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8月28日 19:03
不能责众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迫使翼国公与刺史改变州策,允许官商一体,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这样,这几位大人便由原先的不知情变为知情默许甚至是积极鼓励,主动为邹华找一本万利的生意。因为邹华的生意可就是他们的生意。为自己办事,为自己赚钱,还有不上心的吗?这收入与效益已一挂钩,官可就不是官了。那由众多变调的官组成的州政府也就不是州政府了。因为它不再作它应该做的事,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了。既然是利益的共同体,也就是既得利益者,包括长史周怀仁,司马许敬明,司功李善保,司仓冯裕,司户茅不奋,司兵姜广铎,司法严纪,司士康乾,市令秦芬,录事参军李凤鸣和医学博士宣湖济。那静县的方嗣因何不在其内呢?原来他并无州官们的魄力,甘愿过个苦日子。本就为自己小舅子是私商一事终日惶惶,去县令大人那里请过两次命,想要主动官降两级,可县令大人偏不允,只得越发得老老实实,不惹事生非。
李凤鸣与李善保一日召集众人在家中吃酒,实则为打牌定计,或者说精忠报国。席间,善保大人道:“众位同僚,我等是天天见面,日日生情。可有一位客人我等近今日不得不见呐。这便是我们的那位财神爷,邹华”。说着从李善保旁边站起身来,道:“李大人真是过誉,我邹华本是一介百姓,蒙了各位大人的不弃与抬爱,才有了今天。我孝敬各位大人一点,根本就不成敬意。哪敢”。
李凤鸣打断道:“邹华,你不必客气。财神你虽不是,但你是我大唐的有功之人。国之本,在于强兵富民。而如何才能强,才能富呀?惟有通过经商之道方能使然。一人贸易,富的是一家;兄弟贸易,富的是一族;而州府,国家皆贸易,富的乃是一国一州的百姓呀。要想国富民强,一统华夏,唯有兴贸易之举,开昌盛之先河。一人富,带动一家富,一官富,带动朝廷富。如此,若朝廷能让百官皆自谋其利,而省下许多的银钱,岂不是国库充盈之日日近,退敌破汉之时将至嘛”。
“说得好”,长史周怀仁鼓掌而鸣,“李大人忧国忧民,一片苦心呐,我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本盼望着干戈宁靖之日,百业待兴。有了与南北客商的贸易之书,便可大行其道,使我大唐重又现光辉富庶,老百姓和朝廷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可谁曾想,这一切都成了泡影。翼国公受人蛊惑而不明就里,竟坐视良机被汉贼利用。今日里幸有邹华与我等精诚团结,初尝硕果。实在是件喜事呀。邹华呀,你好好干,为国家,为朝廷,为我们这些忠良做事,是不会吃亏的。有朝一日,我等定在翼国公与万岁面前举荐与你的本领。好一好,你受了皇封,也该换门庭了。啊,哈哈”。众人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