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年07月17日 17:20
御花园的围墙边吆五喝六的管事大总管,被吓的浑身颤抖的她以为自己此次必死无疑时,被泼的那人态度却令她颇为吃惊。
“七弟,算了,这寒冬腊月的,宫人也不容易,你看她手上都长冻疮了,我回去再换一件衣服就是了,你也不必责怪她了。”
说完,他便蹲下身子,轻轻扶起瑾鄢,并从宽大的袖口中拿出一瓶上好的金疮药放在她的手中,笑眯眯的说道:
“你不用害怕,阿齐是吓唬你的,但要长点心哦,下次再碰到别人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这是瑾鄢自入宫起,第一次有人用这么温柔的语气笑着和她说话。
姣好的面容,骨节分明的双手,还有那温润的气质,周身弥漫着不同于常人的气场,听他说话,就好像在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实在让人移不开眼。只是如今在宫中已是宫婢的身份,再也不能像在家的时候那样瞧个清楚了,处处都要谨小慎微,稍微有点不经心,就有可能死在这深宫里。想到这里,谨鄢不禁有些失落和伤感。后来在瑾鄢不断费尽心思的打听下,才知道他是当今陛下的兄弟——五皇子,吆喝那人是他一母所生的同胞弟——七皇子。
虽然宫中不乏富贵之人,但多年以后,这个富贵人便像梦魇一样刻在了瑾鄢的人生中,挥之不去。
4
初秋,后宫争斗不休,得皇上独宠的丽妃胎死腹中,血崩而亡,一尸两命,震惊朝野。
皇帝命人彻查此事,各宫宫人都谨言慎行,恐祸及池鱼。
正逢此时,丽妃的同胞哥哥王将军在回宫悼念亡妹的路上又被匪徒截杀,一时间,宫廷巨变,矛头直指当朝摄政王。
素闻新皇登基之时,据遗诏命先帝四弟为摄政王,先帝在时他无心朝政,只愿得一封地做闲散王爷,但上任之后他便以先皇遗诏和新皇年幼为由,手握兵权,把持朝政,朝野大事皆有其做主,坐享无上尊容。直至皇帝弱冠之年还未归还朝政大权。
新皇对此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听闻此次王将军入京便是奉密诏欲在宫里掀起惊涛骇浪,逼迫摄政王归还政权,同时为亡妹报仇。
宫廷哗变,血雨腥风。
最终考虑不周的无势皇帝,还是败给了老气横秋的摄政王。
宫廷政变,东窗事发,一场无声的硝烟因王将军的死而落下帷幕。摄政王以清君侧为由血洗乾清宫,后又昭告天下皇帝软弱无能,昏庸无道,德行有亏,意图违抗先帝遗诏欲立罪臣之女丽妃为后,此等无才无德之人不配为帝,应当自行退位,传位于异母胞弟五皇子。
自此之后,冷宫多了一批可怜人,囚牢又多了一批冤死鬼。
但上位者的雷霆手段,不得不使人信服。
听宫人们说,此次宫变摄政王的胜利得益于一位刚上位的骠骑将军。是他在背地里发现新皇阴谋,并献计减除新皇安插的党羽,才使此场斗争以胜利终结。
可令人不解的是,他此次立功对自己别无所求,只求下届圣上能立自己亲妹妹为皇贵妃,享一世荣华富贵。
在摄政王的威压下,新皇帝欣然答应,在登基礼举行那天准备立他的妹妹为皇贵妃。
登基礼将至,谨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皇后身边的贴身公公亲自带领下搬进了翊坤宫,茫然的她一路上也想不通为何自己会突然变成皇贵妃。望着偌大的寝宫和毕恭毕敬的婢女,谨鄢一时之间好似在做梦一样,做了这个宫里的所有女人都期盼的梦。
弹指一挥间,新皇登基,瑾鄢的身份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了名副其实的皇贵妃。安坐于高堂之上,雍容华贵,风光无限。月前干活的宫婢,摇身一变,竟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誉六宫的主子。
圣旨已下,随之而来的是谨鄢父亲的晋升,母亲被封诰命,姐夫也从七品芝麻官一跃成为了正三品的礼部侍郎。谁知,宫中有人欢喜有人忧。
从小小宫女一跃成为皇贵妃,本就不符合规制,流言蜚语也逐渐在宫中兴起。之前同舍陷害谨鄢的婢女不知是被心中的恐惧给逼急了还是被嫉妒蒙蔽了双眼又或是特意有人指使,竟胆大妄为地在翊坤宫门角处设置厌胜之术,在谨鄢住进新寝宫的第二天早晨被一位宫中打扫的小太监发现,最终在皇后的授意下,谨鄢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杀人的血腥场面。
直至回宫的路上,宽大的妃袍下嵌进肉里的指腹流出的鲜血浸透了里衣的袖口,但紧握的双手迟迟都没有打开。
虽然谨鄢被杀戮场面惊吓到呕吐不止,午夜梦回时也常会梦见那血腥的场面,但却并未后悔没有阻止杀掉婢女,只因她不愿以后自己再受到任何欺辱。
是皇宫让她平静的生活坠入地狱,既然拥有主宰地狱的权利,那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好了。
狠厉,只是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的生存手段而已。任何想要杀掉她的人死去都是罪有应得。
紧接着,新皇为消除政务隐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查出造势的主谋,让这些制造流言的人永远闭上了嘴巴。于是,在别人无奈的羡慕嫉妒恨中,瑾鄢稳稳地坐上了后宫第二把交椅。
但令瑾鄢始终疑惑的是,竟不知自己何时拥有了一个当骠骑将军的嫡亲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