灯初上的街景,忙碌了一周紧张的工作状态终于在此时放松下来。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董晓荷想象着姚一朵此时正惬意地开着自己的新车自由地穿梭在这个她生活了二十三年的城市里。人和人是相似的,又是很不一样的。就像她和姚一朵,她们之所以能在偌大的大学校园里结识成为好朋友,除了因为她们同班加同寝室外,更重要的是在她们的个性中都保持着一份安逸、随遇而安的状态。但有所不同的是,董晓荷的安逸状态是来至于内心本身的沉稳,而姚一朵却是由于从小受到一个良好的安逸的环境的保护,使她的潜意识里根本就感觉不到存在于生活中的危机。姚一朵曾经说,她长这么大以来,除了听说了一些身边人的传奇经历,比如说姑姑的创业奋斗史。真正让她有所参与的,略带一点传奇色彩的事件就是董晓荷和易溯兄妹之间的纷纷扰扰。她总是笑称董晓荷的故事为“传奇”。每当这时董晓荷总是笑她没见过世面,太高估她了。
董晓荷并不希望自己能成就一番什么所谓的“传奇”事件。“只要对的,不争无谓的”,是她少年时代自己写给自己的座右铭。她给自己的定位也相当简单——一个快乐的路人甲。她不想争什么,只求属于自己的那点小幸福,小快乐。
“我倒要看看,你一个人在这里能够神游天外到几时?”不知何时,姚一朵已经来到她身边。
“你怎么进来了?”董晓荷连忙站起来,“给我打个电话,我出去就是了嘛。”
“我手机掉水里去了。”虽然语气显得有些气愤,但脸上却笑得很开心,“反正也旧了,等下逛街的时候再买一个算了。你要帮我参谋参谋哦。”说着就挽起董晓荷的手,准备往外走。
“看来你真的过得不错。”看她那么开心,董晓荷也很高兴。
“Soso啦。”
这时姚应堂正从电梯里走出来,想必直到这时才给自己下班,看到姚一朵在,他朝她们走过来,“一朵,你在这里啊?”
“咦,应堂哥现在才给自己下班啊?”姚一朵看到久违的堂哥也很高兴,“是啊,我来找晓荷吃饭。”
“哦,”他点点头,又笑着对她说,“听说你要订婚了?”
这时在一旁的董晓荷暗暗吃了一惊,大学期间,姚一朵是谈了一场恋爱,不过在毕业前夕就已经和那个外地的男孩分手了。毕业后不久,她听到她说,家里给她介绍了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刚从海外留学归来的硕士,她也感觉不错,就开始交往了。令董晓荷没想到的是,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