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年10月16日 13:33
指骨之上隐隐露出血色:“该死的东西,光云州一省居然克扣了这么的多粮食和钱银,难怪百姓苦不堪言。”
“皇上息怒!龙体要紧。”康旭劝道。
承佑顿了顿道:“朕原本意要选拔一批新秀来当大任,可惜竟发现在当朝风气之下,竟是人人依附,分党分派。”他微微的叹了一口气,满是失望又透着些无奈。
“皇上,十年寒窗又有谁不想功成名就!”康旭宽慰道。
两人静静的站了一会,承佑见康旭好似有话要说,却又在犹豫,说道:“你我君臣还有什么话不好说?”
“皇上当初答应达弩在今年过冬之时将提供他们一定的食物,以便他们过冬之用,这天是越来越冷了,怕这达弩不久就要来索要了。”康旭有些着急的说道。
承佑倒抽了一口气,整个人瘫坐在椅上,“朕都忘了这件事!这可如何是好?”
“我们是自身难保,只怕到时候无法履行诺言,导致两国战火重燃!”康旭忧虑的道,“还望皇上早做打算!”
承佑自然也想到了,战争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好不容易谈来的和平,现在又要去破坏吗?可是自己都没有足够的粮食,如何能助他们过冬呢?
“皇上此时边关只有云将军一人,万一达弩来犯,他一人怕难以应付。若皇上信得过臣,臣愿请家父出征!”颜康旭双膝跪下,手抱拳,请命道,他知道承佑即便心中万分不愿意,可也是不得不从之。
果然承佑客气的虚扶一把,客气的道:“朕还会不相信你吗?只怕颜将军?”
康旭站起来回道:“家父年纪虽然大了,可是国家有事,又岂会做事不理,皇上无需多想,臣回云州之时,就是家父出征之日。”
“好,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承佑笑着道。
自李啸被判斩立决后,太后一下苍老了许多。她没想到儿子宁愿启用颜党,也不用她的至亲。这份固执倒是又让她想起了先帝,只是先帝能很好的掌控大局,而她的儿子,当今的圣上,只怕还没等翅膀长硬就会被人把毛都扒光,自己还浑然未觉。
“太后,气大伤身!喝点莲子羹消消火!”李嬷嬷端了一碗莲子羹到皇太后的跟前。
“你说哀家是不是真的老了?”皇太后吃了一口,推开了李嬷嬷的碗,摇摇头,眼中几许悲凉,她辛辛苦苦的将承佑捧上了皇位,她所做的一切确有私心,可是她的眼中,江山依旧是李家的江山,她所做的也绝不会影响到江山社稷,为什么承佑就容不下?要怪也只能怪李家的人太贪心,现在闹成这个局面,恐怕将更加难以收场,皇太后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感到力不从心。
“娘娘不老!只是这几日来连日操劳才会有疲倦之感!”李嬷嬷自然知道她为何会这样说,安慰道:“李大人刚才来了,说有海州、磁州刺史写来的信要呈给娘娘看,奴婢说你在休息,让他把信留下,先回去。奴婢想着娘娘现在见他着实有些不合适。”
皇太后给了她一个赞许的目光,说道:“哀家身边幸好还有你!”
“能伺候娘娘是奴婢的福分!”李嬷嬷躬身答道。
李嬷嬷将信念了一遍,无非就是想保李啸一命还有对未来的忧虑云云。太后示意李嬷嬷将信烧了,看着那信一点点的被火苗吞噬,皇太后更加肯定了自己心里的主张,云州之事是过去了,可是她想要的是在承佑还有所顾虑的时候,给李家和自己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哀家让你去见的人,你见过了?”皇太后问道。
“去了,奴婢按着娘娘的意思在李家的众多女儿中悉心挑选了一下,奴婢觉得最合适的非李湘珞莫属!”
“湘珞?李啸的女儿?”
“是的!想必娘娘没见过她。”
皇太后点点头,道:“给哀家说说为什么?”
“李啸大人即使死罪可免,活罪亦难饶,而他的女眷自然是为奴为婢,湘珞天资聪颖,自然会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更好的为太后效力,将来得宠了必不会忘记娘娘的大恩,更重要的是她像极了一个人!”
皇太后一脸好奇的盯着她。
“虞若水!”
“男人总是难忘初遇时的美好,一个更年轻的虞若水……很好!”皇太后脸上终于漾开笑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