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年07月17日 17:20
已有一个多月,娘亲怕我伤心难过时常来宽慰我,我趁机问她以前的事,前几次她也只是摸摸我的头,温柔的对我笑,什么都不说。
后来见我问多了,只告诉我离宫中远一点,能不去就不去,离陛下远些。
看着并无头绪。
“你可有什么方向?”我问他,毕竟依他所言他是看过全书的,就算不清楚往事,也应该有些方向。
他沉默的思考一会儿后说:“应该与宫里的几位有关,有机会去宫中探探。”
“宫中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注意着点。”别让我的秦寒津被砍了头。
4.
已过去三个多月,临近元宵佳节,可我们依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我不由得感到焦急,照这样下去不知要何年何月了。
正巧此时秦寒津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探得点眉目,约我元宵节时详谈。
元宵节当日我欢欢喜喜同父母吃了元宵便出门了。
爹娘今日要参加大齐使臣的接风宴,便没空管我,随我去。
我去找秦寒津时看见路边有卖冰糖葫芦的,便顺手买了一根。
待见到时,下意识将冰糖葫芦往他面前一递,两人都愣了愣。
又忘记了,我想。
准备将手收回来时,秦寒津却接住了。
而后半倚着,笑着看我,“既是给我的,收回去干嘛,连冰糖葫芦也要赖我的?”
我直直的盯着他,忽而眼前就已雾蒙蒙的一片了,泪珠接连不断滚过脸颊,我慌乱的擦着却一直擦不完。
秦寒津见我哭了,慌乱的站起来将我一把拥在怀里,“晏晏别哭,我在呢。”
他一直轻轻拍着我的背,抚慰着我,我哭了一会便止住了,敛了神情抬头看他。
还未问他怎么回事,他已俯身下来堵住我的话。
松开时,两个人都轻喘着气,秦寒津依旧紧紧抱着我,像是要把我揉进身体里一般。
被压得有点难受便推了推他,问他是什么情况。
“我与他商量今夜我来控制身体,毕竟,今夜是你的生辰。”他在一旁玩着我的头发,慵懒的说到。
“可有什么代价?”我转过去问他,毕竟如果可以秦寒津一定是时时想出来的。
可不需要他回答,他的脸色已变得格外苍白,冷汗一滴一滴的往下。
他只是虚弱的对我笑,“晏晏,别担心,看窗外。”
我转身看去,千百只孔明灯逐渐升上天空。
“晏晏平安喜乐。”
“晏晏万事顺遂。”
……
每一只上面都有祝福。
是秦寒津一只只亲自写的。
我转头看秦寒津,他强撑着对我说了生辰快乐后便晕过去了。
5.
我在旁边守着,过了一会秦寒津醒过来,我看他神色淡漠如水,便轻轻叹口气。
“如今他是被压制的,拿到控制权极费心力,对身体有不小的损害。”
我点点头,正准备进入正题问他探得什么消息时,门被推开了。
是宫中的人。
我皱皱眉,那人看向我却是笑颜如花,“柳姑娘,杂家来宣圣旨了。”
“呦,秦小将军也在呢,不知你们这是……不过没关系,小将军一起听听吧。”
我与秦寒津对视一眼便跪下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谕,车骑大将军之女柳岁晏珺璟如晔,雯华若锦,惠质兰心,贤良淑德,堪为众女之首,特封岁时公主,于半月后出嫁齐国,系两国友谊。”
我浑身发冷,如同寒冬腊月却被扔进水中一般,我不知我是如何接的旨,我看见秦寒津也很震惊,他跟我说了些什么,我却什么都没听到。
为什么会如此突然?
我看着秦寒津,声音沙哑。“是这样吗?原书中的剧情是这样吗?”
他沉默后摇摇头。
“那是为什么啊?”没人能够回答我。
我忘了怎么回的府中,醒来时娘亲坐在我身边,愧疚的看着我。
“对不起晏晏,都是阿娘的错。”娘亲抱着我,声音哽咽的说。
我呆呆的看着她,愣了一会便猛地闭上眼又睁开。
现在不是悲伤难过的时候,我要打起精神。
“娘亲,昨夜是怎了,为何会突然赐封我为公主让我去和亲?”
我看着阿娘默默了,轻轻叹气,摸了摸我的脑袋。
“昨夜陛下吃多了酒,神智不清醒,趁我出来透气时跟了出来,强迫于我,后来你阿爹赶到,拉开了陛下说了些不敬的话,陛下回去后方下了那道旨,原定的是惠安公主的。”
阿娘说,原本她与爹爹及陛下年少时是很要好的朋友,陛下心悦于阿娘,可她和爹爹是两情相悦,这便有了隔阂,本来问题并不大,可陛下却存着谁都不要想的心思,派人掳走阿娘,若不是爹爹及时赶到,阿娘险些没了清白,这才把年少的交情都耗光了,后来又忌惮阿爹功高盖主,几次为难。
我想,所以这便是上一辈的事吗?简单粗暴却又异常荒唐,身为君主却如此作为,实在让人不屑。
正想着,爹爹便进来了。
“闺女莫怕,爹爹会有办法的,不会让你去和亲的。”爹爹抱着我和娘亲温柔地说。
我的爹爹五大三粗的,嗓子一震一公里外都听得到,偏偏在我和娘亲面前细声细语;明明是个直来直去的汉子,也懂得节日给我和娘亲买礼物逗我们开心;许了娘亲一生一世一双人哪怕没有儿子也依然无悔。
我相信爹爹的。
我写了封信给秦寒津,告诉他事情原委,他只回了两个字——勿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