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7:37
,不是嘴边儿上的话.这也可以说是"老实话".但是"心口如一"向来是难得的,"口是心非"恐怕大家有时都不免,读了奥尼尔的《奇异的插曲》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就可恍然."口蜜腹剑"却真成了小人.真话不一定关于事实,主要的是态度.可是,如前面引过的,"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看什么人就掏出自己的心肝来,人家也许还嫌血腥气呢!所以交浅不能言深,大家一见面儿只谈天气,就是这个道理.所谓"推心置腹",所谓"肺腑之谈",总得是二三知己才成;若是泛泛之交,只能敷敷衍衍,客客气气,说一些不相干的门面话.这可也未必就是假的,虚伪的.他至少眼中有你.有些人一见面冷冰冰的,拉长了面孔,爱理人不理人的,可以算是"真"透了顶,可是那份儿过了火的"真",有几个人受得住!本来彼此既不相知,或不深知,相干的话也无从说起,说了反容易出岔儿,乐得远远儿的,淡淡儿的,慢慢儿的,不过就是彼此深知,象夫妇之间,也未必处处可以说真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个人总有些不愿意教别人知道的秘密,若是不顾忌着些个,怎样亲爱的也会碰钉子的.真话之难,就在这里.
真话虽然不一定关于事实,但是谎话一定不会是真话.假话却不一定就是谎话,有些甜言蜜语或客气话,说得过火,我们就认为假话,其实说话的人也许倒并不缺少爱慕与尊敬.存心骗人,别有作用,所谓"口蜜腹剑"的,自然当作别论.真话又是认真的话,玩话不能当作真话.将玩话当真话,往往闹别扭,即使在熟人甚至亲人之间.所以幽默感是可贵的.真话未必是好听的话,所谓"苦口良言","药石之言","忠言","直言",往往是逆耳的,一片好心往往倒得罪了人.可是人们又要求"直言",专制时代"直言极谏"是选用人才的一个科目,甚至现在算命看相的,也还在标榜"铁嘴",表示直说,说的是真话,老实话.但是这种"直言""直说"大概是不至于刺耳至少也不至于太刺耳的.又是"直言",又不太刺耳,岂不两全其美吗!不过刺耳也许还可忍耐,刺心却最难宽恕;直说遭怨,直言遭忌,就为刺了别人的心——小之被人骂为"臭嘴",大之可以杀身.所以不折不扣的"直言极谏"之臣,到底是寥寥可数的.直言刺耳,进而刺心,简直等于相骂,自然会叫人生气,甚至于翻脸.反过来,生了气或翻了脸,骂起人来,冲口而出,自然也多直言,真话,老实话.
人与人是如此,国与国在这里却不一样.国与国虽然也讲友谊,和人与人的友谊却不相当,亲谊更简直是没有.这中间没有爱,说不上"真心",也说不上"真话""真心话".倒是不缺少客气话,所谓外交辞令;那只是礼尚往来,彼此表示尊敬而已.还有,就是条约的语言,以利害为主,有些是互惠,更多是偏惠,自然是弱小吃亏.这种条约倒是"实话",所以有时得有秘密条款,有时更全然是密约.条约总说是双方同意的,即使只有一方是"欣然同意".不经双方同意而对一方有所直言,或彼此相对直言,那就往往是谴责,也就等于相骂.象去年联合国大会以后的美苏两强,就是如此.话越说得老实,也就越尖锐化,当然,翻脸倒是还不至于的.这种老实话一方面也是宣传.照一般的意见,宣传决不会是老实话.然而美苏两强互相谴责,其中的确有许多老实话,也的确有许多人信这一方或那一方,两大阵营对垒的形势因此也越见分明,世界也越见动荡.这正可见出宣传的力量.宣传也有各等各样.毫无事实的空头宣传,不用说没人信;有事实可也参点儿谎,就有信的人.因为有事实就有自信,有自信就能多多少少说出些真话,所以教人信.自然,事实越多越分明,信的人也就越多.但是有宣传,也就有反宣传,反宣传意在打消宣传.判断当然还得凭事实.不过正反错综,一般人眼花缭乱,不胜其麻烦,就索性一句话抹杀,说一切宣传都是谎!可是宣传果然都是谎,宣传也就不会存在了,所以还当分别而论.即如贝尔纳斯将他的书自题为《老实说》,或《老实话》,那位美国客人就怀疑他在自我宣传;但是那本书总不能够全是谎罢?一个人也决不能够全靠撒谎而活下去,因为那么着他就掉在虚无里,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