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5月26日 22:13
等着何于的回答。
“那应该是写信人不满意,或者收信人不满意。”何于回答道。
“对,但是很明显,这两句诗,明明白白地突出了‘这封信’的存在,说明,这封信,不是写信人弃掉的。”
何于点头,接口道:“但是你哥作为一个写信人,又怎么会知道收信人会将这封信弃掉呢?如果弃掉了,这封信又怎么能有现实意义呢?所以这封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被弃掉。”
萧然一脸欣慰,听着这个学弟的分析,赞赏道:“很不错。但是如此的话,这封信究竟在哪儿呢?”
何于沉默了。
“想想还有还有什么遗漏了?”萧然提醒道。
“如果,这封信没有寄出去的话…”何于喃喃道。
“继续。”
“还有一种可能,就这封信现在的状况和被弃掉差不多,若果我们找不到的话。但是这封信不在你这里,也不能在那个收信人那里,那就只能是在邮寄的时候出了问题。
“如此的话,那就说得通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说这封信被弃掉了,也没被弃掉,还能留在那里,等着五年以后我们来寻找这封信。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学校的怠工问题十分严重,因为一封被退回的书信,居然五年以后还积压在学校的收发室里。”
“没错,这种不认真如此可怕,就这样,把所有的真想全部掩盖住了。”萧然叹息道。
“是啊。不过话说回来,你哥的思维还真的够缜密,这种办法都能想到。”何于笑着道:“如此的瞒天过海,还真的一般人难以想到。”
“行了行了,少在这儿拍马屁,干你的活去吧,我这还有事呢。”萧然有些不耐烦地道。
“知道,知道,哈哈,你继续,我挂了啊。”
……
挂了电话,何于静下心来,萧宁的信件应该还在学校的某个地方,或者说应该就是在收发室,这种不认真的态度,真的让人能从心底感到寒意。
按照萧然的说法,萧宁的信件应该是填了一个伪造的地址,然后再由邮政方面退了回来,之后却没有到萧宁的手里,只是积压在了某个地方。
萧宁的信息隐藏得这么隐秘,为什么就能被自己发现呢?想起愈薇将那本藏有萧宁遗留下的信息的《红楼梦》,为什么那一场火就那么凑巧?而这本最重要的书却那么凑巧的被愈薇借过来了?更凑巧的是,愈薇居然因为自己受伤,而将这本书带到了自己面前。这其中,如果有一个环节出了意外,这条信息就不可能落到自己的手里。难道这就是天意?或者说,这就是天意?
萧宁的信息为什么会藏得这么隐秘?这么隐晦却被自己找到了?且不说过程的曲折,就单单是这么隐秘的信息能被自己找到,这就能说明问题。
为什么会这么隐晦?其中固然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开传说的耳目,在传说的眼皮底下,将有用的信息遗留下来。可是这么隐晦,若不是自己运气好,这根本就与没有留下任何信息没有多大区别。但是他还是留下了这些信息,而且还做得如此隐秘,更是骗过了传说,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一定知道有人能够发现这个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