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年09月13日 20:40
息,总能将她趋于平稳的心掀起浪潮。
承麟也不反驳她,伸手便要抱她,筱若将他推开,“我想自己走!”
“你是不是真要残废了才高兴!”他眼中带着怒意,不由分说的将她抱了起来,往雁北那边走去。
筱若也知道他说的是对的,更不好反驳,心里却想着:此非长久之计,等稳定下来,一定要弄个轮椅,才不要让他这么抱着,若不是因为这个时代连轮椅都没有,她也不用着如此依附他。
淡淡的米香窜入筱若的鼻子中,引得她肚子一阵咕咕乱叫,她不由的看了一眼承麟,见他神色如常,心中淡定了许多,却见他舀了一碗粥,递到她面前:“肚子饿成这样也不知道吗?快吃吧。”淡淡的语气却充斥着淡淡的温暖。
筱若有些不好意思,抬头看,却见侍卫们早已别过了脸,唯一站在一边拨弄锅盖的雁北也是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果然是训练有素!
筱若刚想接粥,却听到一声大喊:“是那边传来的香味!”听到声音的难民们往这边蜂拥而至,筱若被这情形吓了一跳,雁北当时就想提醒承麟在此处煮粥可能会引来难民围攻,却见承麟心系这名貌似王妃却不是王妃的伊姑娘,他也不好多说,心里不禁暗暗责怪自己心存侥幸,将主子引入了险境。
“主子这些难民饿极了,什么事都做的出来。”雁北说道:“主子还是上车歇着!”虽然说的平淡,却难以掩饰他眼中的那一抹凝重,饶是高手,面对着上百号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也是没什么办法的。
为了主子的安全侍卫们不由的将手握住了刀柄,看着那些越行越近的人,筱若却有了另一个念头,她低头在凑在承麟耳边低语,承麟听完她所说的,惊讶的看着她,半响后,点头。
筱若做好了游说的准备,没料到承麟这么爽快,心中不由一热。
难民们逐渐围拢过来,先围过来的人盯着那散发出香味的瓦罐,不停的咽口水,若不是见他们这些人手握刀柄,只怕真的会有人上前哄抢,人越聚越多,筱若他们被围在了中间,轩辕承佑一手搂住筱若的细腰,帮她支撑住身体,一手插腰,严肃的犹如一尊石像不带一丝表情。
轩辕承麟见时机差不多了,大声说道说道:“本人经商,路遇匪徒,至夫人受伤,日夜兼程赶到都城来求医,未想城门已关,这粥本是为我夫人所煮,可见大家流亡至此,我夫妇于心不忍,我与夫人商议决定进城之后定开棚济粥,而此时这些粥,就先赠与老人和孩子吃,请大家排好队。”
此话一出,人群中一阵骚动,有感恩的,有怀疑的,更有不屑的。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夫人可以让我拿点粥吗?我娘快不行了。”她的说话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
筱若转头才发现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不知何时跪在了她的脚下,她脸色蜡黄,只剩下皮包骨,不过细看那五官倒也颇为秀气。
“你娘在哪里?”筱若问道。
“那边,我娘就躺在那边!”姑娘见有救,眼中带泪的指着城门那说道。
“相公……”筱若望着承麟,低低的唤了一声。承麟听那称呼竟有一刻恍惚,忙让人跟着小姑娘去将她母亲抱来,“我知道,救人好紧!”承麟冲着她撇撇嘴。
筱若害怕发生哄抢,忙对着大家喊道:“大家出门在外不容易,看看各自身边的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先让他们喝上口热粥,暖暖身体。”说着示意雁北将粥分发到那些年长和年幼的人的碗中,也有人想要抢,可是看到雁北手中那明晃晃的剑,自然要掂量掂量,再说给老人和孩子先吃,也是合情合理,犯众怒的事也不会有人愿意干的。
这一罐粥实在太少,筱若又吩咐雁北将身上所有的干粮都拿出来,放在水中组成汤,这样也好让多一点的人吃到。
“娘……你醒醒,你醒醒!”那恸哭之声划破长夜,那位姑娘的母亲还没来得及喝上粥,就离开了人世。
死人是灾害中最平常的事情,这一路上死的人太多了,所以大家都麻木了。有的人头都没抬的瞌睡着;有的人抬头看了一眼,继续喝汤;最好的也莫不是去劝慰了几句,便走开了。夜依旧很黑,黑的见不到一点亮光,留下的只是那姑娘低低的哭泣声。
筱若看到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泪不请自来……
一双温暖的手将她搂紧,没有任何的话,却觉得好温暖好温暖,鼻息间留有他衣服上淡淡的檀香味,提醒着筱若,这个人不是承佑,而是轩辕承麟,她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