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9月03日 09:03
能做飞火和强弩的人。到那时兵器上不必你差,人又比你多得多,还有不吃掉的道理吗?所以妩儿把人员安排一定当,马上要开始她的强国富民的主张了。
这首先第一项便是大汉并州实辖地区的四个郡,包括雁门郡,太原郡,上党郡和河东郡的经济要繁荣活跃。妩儿亲眼所见那边境之上,就有雁门郡在内,因其地理优势北接羌胡,而贸易频繁。那里的不论是百姓还是官绅都比其他地方的要富裕些。她便心中对做贸易之事颇有好感,看看那些只靠农耕的地方,尤以河东郡,虽说也是钱粮不愁,可究竟没有北边的盛况。妩儿找来典农中郎将张召商议此事,张召提了一个建议,要在全州之内鼓励贸易,多纳捐税者给予荣誉,以每季度所缴税的多少给予奖赏,每季捐税本乡前五名者委以门下议曹之职,可参议诸事。这条即刻定下,颁布实施,法正听了大恼,随来找治中从事诸葛瞻,问道:“你怎么也任由着那丫头胡来了?”。诸葛瞻道:“法大人,怎说胡来。这样做确实可以鼓励人心,积极贸易啊”。法正道:“积极贸易便是要生出许多的奸商来。我大汉本是以农耕为业,人人自律,家家足生。贸易之事乃是一些既不会做官效命于朝廷,又无以谋生养家老小的人才为之。他们行的乃是奸巧之道。此等事虽不可避免,可也不能提倡啊。如此一来,岂不是叫人都学做不实,趁人之危吗?民乃国之本,一国之内,俱都是狡诈的商贾,而无有安善的良民,这还像话吗?贸易是需,农耕是实。无人耕种,无人纺纱织布,拿何物来贸易?”。
诸葛瞻一笑:“法大人,多虑了。刺史自有她的道理”。法正一甩袖子,走了。这唯一反对的一个也没什么说话的份儿,这事自然顺利实施。新政的春风可以说是吹遍了并州汾东之地的每个角落。
在关老王爷的家乡河东郡亦是一派红火的景象。河东郡的太守名叫钱沿。他在上任之前是本郡的三老之一。虽然年龄不怎么老,可为人老道,且经纶满腹。这次能坐上个太守的位子,可是妩儿一手提拔。妩儿对年纪轻,又有学问的人十分器重。她要兴的改良之新政是需要一些有新思想和脑子活的人去做的。那些老天拔地的人她一向看不在眼里。除了个张召,也真算得个人才。人老可心活。这钱沿推行新政真是有一套。刺史大人不是要鼓励贸易,多纳税收吗?他治下的河东郡是向来以农耕为业,要叫百姓们突然之间转了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和要那些时代务农的人的命一样。钱沿想出个好法子。既然本地的人说不动,那就叫外面那些经商的人来此地。这河东虽不比雁门地理好,可毕竟是在并州之内,那些从荆州,扬州,徐州来的人要想和番客做生意,此处是必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