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资治通鉴菁华

第44章 李世民初建霸业

书名:资治通鉴菁华 作者:司马光 本章字数:4169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8


第44章 李世民初建霸业

  

  神武肃公窦毅的女儿是唐公李渊的妻子.窦氏一共为李渊生了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最后嫁给了太子千牛备身临汾人柴绍.

  李世民聪明过人,机智勇猛.隋王朝的混乱不安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平定天下.于是,他不断结交有识之士,广散资财聚集宾客,爱戴拥护他的人越来越多.李世民的妻子是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右勋卫长孙顺德又是长孙晟的族弟.长孙顺德和右勋侍刘弘基当年为了为了逃避辽东战役,投靠了当时在晋阳做官的李渊.通过李渊,他们二人与世民的关系也很好.左亲卫窦琮是窦炽的孙子,逃亡在太原,平日里他与李世民不太和,常常心生猜忌.李世民却心胸宽广.对他有意的特别照顾,甚至默认窦琮可以在自己府上来回走动.窦琮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晋阳宫监裴寂和晋阳令刘文静二人住在一起.望着城上的烽火,裴寂叹息道:"现在的我穷成这个样子,生不逢时又赶上社会如此动乱,我可指望什么活下去啊?"刘文静听后笑着说:"社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预测嘛,况且我们二人关系这么好,有我在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刘文静后来认识了李世民,很佩服他的才能就和他结为兄弟.刘文静对裴寂说:"李世民不是一般人,有着汉高祖刘邦一类人豁达的性格,魏武帝曹操一样威武的神态,别看他年纪轻轻,将来一定能成大气候."裴寂对刘文静的话根本没当回事,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刘文静与造反的李密有亲戚关系,所以受到牵连,被关押太原监狱.李世民去探望他,刘文静说:"如今天下大乱,想要天下安定,恐怕只有像汉高祖、汉光武帝那样人."李世民说:"你怎么知道当今社会没有这样的人呢?我想多半是因为大家缺乏识别的慧眼吧!我特意来看你不是因为咱俩交情好,而是真的有要事和你商量.不知道你有什么打算?"刘文静说:"就目前形势来看,陛下南下巡游江、淮去了,李密率领的大军又逼近东都,各地揭竿而起的人我想也要数以万计.若这个时候,能有一个人拥有天子风范的人站出来,那天下安定就指日可待了.为了躲避盗贼,太原百姓都搬到了城内.我作过几年县令,也认识一些有识之士,假如把他们聚集起来,加上百姓怎么也有十万人.同时,依令尊的威武气势,本身就统领几万军队,号令一声无人不从!我们通力合作,率领这些兵力趁机发兵号令天下,不用半年时间,江山霸业定会是我们的."李世民笑道:"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没想到不谋而合了."于是李世民就暗中筹集兵力.李世民怕父亲不答应,就没敢告诉他.犹豫了很久,还是没敢告诉他.

  李渊和裴寂是世交,关系一直很好!还常常在一起把酒言欢,有时候甚至彻夜不归.刘文静打算让裴寂找个合适的机会向李渊说明这一切,于是就引见裴寂和李世民结交.李世民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几百万,让龙山令高斌廉与裴寂玩赌,渐渐输给裴寂,裴寂非常高兴,由此每天与世民在一起交游往来,情谊日深.李世民把自己的意图告诉裴寂,裴寂许诺劝说李渊.

  正逢突厥人侵犯马邑,李渊派高君雅率兵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同力抗击突厥人.王仁恭、高君雅与突厥交战不利,李渊怕一起被治罪,非常忧虑.李世民乘机屏去左右的人劝说李渊:"如今主上昏庸无道,百姓困顿贫穷,晋阳城外都成了战场,大人要是恪守小节,但下有流寇盗贼,上有严刑峻法,您的危亡就要来到了,不如顺应民心,兴起义兵,转祸为福,这是上天授予的时机."李渊大吃一惊说:"你怎么说这种话,我现在就将你抓起来向国家告发!"说着就取来纸笔,要写状表.世民慢慢地说:"我观察天时人事到了如此地步,才敢说这样的话如果一定要告发我,我不敢辞死!"李渊说:"我哪里忍心告发你,你要谨慎,不要随便说!"第二天,李世民又来劝李渊:"大人现在奉命讨伐乱贼,可盗贼如今这么猖獗,讨伐的完吗?到最后不还是死罪一条.况且世人都说咱们李家的人跟图谶上的预言很吻合,这就是为什么李金才被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灭族的原因.如果大人真的能将贼乱消灭干净,我想即使功劳再大也不会受什么奖赏,就是怕大人的处境却越来越危险!大人不妨仔细考虑下我昨天说的话,没准是个万全之策."李渊叹息说:"你说的话我昨晚考虑了一夜,说的很在理.这次看来不管是家破人亡还是变家为国我都由你了!"

  先前,裴寂偷偷用晋阳的宫人侍奉李渊,和他一起喝酒.兴起之时裴寂说:"世民他暗自招兵买马,正在谋划举兵之事.正是因为这样我私自让宫女侍奉您,恐怕事情败露出来,一起获罪被诛杀,为此才定下这应急之计.现在大家都愿意协助世民完成大业,不知道您意下如何?"李渊说:"我知道我儿子的这个谋划,事已至此我也没有异议,我也听大家的."

  由于李渊与王仁恭抵御突厥的进犯失败,隋炀帝派人将他们押往江都.李渊害怕极了,李世民与裴寂等又劝说李渊:"炀帝昏庸无能是确信无疑了,您再这么效忠隋朝下去也没什么好处,这次进军失利本来就是将士们的错,现在却牵连到您,而且炀帝已经派兵前来羁押你们了,情况紧急请您赶紧定夺.况且晋阳军队兵强马壮,各种物资准备也十分充分,您还有什么顾虑?关中一带的豪杰门都起来造反,但他们却没有一个强大的领袖投靠,

大人要是能大张旗鼓地向西进军,我想将他们招至麾下应该是易如反掌.又何必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朝来的使者将你杀害了呢?"李渊赞同了他的话,并积极安排战略部署.刚要起兵,炀帝又下令赦免了李渊和王仁恭并官复原职.李渊起兵的计划只好暂时延后.

  李渊任河东讨捕使时,认识了夏候详的孙子夏候端.由于夏候端擅长占卜星象以及给人相面,李渊便打算让他做自己的副手.夏候端对李渊说:"据我观测,最近玉床星摇动,帝座星不稳,岁星又居参宿的位置,这就预示着天下必有人要起兵谋反.我个人觉得大人很有潜力.当今圣上爱猜忌又残忍,对李姓家族的猜忌则更胜一筹.如今李金才已经死了,大人要还想不出个变通之法,那就等着做李金才第二吧!李渊心里非常赞同他的说法.等到李渊留守晋阳,鹰扬府司马太原人许世绪也劝李渊说:"图谶的预言里有您的姓氏,民间流传的一些歌谣有您的名字,况且您手上握有重兵,把守的也都是有利位置,举兵起义必能成就一番事业,如果还这么毫无行动,那只能是坐以待毙,还望大人三思!"行军司铠文水人武士,前太子左勋卫唐宪,唐宪的弟弟唐俭也都纷纷劝说李渊起兵.唐俭说:"您招抚了位居北方的戎狄,又在南面聚集了很多有识之士,想通过这样的举措来赢得天下,大有商汤和周武王的风范."李渊说:"你们将我和商汤、周武王相提并论,实在是让我惭愧,即使我打算举兵,从根本上只不过是为了个人生存,至于什么拯救乱世这样伟大的意义,我还真没想过.至于是否真那样做,我还要再考虑考虑.你们暂时先注意下言行,别节外生枝."由于这时李建成、李元吉还都镇守在河东,所以李渊迟迟不能决定.

  刘文静对裴寂说:"古语有言,先发制人而后发制于人,为何唐公迟迟不起兵,难道你们没劝他早日行动吗?身为宫监却知法犯法,竟然用宫人侍奉宾客!要是朝廷发现了,处死您也就罢了,难道还要殃及唐公吗?"裴寂听后心里很害怕,屡次催促李渊起兵.李渊让刘文静故意下令,征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等地二十岁至五十岁的男丁全部入伍,并在年底之前集结到涿郡前去攻打高丽.这一招果然奏效,老百姓更加慌乱起来,想造反的人与日俱增.

  当汾阳宫被刘武周攻占后,李世民又对李渊施加压力:"大人作为当地的官员,现在却眼睁睁看着盗贼偷了证据逃跑,要是不赶紧想办法,只怕很快就大祸临头了."李渊于是召集各路将领说:"由于我们防守不利,汾阳宫被刘武周占据.朝廷要是怪罪下来那可是灭门的大罪啊,找你们来就是商量下对策!"王威等人吓的脸色苍白,向李渊跪求解决的办法.李渊说:"朝廷规定,军队的前进或停止必须要上报,受上级掌控.如今数百里之内有贼人,而江都却远在三千里之外,道路又险要,处处还不断有别的盗贼涌现,消息不灵通的我们就这么死守肯定是不行.可进退两难,大家说说怎么办吧?"王威等人都说:"大人您在朝廷的地位大家都清楚,要是一举一动还要上报朝廷,那肯定来不及;如果真的要死守的话,那我们大家就都听你差遣."李渊假装很为难又无法推辞的样子,说:"既然大家这么信任我,那我建议先征集军队."于是他派李世民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各自募兵.百姓们似乎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好多人从很远的地方前来投奔,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征募了一万多人.李渊秘密派人去河东召李建成、李元吉,去长安召柴绍.

  王威、高君雅对李渊的大肆招兵感到怀疑,就对武士说:"长孙顺德、刘弘基二人逃避征役罪该处死,如今让他们率军只怕不合适吧?"于是他们打算把长孙顺德、刘弘基关起来.武士说:"他俩毕竟是唐公的宾客,那样做我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王威听后就没再采取行动.留守司兵田德平本来想劝王威等人,就招募兵丁之事详细调查下,武士说:"这件事由唐公全权负责,他们俩也都是听唐公安排,能起什么作用呢?"田德平也作罢.

  晋阳乡长刘世龙偷偷对李渊说:"王威、高君雅他们想去晋祠祈雨,我觉得这样做不太合适."五月十四日夜,李渊派李世民在晋阳宫城的外率兵事先埋伏好.十五日早晨,李渊与王威、高君雅坐在一起处理政务,刘文静带着刘政会走了进来并声称有密事报告.李渊便示意王威等人上前取状纸.刘政会不给,说:"状纸上关于告发的是副留守的事,只允许唐公一个人过目."李渊假装吃惊地说:"这是真的吗?那我就看看状纸上都写了些什么."他先大概浏览了一番,然后一边看一边说:"王威、高君雅暗中勾引突厥人入侵."高君雅立即火冒三丈,捋起衣袖大骂道:"很明显,这是想造反的人要置我于死地."李世民早就在大路上埋伏好了人马,而刘文静就与刘弘基、长孙顺德等人一起,把王威、高君雅抓进了监狱.十七日,晋阳遭到突厥几万兵马来犯,突厥的轻骑从外城北门进入,从东门出去.李渊命令裴寂等人加强防备,还下令把各城门都打开,上演了一处空城计.突厥人搞不清楚虚实,不敢擅自行动.大家都认为是王威和高君雅勾结突厥人,于是李渊将二人斩首示众.李渊的部将王康达率一千余人应战突厥,结果全军覆没.为了安定军心,李渊派军队夜里悄悄出城,第二天则敲锣打鼓的从别处开进城内,俨然一副援兵到来的架势.突厥人感到莫名其妙,两天之内没采取行动,之后才大肆抢掠而去.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资治通鉴菁华》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