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代言情 > 红颜雪

正文 第1章

书名:红颜雪 作者:文明婴 本章字数:2881

更新时间:2011年05月10日 23:57


见过了,才知美丽的定义;爱过了,才知附藤可以如此攀援。红颜并肩,醉了春风花树;誓言不老,柔了秋水云天。一次邂逅,让思念沾满芳香。望一望,遍地阳光灿烂;几度菊黄,让幸福长满花朵;花丛里,蜜蜂啜起甘甜。

人去了,才知相守的宝贵,花落了,才知花开原本不能辜负。放任个性,误了尘途几回;过尽千帆,风情何止千数。一部传奇,穿越了你的目光,我的风铃,流霜依然飞絮。几点星雨,划破银河落成伤;在梦里,谁说兰舟曾住。

1

京城,鼓楼附近。

一条不算宽敞的街道两边,却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挑担的、摆摊的、买货的、吆喝的、算卦的、杂耍的,好不热闹。

“小桂子,快跟上!”

说话的是一位商人打扮的人,年纪很轻,看上去也就十五六岁,手拿一把纸扇,时不时的摇一摇。其时,正值春末夏初,天气像一杯温开水,不冷也不热。所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手里拿的扇子不过是放在手里作掩饰的一个道具罢了。

“哎,好哩!”小桂子好久都没有出来过了,看到什么都觉得稀奇,他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知道的说是看热闹,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一位小偷,正瞪着一双贼眉鼠眼四处张望呢。其实他是正看着街头的一个杂耍出神,一不小心与少爷落下了一截。听少爷叫他,他赶忙跟了上去。

“皇——”小桂子话刚出口,猛然打住,随即改了口,“福少爷,这就回去吗?”

“嗯。”福少爷摇了一下纸扇,说,“还早呢。”

“还早呀,您都走了小半天了!我是担心您累着。”小桂子疾行几步蹿到少爷跟前,讨好地说道。

“不忙,不忙!”

转过一个弯,一座青砖大院赫然立在他们前面。前面的门楼许是年代久了,显得有些陈旧。但上面挂着两只大红的灯笼,却给门楼增添了不少喜气。仔细一瞧,门楼上面还刻着几个大字:“怡春院”。

少爷看了看门楼,怡春院三个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出一种暗淡的光来。少爷稍作犹豫,扇子一收,便跨了进去。

“少爷!”小桂子一愣,这地方少爷也敢去?

“别说话!”

“哟,这位公子爷,快请进!”正下楼的老鸨一眼看到少爷,立刻堆起满脸的笑容,那笑容渍上了太多的脂粉,显得十分夸张。

不过她的声音很嘈脆:“姑娘们,贵客到了,快下来!”

一会儿功夫,少爷旁边就围了七八个年轻的女孩。少爷停下脚步,一一打量着她们,皱了一下眉:“还有吗?”

“当然还有,翠红、宛心、如水、春花……”老鸨笑容可掬地报出了一大串少爷听也没听说过的名字。

“叫她们过来!”

“叫她们都过来那可不行哟。”老鸨说,“翠红,春花可以过来,宛心、如水正在接客,来不了。要不,您点一位,我来安排。”

“听说你们这从苏州来了一名角,叫施小宛?”

老鸨看了少爷一眼,立刻又笑容可掬:“公子爷,小宛姓石,您好眼光,也好福气,小宛今天正好有空,小宛可是我们这的头号名角,不过,她只卖艺不卖身。”

“知道!”

老鸨说:“您等着,老身这就去叫来。”

“不必了,还是我上去吧。几号房?”

“也罢,可是公子,见小宛可不容易,十两银子——?”老鸨眼瞅着公子,像瞅着一堆白花花的银子。

少爷朝小桂子一努嘴,小桂子连忙从褡裢中掏出一锭银子来交给老鸨。老鸨接过银子,在手里掂了一掂,立刻喜笑颜开:“楼上左转第五间便是。”

少爷上得楼来,入了房

间,才看清在桌边坐着一位女子,眉目之间,果然与众不同,素衣淡妆,却是眉清目秀,清丽脱俗,窈窕禅娟。见到公子,小宛欠身施礼,缨唇微启:“小宛见过公子。”

少爷一边打量着她,一边说:“你就是石小宛?”

小宛说:“虚名外扬,让公子笑话了。”

少爷说:“不,我听得人说起,说这怡春院里前不久来了一位江南女子,人不但长得好,而且多才多艺,难能可贵的是身处浊地而能洁身自好,今得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啊。”

“外人误传,公子何足挂齿?”

“小生很想知道,一个秦淮名媛,何以流落此地?”

小宛迟疑地说:“伤心往事,不提也罢。”

少爷却不愿放过,再三恳请。

小宛望了一眼公子,用一种徐徐幽幽地语调,说:“奴本是苏州人氏,家父经营着一家绣庄,由于活做得精细,生意也还过得去,家人也悉心教奴诗文书画,针线女红。可天有不测风云,奴八岁那年,家父因病去世了,生意因无人打理而至荒废。母亲因家父去世一度卧病,后来,全家搬至苏州城外的半塘河竹林外,靠着以前的节余过着简朴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明兵起,战乱兴,苏州已无宁日,为避战乱,一家人四处躲藏,不幸失散。奴不得已进入了秦淮河畔的画航卖艺,再后来,那地方也呆不住了,奴跟随着逃难的人群,流落他乡。后来又不幸被清兵抓去,恰好遇上洪御史因父丧回乡守制,听说奴为秦淮人氏,且有虚名,便让清兵放了奴。江南已不再安定,奴只好北上,来到京城,无亲无故,不得已屈居此地。”

少爷道:“哪个洪御史?”

“公子听说过洪承畴洪御史么?他曾是明朝重臣,后来因感念太宗的恩德降了清朝。据说当今皇上对他很好,以原职衔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权倾一时。”

少爷点点头道:“原来是洪承畴呀。”

“公子认识他?”小宛眼睛一亮,问。

少爷连忙摇头:“只是听说而已。”

“噢——”小宛轻叹一声,眼里的亮光又暗淡下去了,说,“洪御史是奴的恩人,来到京城,奴一直在打听他的消息,可只是听说他已回了京城,其余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朕——正好我在京城有一段时间,帮你打听打听。”

“小宛谢过公子。”

“听说你才艺了得,可否一观?”

“公子夸奖了,小宛只是略通音律,略通诗画而已。”

少爷看到桌子上正有一首用小楷写的诗:“幽草青青绿上柔,杨花匝地锁窗楼。凄凄不足难吟赏,书破芭蕉几叶秋。”不觉叹道:“真乃江南才女也!”

小宛说:“胡乱涂鸦而已,有碍公子观瞻了。”

少爷道:“不,除了诗,就是这小楷,一笔一画,风华骨格,庄密挺秀,也颇有颜真卿之气势。”

两人谈了许久,少爷不觉为小宛的身世和才德打动,问:“将来有何打算?”

小宛用了一种幽幽的眼神,轻叹:“小宛虽位卑,但绝不乞怜于人,只愿将来能寻得母亲,与母亲一起过粗衣淡食的日子。”

“本少爷自当尽力为你寻访母亲,让你们母女团聚。”

小宛静静地看了少爷一会,欠身一揖,道:“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少爷迟疑了一下,还是说:“福临,京城人。”

“原来是福公子,小宛有幸,得会公子于此!”

公子道:“如果可能,我将尽早将你赎出去。”

小宛说:“公子年轻有为,率性真情,如得公子垂爱,小宛愿生死相随!”

公子抱拳作别:“好!后会有期!”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