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9
百姓,并到宗庙祭奠告慰先祖.
肃宗让人骑快马告诉李泌,自己要在长安召见他.李泌到长安后,拜见肃宗.肃宗对他说:"朕已经上表给太上皇,请他回京.朕打算把皇位还给太上皇,自己回东宫做太子."
李泌问:"陛下送往四川的上表,现在还能追回来吗?"
肃宗答道:"应该已经走了很远了."
李泌说:"陛下,臣认为太上皇不会回长安."
肃宗听李泌这么说,很惊讶,追问原因.李泌答道:"依照常理和现在的情况,太上皇不回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肃宗问:"那朕该怎么做呢?"
李泌说:"请陛下准备一份大臣们的贺表.内容就说自从马嵬坡留下叛乱到今日收复京城,陛下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太上皇.所以,恳请他动身返回长安,以便陛下能在太上皇身边尽孝.这样应该就没问题了."
肃宗听罢,让李泌立即起草新的表书.肃宗读完后,泪流满面,哭着说:"一开始,朕的确想把帝位还给太上皇.如今,听完先生的一席话,才明白自己之前的想法并不合适."
肃宗立即派宦官拿着新的表书,出发前往四川.然后,肃宗让李泌陪同自己一起喝酒,酒后,两人还同榻而卧.
李泌对肃宗说:"如今,我已经报答了陛下当年的知遇之恩.臣打算重新去过隐士的生活,那是多么快活自在的生活啊!"
肃宗问他:"这么多年来,先生和朕一起共患难.如今终于到了可以享受的时候,先生为什么要离我而去呢?"
李泌说:"有五条理由证明臣不能留下来.我希望陛下能答应让我归隐,让我能保住性命."
肃宗问:"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泌答道:"我和陛下相遇的时间太早.陛下对我任用太重.陛下宠爱我太深.我的功劳太高.我自身的事迹太奇特.这就是我不能再留在陛下身边的原因."
肃宗说:"这件事以后再说,先睡觉吧!"
李泌说:"现在,陛下和我睡在同一张床上,陛下都不答应我的请求.更何况以后在朝堂上呢!我还敢向陛下提出请求吗?陛下不让我离开,其实是在杀我."
肃宗说:"原来你对朕的疑心这么重,朕怎么可能会杀你呢?你难道把朕看做是越王勾践了吗!"
李泌答道:"我之所以要求离开朝堂,去归隐,正是知道陛下不会杀我.如果陛下要杀我,我哪里还敢说离开呢?再说,真正要杀我的是刚才我说的那五个理由,不是陛下.过去,陛下对我那么好,有些话,我还不敢完全说出来.何况现在天下时局已定,我怎么还敢直言进谏呢!"
肃宗想了想,说:"你这么说,是因为当初朕没有采纳你那个北伐的计划吗?"
李泌答道:"和那件事无关,我不敢说的是建宁王李倓的事."
肃宗说:"李倓是朕喜欢的儿子.他英勇果敢,又立过大功,这些朕岂能不知?但是他后来被小人唆使,为了图谋太子之位,竟然要害死他的哥哥.除掉他也是迫不得已,朕必须以国家为重.这些原因先生难道不知道吗?"
李泌回答说:"如果建宁王真的要谋害太子,那么广平王对他应该是有怨恨的.但是每次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广平王都会流泪,说建宁王是被冤枉的.现在,我是因为坚决要离开陛下,才敢把这件事告诉您."
肃宗说:"建宁王曾经半夜去摸广平王的门,是想要去害广平王."
李泌说:"那是有人要加害建宁王而说的谎言.建宁王聪明伶俐,为人正直友善,怎么可能做这种事?以前,陛下打算让建宁王担任元帅,我则建议任用广平王.如果建宁王真的有当太子的野心,他必定对我有很深的怨恨.但是,他却认为我很忠心,对我非常友善,与我的关系也更加的亲密.从此事上,陛下就应该能看出建宁王的想法."
肃宗听了这番话,哭了起来,说:"先生说的对,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就算了吧,我以后再也不想听到这件事了."
李泌说:"陛下,我说起这件事,不是提醒陛下以前犯下的错误,而是希望陛下将来处理政务时,能够谨慎小心.天后武则天生了四个儿子.太子李弘是长子.当时,天后正计划称帝,因为厌恶李弘的聪明正直,就下毒,杀了他.接着,次子雍王李贤被立为太子.李贤因为李弘的死,整日惊恐不安.他便作了一首《黄台瓜辞》,送给武则天,希望能使天后有所触动.但是,天后对此置之不理.最后,李贤还是死在了巴州.《黄台瓜辞》的全文是,‘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我想提醒陛下,您现在已经摘了一次,希望从此没有第二次!"
肃宗闻言,惊愕不已,说:"朕怎么可能那样做呢!你把这首诗写下来,朕把它写到条幅上."
李泌说:"陛下只要记在心中就好,何必非要把它留在表面上呢!"
当初,建宁王李倓因为多次向肃宗揭露李辅国、张良娣二人的罪行,最终被二人诬陷致死.李泌看到,广平王立下战功后,张良娣出于忌恨,正在暗中到处散播流言,诋毁广平王李豫,所以李泌才说起此事,提醒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