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7:27
北行飞抵济南附近党家庄上空触山,机毁遇难。诗人的一生极其短暂却绚烂传奇,他用生命实践着他的诗,而后人却只能由他的诗来实现他未完成的生命。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徐志摩留给后人四本诗集:《志摩的诗》(1925年出版),《翡冷翠的一夜》(1927年出版),《猛虎集》(1931年出版),《云游》(陈梦家编,1932年出版)。诗人曾说他的一生大抵都有一个情感的线索可以找寻,其实他的诗也同样循着这条情感的轨迹前行。胡适在《追忆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新月》四卷一期《志摩纪念号》)对这三种精神的向往和追求构成了徐志摩诗歌的主要内容。天性浪漫的诗人在爱情面前神魂颠倒,在诗歌中更是写出了他对真挚爱情的渴望和执着。《雪花的快乐》用欢快的调子唱出了对爱情的神往,《翡冷翠的一夜》则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对“容不得恋爱”的世界的控诉。对自由的追求贯穿在诗人所有的诗歌中,他渴望得到爱情的自由、理想的自由、社会的自由。《为要寻一个明星》,“明星”也就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主人公虽然骑的是一匹瞎马,虽然自己面对的是黑夜、荒野,但他仍义无反顾地冲过去,直到“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直到“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他仍坚持着他的理想。对美的追求更多地体现在诗歌的形式上,作为新格律诗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徐志摩的诗歌表现出了鲜明的形式美感特征,具体表现在:第一,结构的完美统一。《再别康桥》是一个代表,全诗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严守二四押韵的韵式,节奏优美而又契合诗人的情感起伏,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第二,意象的复叠美。诗人往往会重复使用同一意象,如《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一诗,每一节都在重复不知道“是在那个方向吹”的风这一意象,在回环往复的重叠之中,营造了一种迷茫的气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语言的优美。他的语言新颖自然,平易优美,既无半文半白的语句,也少有食欧不化的痕迹,还能运用一些浅显的口语模拟声态,为现代汉诗的语言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残诗》有意识地使用北京话里的口语,这些口语在徐志摩的提炼下显得“珠圆玉润”,意味深长。当然,徐志摩的诗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过于注重诗歌的形式、情感的过度宣泄等,但对于这样一位激情而浪漫的诗人而言,“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纵然不够完美,却也淳朴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