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6月04日 12:59
冥熟读中国历史的时候,就觉得以前要是能够注重技艺传承……或许……
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情,风司冥的声调有些高,人人都能听见。
刘备还要反驳风司冥的话语,刘协适时打住了他:“风司冥说的没错,如今我们手底里有太多的技艺,但是却因为战乱和一些不知的因素导致很多技艺的失传,若是要有更多的人知道技艺,有更多的人读书习字,这些技艺,这些书籍就不会毁于一旦。这可是我们老祖宗的精髓呀,当时秦始皇将多少书籍毁在那场大火中,要是那些东西都能流传下来,那么现在的大汉也不是这个样子。”
秦末战乱,很多书籍毁掉,让无数的文人为之叹息,不少文臣对风司冥此言大是赞同。
“丞相,曹其侯,你二人牵头,拟个条呈出来,呈朕阅后,立即实施。”刘协当场采纳了风司冥的建议:“良工呀,他们吃饱了,家里有余粮了,他们也乐于教人。至于学徒,朕下旨,选良家子弟聪明多智者充徒。若学有所成,做出重大功绩者,与军功同,赐爵。”
刘协不愧是刘协,就算是身在乱世,也不枉做一场皇上,风司冥要说还未言的事,他就决定了,风司冥对刘协的欣赏之情更增几分。
风司冥真心的称赞一句:“皇上圣明。”
风司冥看着上位的刘协,心里不由的感叹,像刘协这样的人,只能做天下的英雄,而如今三分天下之时,风司冥不知道他还能守住这个皇位多久,或者风司冥知道,但是他不会去想,不回去说,什么改变历史,风司冥不会去做,也不屑去做,历史总是有他自己的进程,没有人能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一个。
风司冥有点好笑。
“风十三,风司冥是个好苗子,以后就交给你了,好好操练操练他。”刘协忽然转头向着建章营里的军尉风十三道,风十三是刘协一手提拔起来的干将,一直在建章营里面为刘协培养者各种各样的人才和兵种,而建章营据如同现在兵种训练营。
风司冥听见刘协个风十三下了这么一道命令,不由的一愣,随之大喜:“臣下谢皇上隆恩。”
也许,这是一个机会,前世的风司冥对机会的把握和对自身
发展的时机把握的异常准确,甚至连风昊沧都曾经说过,在这一方面连他也比不上风司冥。
汉军的编制是每五人为伍,设有伍长;两伍为什,设有什长;五什为队,设有队率;两队为屯,设屯长;两屯为曲,设军侯;两曲为部,设军司马;五部为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设校尉或者将军统领。
军司马统领四百人,相当于现在的营长级别了。按照编制是五曲为一部,事实上并不一定是两千人,这要视情况而定。
也就是说,建章营的兵士,相当于现代的营团级军官了,更何况还是皇帝亲自选定的。建章营的兵士来源有三种,一是从军中挑选,其条件太过严苛,能给选中者太少。二是功臣子弟、贵族之弟充当。三是皇弟特旨。
这三种情况里面,最难得的就是皇帝特旨了,没有特别情况,没有非常特殊的人,皇帝是不会下旨。这么多年来,皇帝下特旨为建章营选兵士的次数扳着指头也能数过来。风司冥虽是普通一兵,却是荣耀无比,不少大臣眼里闪烁着艳慕之光,巴不得自己和风司冥对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