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年12月13日 10:12
心思自然没有露于脸上,却故作不解道:“岭南?岭南在哪里?没去过。”对李仁杰问道:“哎,仁杰兄,岭南是哪里?离咱们彭城有多远?”李仁杰摇头不语。 孟仁德忽然哈哈大笑,笑毕摆手道:“马兄不必再打晃眼,这方圆百里能有李兄这等身手的,老夫不说全认识,至少没几个认不得的,马兄如有不便,不说也罢,但老夫相信三位既非水蛟帮人,也非他们请来的帮手,非敌既友,五更已过,天亮不远,三位何不上山稍作休整,明早再出发也不迟。” 马忠道望向李仁杰,征求上意见,未等李仁杰说话,孟仁德又道:“怎么?三位不会担心什么吧?哈哈……” 马忠道虽不知这孟仁德是何用意,瞧其形势,立即撤回即使不费力气也得费点口舌,与水蛟帮既非一伙,有何担心的?回撤路上必有水蛟帮或五柳庄人,上山稍作休整也未不可,想好主定,便道:“前辈说笑了,萍水相逢,又深夜打扰,心里过意不去呀。” 孟仁德道:“既来便是贵客,何来打扰?天色不早,早点上山休息才是正事,请请请,还不把你们三师父抬上山去?” 众人即要动身,木一龙喊道:“马伯伯,这车棚……” 马忠道会意,道:“哦对了,我们车内有一受伤年轻女子,不知孟英雄是否认识?” 孟仁德茫然道:“女子?” 马忠道紧接道:“好象所带的箭竿上有着芒山两字?” 孟仁德呀声道:“难道……烦请马英雄带路。” 火把照清面庞,高大山惊叫道:“小师妹……” 芒山结义堂。 马忠道、孟仁德同坐正堂太师椅,两人同时举杯喝茶。李仁杰、木一龙席下坐,对面则是高大山还有另外三人。郝红妹、牛二响已被抬回厢房治伤。 马忠道放下茶杯道:“承蒙孟前辈款待,马某等人感恩不尽。” 孟仁德哈哈笑道:“客气客气,救回小女之命孟某还没有来得极重谢呢,哪能让你们言谢,哈哈……再说我芒山能结交马兄这样的英雄,是孟某的福气,也是芒山的福气呀。” 马忠道嘿嘿道:“孟老英雄太谦虚了,与孟小姐相遇实是巧合、有幸,哪里谈得上恩呢,还是孟小姐福大呀……我们能结识芒山好汉,尤其是孟老英雄,又受如此款待,我们更是倍感荣幸。呀,这几字刀法精妙、读着铿锵有力,令人振奋呀。” 木一龙知道马忠道所说的字是挂在正堂上方的篇牌“芒山结义堂”,字像是刀刻而成,字大却似乎也没讲书法。 马忠道夸字,众人除了李仁杰、木一龙无不抬眼观看,点头附和。高大山兴奋道:“你可真有眼力,这可是我师父亲自刀刻的。” 马忠道道:“原来是出自孟前辈之手,怪不得如此传神呢。”孟仁德笑声更大。 木一龙暗忖这高大山不是健忘便是粗汉,这会儿竟完全忘记刚才打斗的事。印象里马忠道总是面无表情、出口严厉,这会儿倒变得能捧会吹。 一位中年汉子走过来,道:“师父,师妹和三师弟已找郎中看过,只是小伤,也上过药了,小师妹……” 孟仁德点头说“做得好,小师妹你就不用担心了”,并向马忠道等人介绍中年汉子是其大徒儿午新武。马忠道又再致歉意、自责。 孟仁德全推误会,自己管教不严,略有惩戒也是长进,同时再次表示谢意,吩咐午新武安排人手打扫干净房间、准备好酒好菜。 马忠道也朗声说“好”,借花献佛要与孟前辈喝上几杯。 李仁杰不愿出面、木一龙不方便行步,两人被安排同一房间,饭菜送到房里。两人吃了后,本不太熟悉,说话不多,各自上床休息。 独不见马忠道进房见面,木一龙暗想真与孟仁德对饮了?本想向李仁杰打听,奈何李仁杰拉下床帘。 木一龙是被饿醒的,李仁杰不在房里,桌上放着三个小菜,几个饼子,小碗和水壶。 木一龙拄着铁棍下床,右腿着地时感觉疼痛几乎不在,索性放下铁棍,慢慢走到桌旁,吃起来。 走出房门,外面已日出二竿,这是个半山,不足半里,像是半坡,铺满草丛,下是山谷,山层苍翠,风中有香,不见鸟飞,鸟鸣不绝。半山叠着三四层房子,各有卷起的房角,青砖青瓦,最下层多是大石块砌成。这样的环境,犹如到了九龙山一般,在此居住,宁静,舒适,安逸,与外无争,与内和谐,让人遐而忘想。 木一龙所居房屋是在最高层,往下俯瞰尽是翘起的房角从葱绿的枝叶中伸出,像一个个小怪兽似的。 房前一条石阶,顺着几个转折便到了最下层。 木一龙发现这里较山上空地较大。左首房屋较大,四角顶,八条柱,篇额写着结义堂,原是昨晚孟仁德接见之处。结义堂两侧各一排相同房屋,均是依山搭建,有的深凹石层或土层,堂前一片空地,方圆半里左右,青色石板铺就,地面平整,像是一个场子。左首最下端一条平道,一条阶梯型,想必就是上下山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