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重生 > 煮酒点江山

第三卷 夕阳晚照梦里殇 五十六 寂寞如初

书名:煮酒点江山 作者:凝鸢 本章字数:4133

更新时间:2011年06月26日 12:33


风司冥收敛起脸上的笑容,眼神扫过台下的众人。

“那么,我风司冥送诸君几句话。”看着台下众人收敛了呼吸。

大声吟道:“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吾之悲悯亦不断如乱丝。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虽成少许,不敢自轻。不有少许兮,多许奚自生?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吁嗟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已无志!”

“诸君,我要那么一天,整个大陆都知道你们的名字,你们将成为所有敌人心中的噩梦,我要让冥王军的名声传遍天下,你们将是我最有力的臂膀,诸君,不要让我失望。”

风司冥的攻心之计无疑有很大的作用,将所有男人心里的豪情激发出来。

严稼轩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风司冥,默默地将全身的气势调整到最佳状态。

“诸君。我冥王军里没有怕死的懦夫,上了战场,你们就是以一当十的死神,所以,诸君要记得。”风司冥默默踌躇了一会,说道:“男儿当无情。”

众人看着风司冥,眼中迸发出灼热的火焰。

“男儿行,当暴戾。

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

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

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

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

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

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

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

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

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

专诸田光俦,与结冥冥情。

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

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

西门别母去,母悲儿不悲。

身许汗青事,男儿长不归。

杀斗天地间,惨烈惊阴庭。

三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

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

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

梦中犹杀人,笑靥映素辉。

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甚?

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

君不见,狮虎猎物获威名,可怜麋鹿有谁怜?

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

男儿行,当暴戾。

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目如狼。

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

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

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

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

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雄中雄,道不同:看破千年仁义名,但使今生逞雄风。

美名不爱爱恶名,杀人百万心不惩。

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

放眼世界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全场的战士静静听着,而后爆发出震破苍穹的怒吼:“冥王。”

“杀神。”

“冥王。”

“杀神。”

……

“各位,”风司冥伸手压下了众人的呐喊。

“攘外先安内,自己人安排了,内部人员还要安定。对于曹操来说,马腾始终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总喜欢在后方搞点小破坏,不是毁坏公家设施,就是抢掠百姓财产,以前和好朋友韩遂一起做这“敌后”工作,两人闹翻后,虽是驻军在槐里,时常地开展一些“地下工作”,大有蠢蠢欲动之势,老想乘着有利时机,搞上一票。曹操便想把他安排到中央来,好管辖与控制,于是,派议郎张既前往安抚及游说。他这一去,马腾也就答应了,前往中央任职。这要归功于张既的好口才与好智慧。相信你们也清楚现在的局势。”风司冥顿了顿,接着说:“马腾很体面的带着全家族进入邺城,精神也因此容光焕发,曹操也自以为做得很圆满,推荐了他做了卫尉(九卿之一,宫门禁卫司令),任命他的儿子、在外逍遥的马超当偏将军(既然招不进来,顺水推舟,乐得做个人情),继续统率马腾的部队。但是,现在马腾来了,来到我们的地盘,大言不惭的让我们让出地盘,我们还要忍吗?是不是让人把我们赶出这方乐土,我们才会有危机意识?”

风司冥凌厉的眼神扫过底下的众人。

大汉们顿时爆发:“马来的隔壁的,狗日的马腾小贼竟然抢我们的地盘,把他赶出去。”

“对,赶出去。”迎合声连连响起。

风司冥神秘一笑,看着眼前的众人:“我们不仅要把他们赶出去,我们还要让天下人知道我们的厉害,区区一个马腾能来,那么以后还有更多的马腾来。所以,这次,就是我们崛起的前奏。”淡淡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响彻在

天空。

谁也不会想到,这场在若干年以后被称为“血海无涯”的战役,只是冥王军崛起的起点。

看着眼前的大军有条不紊的执行着自己的命令,风司冥转头,真好看见舞倾城看过来的眼神。

隔着大军的两人,仿佛在那一刻,跨越了千年。

一眼千年。

风司冥转身,上战马。

舞倾城默默地看着那伟岸的身影,流下了一行清泪。

红尘蹉跎,生之多磨,我怎忍用寂寞稀释那些美好,用忧伤吞噬那些欢愉。柔情千千,涌至彼岸,漫过流年,缠绕心间,化作一阕阕辞章缱绻。

我将有风吹过的疼痛和寂寞,在百丈红尘外,朦胧成诗,旖旎成画,轻舒成愁。任高山流水在指尖婉转吟哦,在风里荡成一曲骊歌。风雨流年,沧海桑田,问谁不是人间惆怅客。

建安十六年,夏侯渊的军阵终于要缓缓推进过来。面对这一可能的战争威胁。马超

和韩遂势必作出相应反映。虽然名义上的敌手乃是汉中张鲁,然而五百里天狱的险

峻地形日后也令善于突击的夏侯渊捉襟见肘。即使真正交锋,战事也决不可能迅速

得出结果。那么曹操的后续军队便将有充足的借口源源不绝的开拔进西凉这个中原

与汉中的缓冲区。一旦变起,西凉军将无措手之力。因此马超和韩遂都感受到了扑

天而来的强大压力。他们必须作出抉择。

而在此时,刘备借攻打汉中为名暗袭刘璋。

建安十六年从三月到七月之间,曹操按兵不动。作为一个成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已经知道夏侯渊的军队必然会带来何种后果。这两年来边境无事,兵力渐雄。从纯粹军事因素上说,曹操完全有料敌机先抢先平叛的能力。但是他不动,他在慢慢的等西凉诸部兵马齐集,势力逐渐养成。为此不惜先让长安附近部属受点损失。因为他在等机会。一个彻底将西凉平定的机会。而这不是仅仅消灭马超和韩遂就能了事的。倘若他以巨大兵力一开始就将韩马击溃,则当地少数民族必将因为缺少领袖而四散。但此地还是他们的活动范围,大军对分散势力的征剿既有难度消耗且高。与其留下后患,不如在一役之间将主要的不安定因素尽数扫平。

是时汉室虽已衰微,但王朝毕竟仍然保有相当实力。只是这些实力平时彼此内耗因而难得显现。但偶尔稍露峥嵘,还是可以震慑住四野群氓。曹操和他的以勇猛闻名

的儿子曹彰就曾多次主持过对少数民族的征讨。仅仅数十年后,中原大地就将相继被各少数民族的复仇铁骑吞没,因而产生的乱世相承近四百年。史称“五胡乱华”,那是一个直到今天还充满争议和疑问的混乱年代。

在曹操的诸谋士当中,贾诩以损人而不利己知名。这个领域比他更甚的只有刘晔。若干年前,仅仅是出于个人的求生欲望,贾诩就使整个王朝几乎被董卓的余部掀翻,天下为之搅乱。这次他提出的建议是:离!

离,也即离间。

而这次的却将马超的军队逼上梁山,从此出现军阀征战不休的局面。

而风司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将自身的实力扩大到以前的两倍。正式成为可以抗衡魏、蜀、吴三国的强大力量。

建安十六年秋,马超战败,曹操取得胜利。从此年算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实已经持续十六年。但十六年来从没有任何一场战事能象建安十六年西凉联军失败一样明显而深刻的昭示出这一政策的优越性。曹操是可以如此巧妙的通过朝廷诏令一步步将他的敌手逼到进退不能的窘境。稍一举动便会被他找到道义上的借口。这是因为,四百年来王朝习惯将皇帝置于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则他的诏命当然也被视为绝对真理。在政治博弈当中永远是掌握绝对真理的人掌握话语权。马超在毫无招架之力的情况下被在曹操掌控下的朝廷从容画为“背父之逆子”,不久又将加上“杀君之桀贼”的称号。

理由是马超攻击了凉州刺史韦康。但对马超而言,无论是形式还是本质上韦康什么时候成为他的君主了?然而朝廷不会给他辩解的机会。他被一点点抹黑。

在语言和行动上斥责他的老妪和主妇都被朝廷隆重表彰并且加上绚烂的道德光环,而等待马超的唯有黯然而已。

一直到今天,一千八百年过去了,因为话语权的关系我们在正史里所看到的仍然是一个顽固的仿佛天生不孝不义的被描黑的马超。昔日有人说孝子曾参杀人,第一次第二次的时候,曾参之母并不相信。三次之后,曾母逾墙而逃。舆论的力量有时就是这样可怕。在完好运用下竟能补兵势之不足。马超,倘若我打不死你,那就骂死你吧。

“昔魏武与韩遂、马超据潼关相拒,遂、超之才,非魏武敌也,然而胜负久不决者,扼其险要故也。今贼守御已固,虽魏武复生,无以施其智勇。不如北取蒲坂,渡河而西,入其腹心,置兵死地,则华州之围不战自解,漳关之守必内顾而走,支节既解,长安可坐取也。”长孙稚从其议,遂克蒲坂、潼关,平定关中。

而此时的马超,在风司冥大军的阴影下,不得不低下他高傲的头颅,接受风司冥的条件和对他的限制。

所以说,这次的关中争霸,最后的赢家应该是风司冥这个一种不被重视的小家伙。

至此,猛虎开始露出尖利的獠牙。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