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资治通鉴菁华

第34章 围困孝武帝

书名:资治通鉴菁华 作者:司马光 本章字数:2396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8


第34章 围困孝武帝

  

  东晋孝武帝宠信会稽王司马道子,两人终日饮酒享乐.于是,司马道子身边集结了一些像仆射王国宝、建威将军王绪这样的奸佞小人.他们公然卖官鬻爵,穷奢极欲,目无法纪而且肆无忌惮.王恭、殷仲堪是他们厌恶的人,于是他们便怂恿司马道子削弱这两人的兵权.一时间,满城风雨,流言四起,人心惶惶.王恭等人对这些小人深恶痛绝,各自都在积极准备,训练部队,储备物资,并上奏章请求北上讨伐这些奸臣.司马道子认为他们都怀有二心,下诏以盛夏季节出兵,不利于农耕为理由,命令他们解除军队装备.

  王恭并没有放弃,派人去见殷仲堪,商议如何铲除王国宝等人的事情.将军桓玄也因为对现在的官位不满意,想要借这个机会,鼓动殷仲堪出兵,从而制造混乱.就对殷仲堪说:"王国宝向来与你们几个不合,恨不得及早消灭你们而后快.现在他既然已经手握大权,再与王绪里应外合,那岂不是如虎添翼,他们可以毫不顾忌地为所欲为了.王恭因为是国舅,王国宝才不敢加害他,但是您现在能统领一方,是受到了先帝破格提拔.您虽然头脑清楚,有才干,但人们都不认为你是封疆大吏的人才.他们如果把你征召回朝,只给你个中书令做,然后让殷觊来担任荆州刺史,到时候你可有好的对策?"殷仲堪说:"我也一直在为这件事寝食难安,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桓玄说:"王恭耿直忠正,一向嫉恶如仇.你不如暗地里和他结成联盟,然后约定时间,仿效战国赵鞅,发动晋阳兵马,清除君主身边祸害朝廷的恶人.到时候,你们东西两面一齐起兵,我桓玄虽然才能有限,也愿意身先士卒,率领荆州、楚州两地的英雄豪杰,充当前锋.这可是和齐桓公、晋文公相媲美的功勋呵!"

  殷仲堪觉得他说的很对,于是对外和雍州刺史郗恢联络,对内就找来自己的堂兄南蛮校尉殷觊、南郡相陈留人江绩等人共同商量.殷觊并不同意他的做法,说:"我们身为人臣,恪尽职守才是自己的本分,朝廷里的是非对错,做地方官员的怎么可以干预!你们所说的仿效赵鞅出兵一事,我不敢听,也不想参预."殷仲堪还是很坚决邀请他,殷觊大怒说:"无论任何,我是不会参与的."江绩也分析利弊,竭力劝阻.殷觊怕江绩言辞过于激烈,而招来祸患,便坐在那里来回周旋.江绩说:"大丈夫用死来威胁就会怕吗?我江仲元能活到六十岁,只是因为没有地方值得我去死罢了!"江绩如此坚定正直,殷仲堪很害怕,因此让杨期代替江绩担任南郡相.朝廷听说这件事后,便把江绩召了回来,让他担任御史中丞.殷觊也想逃避此事,假称自己有病,辞去了职位.殷仲堪前去探视,对殷觊说:"堂兄的病真的很让人担心!"殷觊说:"我的病最严重了不过是我自己病死,可你的病一旦发作,可是会招致灭门大祸呀.你还是自己好好保重,不用分心挂念我."雍州刺史郗恢也不想参与.这么多人反对,使得殷仲堪不能决定.正在这时,王恭派来的信使来到,约殷仲堪一同起兵,殷仲堪同意了他的约定,王恭非常高兴.

  初七,王恭便上奏章

,痛斥王国宝的种种罪状,与此同时,发动部队前去讨伐.

  当初,晋孝武帝非常器重左仆射王,想要委以重任,没想到,他没来得及受命做顾命大臣,孝武帝就突然驾崩了.王失去权势,却无话可说.

  初十,王恭声讨王国宝的奏章送到朝中,内外局势十分紧张,戒备森严.司马道子问王道:"你知道王恭、殷仲堪两股地方势力,起兵叛乱的事情吗?"王道说:"我不曾参与朝廷内部政治事务,现在王、殷两个人所发动的反叛,我又怎么会知道呢?"王恭打着讨伐王国宝的旗号,王国宝非常害怕,不知所措.为了保证安全,他派了几百人去守卫竹里,夜间风雨大作,这些人就回各自的家去了.

  这时,王绪给王国宝出了个主意,让他假传王司马道子的命令,把王、车胤招来杀掉,这样肯定会让安帝和司马道子害怕,然后再要挟他们两个出兵讨伐王恭和殷仲堪.王国宝早没了主意,便答应了.可当王、东胤真的来到之后,王国宝又没胆加害他们.无奈又向王绪询问解决的方法.王绪说:"王恭、殷仲堪此次前来,只是要争夺权势利益,并不是针对您的,不必担心."王国宝担心地说:"他们不是要把我当成曹爽吗?"王说:"哪有这么严重呀!您没有犯曹爽那么重的罪过,王恭也不是宣帝司马懿那样的人啊."王国宝心里还是不踏实,又去征求车胤的建议,车胤说:"当初,寿阳被桓温围困,打了很长时间才拿下.如果现在朝廷出兵迎战,王恭没有其他的出路,一定会坚守.倘若还没攻下京口,长江上游的殷仲堪就带兵趁虚而入,你可有办法对付他?"这话让王国宝更加恐惧.为了保命,他上奏章要求罢免自己一切官职,在宫门处跪等朝廷定罪.奏章刚送上去,他想到自已以后将一无所有,又后悔了,因此假传安帝的旨意恢复他原来的官职.司马道子是个自私愚蠢又胆小怕事的人,只想平息战乱,保全自己,就说王国宝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派司马恬的儿子遣骠骑谘议参军谯王司马尚之去抓捕王国宝,交给廷尉问罪.

  十七日,安帝下诏,赐王国宝自杀,王绪也被当众处决.接着,安帝便派使者去面见王恭,表示恶人已除,对自己过去宠信奸臣的过失,非常抱歉.王恭于是撤兵,回京口去了.王国宝的哥哥侍中王恺、骠骑司马王愉担心自己被牵连定罪,一起坚决请辞.王恺、王愉与王国宝本不是同母所生,而且一直和王国宝不和,于是司马道子并没有追究他们的罪责.

  危难解除,二十一日,安帝下诏大赦天下.

  当初,殷仲堪答应王恭一起声讨王国宝时,但仍然怕事败会招来杀身之祸,不敢马上出兵东下.后来传出王国宝等已死的消息,他才放心,向朝廷递上奏章,出动军队,并让杨期镇守巴陵.司马道子写信阻止,殷仲堪才带兵回去.

  司马元显是会稽王司马道子的长子,非常聪明,很有才能.当时只有十六岁,但已经在朝中担任侍中.他推断王恭、殷仲堪是将来的隐患,提醒他的父亲,要暗地里早做准备,防范他们.于是司马道子边让自己的儿子来掌握军权,任命他为为征虏将军,统领自己的卫队以和徐州的军政要员.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资治通鉴菁华》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