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8月24日 19:03
,再调来作太原府的少尹。
两位参军给邹华捎了信,要过段时日,有了空缺,方可调任,并要方嗣好好表现,此事也就作罢。且说这邹华,本是个混混,如何就有本事在参军大人面前递上话呢?原来这邹华生得十分聪敏的脑袋。他听郑经讲过这钱荘的原主人柳家和州里官员的关系,那市令秦芬乃是柳钱串子的表弟。有这一层关系,邹华便借了由头来拜访秦芬,明里暗里与他好处。
开始时秦芬并不搭他的茬,但真应了那句话,谁没有个马高磴短的时候呀。这位经管贸易的市令大人在一次工作失误的情况下,少收了番人的税贡,往上报时,才发现此事,若要与番方交涉,不是一日半日就能好的,要从长计议。但上司那头如何应付,真是急坏了秦芬。他的夫人倒是灵机一动,想到了邹华,给秦芬提个醒。秦芬想想是只得去求邹华。邹华是慷慨解囊,帮了秦芬的大忙。如此二人便有了交往。
这秦芬为人是左右逢源,与同僚们相处得挺融洽,尤其是与司功参军李善保交情甚厚。这位李大人乃是唐王的亲叔伯兄弟的庶出之子,他便也是一门子皇亲了。秦芬没少了在李善保面前提起方嗣。
一日吃酒,又言及此事,李善保纳闷,若有所指地问道:“秦兄,这方嗣乃是静县的一个县丞,既不与你共事,也不是你门前客,你因何这等熟识啊”。秦芬道:“李大人,这方嗣的好我都是听来的。可他有一位内弟,他这内弟的好,我是知道的”。“哦?”,李善保满有兴趣,“说说,莫不是秦兄得了人家的好处么?哈哈”。秦芬道:“嗨,取笑了,取笑了。不瞒你,上次老伯母过寿,我送的那顶珊瑚冠,便是邹华拿了来的”。“啊”,李善保惊,“秦兄不是说是你家表兄所赠吗?”。
秦芬把邹华并吞钱荘和后来帮助他渡过难关的事给李善保讲述了一遍,说道:“李大人,像邹华这样的人,我们还是用得着的”。李善保点点头,“是呀,我等本是一州的大员,却被弄得有如寒酸一般。久战虽耗了国力,可战后这几年的时间,若能好生经营,必会国富民强。以我国之能为,不论何等方面,都比那汉贼胜强十分。可如今翼国公受了那童嘉的蛊惑,非是要裹足不前,倒叫那汉贼抢了先。他们那里人人有道,家家富庶,一派太平盛世。难道我们就坐等着自取灭亡吗?”。秦芬道:“是呀,李大人,眼下我们最好能把一些干国良臣荐举给万岁。只有让懂得富国之道的人坐上其位,我国方能走上富国之道啊”。李善保点点头,二人达成了默契。
李善保与录事参军李凤鸣都是唐王派来的。他们眼前着汾河对岸红红火火,日渐昌盛。而自己这一边却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大好的赚钱机会放着不用,早已急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